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清代咸丰年间,南疆夏雷州有户财主人家,主人姓凌,名茂兴,女主人叫易士兰,共同养育四子一女,儿子为老大、老二、老三和老四,女儿为老五。
凌茂兴与易士兰夫妇年轻时生下五个儿女后,由于忙于生意,无暇顾及五个孩子,他俩先后在街坊邻里请来了五个保姆来看护孩子,让她们分别把孩子带回家去照顾,致使孩子们对父母没有多大的骨肉之情。
孩子们长大成家后,看到父母渐渐变老,经商手脚不够灵活了,四个儿子便把父母的积蓄瓜分掉,说是由他们各自来经商,振兴凌家,但以后各人的收入就归他们各自所有。
几年后,父亲凌茂兴因病去世,落下了母亲易士兰一人,四个儿子谁都不愿意和母亲住在一起。
起初,母亲的生活费每个月由他们轮流来供给,一年后,老三和老四以生意不景气为由,不再给母亲的生活费了,这使老大和老二非常有意见,他俩各人的生意也不好,但他俩还是劝老三和老四回头,老三和老四就是不愿意,老大和老二见他们不愿给母亲的生活费,他俩也不再给了。
他们四人就把母亲交给老五妹妹来抚养。
妹妹嫁给了一个打零工的男子,他俩已经有了两个儿女,还有男方的母亲,家里一共五口人,生活经济拮据。
母亲在女儿家里住了两个月,多了一个人的开销,压力更大,女婿对她很有意见。
这样,母亲只好离开女儿家。本来,母亲是可以独自生活一段时间的,但她却不愿意过孤独的日子,她想在儿女们的身边住。如今,儿女们都嫌弃她了,她没法和儿女们住在一起了,她横起心来,到街上流浪去了。
在街上,人们看到昔日的富有人家易士兰如今变成了乞丐,无不令人大跌眼镜,怎么一个富婆却变成乞丐了呢?大家议论纷纷。
消息传到四个儿子那里,他们认为这样不得了,会给凌家丢脸,影响很不好。
于是,他们经过商量,把母亲带回来,再来由他们四人轮流护养她,每个家庭养她十天,先从老大开始。
母亲没有什么好说,有饭吃就行了。
轮到老四照顾母亲的时候,十天过去了,不见老大来把母亲领过去,老四开始有怨言起来。
母亲知道四个儿子都嫌弃她,他对老四说:“四儿,我这有一枚当百银元,是你父亲辛辛苦苦赚积下来的,现在我把它交给你,只要你以后养我终身,你就会得到父亲留下的藏宝。”
听了母亲这么一说,他高兴得不得了,表示愿意养活她一辈子。
母亲就在老四那里住了下来。一个月后,老大不见老四把母亲送过来,他很高兴。
此时,他十岁的儿子凌巧弟刚从四叔那里回来,他在那里听到四叔的女儿、八岁的堂妹对他说,婆婆给她父亲一枚当百元宝,父亲就愿意照顾她。巧弟把这话转告给父亲,老大得到这个消息后,他就想:这还得了,母亲有钱怎么能只给四弟一个人用?于是,他就把母亲从四弟家里接过来。
母亲就同样给老大一枚当百元银元,同时还告诉他,只要他愿意养她到终老,他会得到父亲留下的宝藏。
后来,这事给老二和老三也知道了,他俩也表示接母亲过来养,他俩也分别得到母亲给了一枚百元的银元,于是母亲又在四个儿子的家轮流住下来。
四个儿子都是鬼迷心窍,听母亲说父亲的家里藏有宝藏,谁都想把它独吞掉,他们谁都不告诉谁,分别在不同的时间把父亲的房子翻查了多遍,却什么都没有发现,他们认为母亲对他们说谎。
母亲看破了四个儿子的心思,她当着他们的脸说:“你们不要再翻查了,你们是不会找得到的,如果你们谁不想要自己该得的份儿,谁就可以不再留我,我也不勉强。”
听了母亲这么一说,谁都担心以后得不到宝藏,谁都不愿意甩开母亲。
十年后,母亲临死前,她把儿子们叫到床前,她对儿子们说:“儿子们,感谢你们这十年来对我的抚养,我就要跟随你们的父亲去了,现我把家里的藏宝告诉你们,宝藏在老五那里,你们去找她就行了。”
母亲去世后,他们来到老五家,妹妹拿出一个布包,他们打开一看,这哪里有什么宝藏?只有一张纸条,只见上面写着:孩儿们,以前是爸妈忽视了对你们的教诲,使你们不懂得做人的道理,不懂得孝敬父母,这是做父母的过失。为了过好我的晚年,让你们来照顾我,不得已用这个办法,使我能平安地走完这一生。以后你们要教育好你们的孩子,使他们懂得如何做人,懂得尊老爱幼,孝敬父母,你们的晚年才会有保障。
看了纸条,四个儿子终于明白,他们没有真正的孝敬父母,只是一味地贪图金钱,将来他们变老的时候,需要孩子们真心的照顾,他们表示要教育好自己的孩子。
此时只听老五说:“以前都是我们对父母不好,母亲晚年时才用此下策来教育我们,过去我们对母亲怎么样已经过去了,当下我们要教育好我们的孩子,让他们心中有对父母的爱,他们才会孝敬我们。”说着,随即从身上拿出一个小木盒子。
她接着说:“不要误会母亲生前给你们许下的诺言,她既爱我们,也给我们作出最后的奉献,小木盒里面有五枚银元,这是父母生前为我们而收藏起来的,每人一枚。”说毕,她把小木盒子打开,从里面取出五枚大银元,分给每人一枚。
兄妹五人各自把它放在手心上,原来是一枚当五百元宝,大家爱不释手,表示愿意把它保存下来,作为对父母永久的记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