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我会困惑,面对同一件事,两个人给出两种完全相反的观点,问题是这两种观点都是对的,我该怎么做?
最近看到一本书《学会提问》,书中给出了答案。当两种价值关系冲突的时候,需要关注的是价值观假设。
人在说话之前是有假设的,态度假设,信念假设,价值观假设。比如他在说自己的工作不值这个钱,应该有更多的钱。
他的态度是觉得不值得,信念是我应该有更好的回报和收益,价值观是应该做划算的事。还有一个观点是,即使不值得也要在这个岗位上努力。
因为一个人现在的价格,是他过去的积累,是市场的需求,是个人能力的展现,是社会整体愿意支付给他的。
如果他想要更高的价格,需要的是锻炼自己的能力,提升自己在公司中的重要性与不可替代性。关注自己的积累,同时不断寻找下一阶段成绩的机会。
当两种价值观冲突,哪一种更正确呢?一种应该努力工作,一种说不值得。这两种论证都是由假设的,分别由论据,论点和论据组成。
先看第一组不值得。论点:工作发的钱不值得我这么努力。论据:干啥活都能挣这点钱,我付出了这么多,我应该拿更高的薪水。
第二组值得。论点:这是现状,需要接受。论据:一个人的价格取决于有没有人在别的地方给他出更高的价格。没有,那证明这是你现在能拿到的最高价格。
一个人的价格取决于过往的积累,取决于市场的运作。跟自己的付出有关系吗?有,但好像没有那么大。
这两个结论是有前提条件的,是目前的工作和收入。如果换种工作换种收入,那可能就是另外一个算法。
价值观假设会随着情境的变化而改变,在同一情景下使用,当规定的论题出现了变化,就不再适用,甚至会出现完全相反的观点。
所谓价值观假设,就是特定情形下,没有明说出来的偏好,一种价值观超过另一种的倾向,我们把价值倾向和价值偏好当作同义词使用。
再回到刚才讨论的问题,我更偏好价值观是后者。当然这没有对错,只是一种偏好,就像你喜欢吃苹果,我喜欢吃香蕉。
但这个过程很重要,对思考的再思考。看到每一句话里有什么价值观在,在这句话之前有什么假设,默认的没有说出来的假设。
比如不值得,默认假设是,我的工作很重要,我的付出应该有很高的回报,这种高期待之下的超出平时水准的付出。
因为付出很多,所以对周围、对他人、对自己的就会有高期待,也因为努力本身,这个动作可能就会变形。
回到了我的原则,做一点小努力,对自己很满意。日常小努力就好,不要太努力,也不要不努力。
言归正传,我发现我的作品里都是夹带私货,不知不觉会透露我的很多价值观,想法,信念。什么叫分析?就是把对方说的话,逐字逐句的拆开,看看有什么细节。
说出来之前有什么假设?说出来之后如何论证?在这个过程中理由是否靠谱?理由与论证之间的桥梁,连接是否牢固?
在此之前,我很容易被人影响,别人说什么,我是什么,好像我是一颗风中的稻草,随着风在不断的摇摆。
当我学会了批判性思维,去分辨对方话里的前提假设,价值观偏好。我就更容易有自己的立场和观点,不容易被别人影响。
同时要关注对方说话的背景。比如专家在开展研究之前接受的是谁的资助?那这个专家的说话是不是就有些水分?这个人在说这句话时,是什么样的生活,他对哪些事情感觉到刻骨的痛苦?
背景前提都会影响他们的态度。在听话之前,看到这些,会对做决策,很有帮助。
部分观点来自《学会提问》,谢谢你的欣赏,欢迎留言咨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