求学路上,哭着,笑着,却从未后悔。
记忆里听父亲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好好上学,学到的东西是自己的,谁都偷不走”,这话听起来简单朴实,却一直激励着我。
中小学时期的我学习很努力,认真,有自己的目标和方向,积极进取,我要靠知识改变命运。看不惯村里那些见钱眼开、重男轻女的家长,看到别家孩子辍学打工,补贴家用,竟然生来羡慕之情,还时常话里话外讽刺供养女儿上学有什么用。我很庆幸没有生在这样的家庭,也暗自下决心一定要争气。
一路坎坷,哭过,笑过,但一直相信:知识改变命运,知识是带我看向未来的桥梁。
想要做的事,就勇敢去做,说不定都能成功呢。
一路摸爬滚打,大学毕业那年,两件想要做的事同时摆在了我面前,一是研究生考上了,二是外派出国录取了。欣喜之余,又要做出选择。我很幸运,当时遇到了那个主负责此次外派工作的项目官员刘老师,她很友好,在她的耐心指导下,我和另外一个小伙伴,顺利办理了缓派出国手续,决定先去读研究生。那一段时期,临近毕业,每天泡图书馆,准备论文和期末考试事宜,虽然忙碌,却是一直以来最安心、最踏实的一段时光。
在泰国的一年,我一边教学,一边完成课程论文,但却独独荒废了那无数个没有课的日子。虽然每天都有教学日志的更新,但都是笔录,也最终没留下什么。还记得那时候做方言调查论文,每一句方言都是我一个一个录音分析,并最终完成拿到优秀。可那股学习劲儿并没有持续很久,每天总是在“闲”与“忙”的交叉状态下匆忙度过。如果那时候,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有一个详细的规划,我是否能按部就班实施呢。如果那时候,主动跟导师沟通自己的想法,是否各项论文会有更广阔的天地呢。
人就是这样,总是在“得”与“失”中一边反思忏悔,又一边重蹈覆辙。
工作以来,总会萌生这样那样的想法,想要实施,却时常被忙碌的现实打倒,最终不了了之。唯一让我欣喜的一件事就是第一年疫情期间居家网课,我萌生了一个“美食大赢家”的想法,呼吁学生居家“动”起来!那是第一次有想法,且马上付诸行动。活动设计的前前后后,倾注了我很多的想法,最终实施很成功。就是那么巧,不久区里开展综合活动设计选拔赛,我轻而易举就成功入围了。真正应验了那句话:尽管努力吧,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未来人生中的挑战还有很多,是退缩,还是勇敢向前,是主动进取,还是被动接受,是反思改进,还是重蹈覆辙。我命由我不由天,让自己“动”起来!也许,结局不一样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