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朱立文 《现代西方美学二十讲》

朱立文 《现代西方美学二十讲》

作者: 茂克卢汉 | 来源:发表于2018-09-29 00:12 被阅读0次

      首先说一下看这本书的感受,我感觉这本书应该可以说是一本美学扫盲书,把西方美学各家各派的观点都拿出来遛一遛。同时也因为是一本“扫盲性”读物,所以我感觉它里面呈现的各家的观点都比较跳跃,从一个观点到另一个观点的转换不太好跟得上。就好像在推导数学公式的时候中间缺了一个步骤。

      接下来,我想运用比较的方法来阐述克罗齐和柏格森的观点。首先说相同之处。第一,两者都提到了“直觉”这个概念,同时都强调了直觉的非功利性、本能性。克罗齐说直觉是心灵主动的赋形活动。关于非功利性,虽然克罗齐没有直接提到,但他说艺术不是功利活动,而在他的艺术观中“艺术即直觉”。第二,两者都强调艺术的独特性。从克罗齐的观点来看,他的艺术的独特性来源于直觉。因为每个人的直觉都是不同的,每个人的“心灵状态”都具有独特性。这很容易理解。而要理解柏格森认为艺术具有独特性则需要结合他的生命哲学的观点。他认为“真正的世界本质即实在,只是在心灵和时间中存在的脱离物质、事物的运动,即绵延。”简单说来,世界在不断地绵延,这种绵延就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过程本身。直觉对绵延的把握就是艺术创造活动,直觉在把握绵延的过程中,绵延依然在继续,所以说在此过程中创造出来的艺术则都是新的、不重复的,因而具有独特性。

    再说一下两者观点的不同之处。第一,克罗齐认为艺术具有自己的独特规律,而柏格森的艺术观则是与他的生命哲学联系在一起的。虽然克罗齐明确通过说明“艺术不是物理事实”来划清与其他事物的界限。但是,它另一方面又表示艺术既不是概念或逻辑活动,也不能进行分类,既然这样就没办法对其进行研究,也无法支撑起克罗齐所谓的艺术哲学体系。反观柏格森,他是先提出来了一个“绵延”说,而艺术创作就是把握绵延的过程,这样一来不仅是艺术,其他很多活动都可以和“绵延”说结合在一起了。虽然有点生拉硬拽,但是至少是有个支撑点在的。第二,克罗齐的直觉是心灵赋予的,而柏格森的直觉却能引导心灵,因此柏格森的直觉更加抽象。说得更清楚一点,克罗齐的直觉还是跟我们平常所理解直觉差不多,但柏格森所谓的直觉则貌似是超出了心灵、物理世界之外的第三者。第三,克罗齐的艺术创作更加平民化。因为克罗齐的直觉还是从人本身的心灵出发的,每个人都会有直觉,甚至不用把直觉用工具呈现出来,因为“直觉即艺术”。然而,柏格森的直觉是超然之物,不是常人可以拥有的。艺术创作需要一定的天才,类似于佛教中所说的“顿悟”,而真正能“顿悟”的人少之又少。第四,克罗齐主张艺术不能分类,柏格森则认为可以分类。克罗齐认为表现没有形态和程度的分别,在审美意义上是平等的。同时由于直觉表现具有独特性,每个人都不同,因此无穷无尽,不可分类。柏格森则认为可以根据不同感官进入直觉的状态对艺术进行分类。但是,此处存在两个疑问,一是克罗齐认为艺术不能分类,是因为艺术即表现,而表现没有形态和程度的分别,但是他又说表现的形式变化无穷,这与没有分别是否冲突?变化无穷是否就意味着可以变化出很多种,这间接表明艺术可以分类,只是类别太多不太好分或者是懒得分。之后又说直觉表现具有独特性,这又与表现没有形态和程度的分别的观点相矛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朱立文 《现代西方美学二十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wh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