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心理
【案例思考】被家长忽视的教育

【案例思考】被家长忽视的教育

作者: 冉妈拾月 | 来源:发表于2022-08-20 21:07 被阅读0次

    现在的教育,越减负越辛苦,俗话说,有点juan.家长对成绩焦虑是有增无减。甚至有些家长因为陪伴学习,自己患上了抑郁症,莫名其妙的哭,觉得活的没意思。但是又没办法放下对成绩的焦虑,从小学一直焦虑下去,一juan十多年,身体和关系消耗的遍体鳞伤。

    我们众家长,还是咬牙坚持着陪伴学习,学习!。可是忽视了学习背后的其他真相。

    比如,孩子人际关系的发展。是终生重要的生存能力。这个能力是在孩子从小到大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起来的。尤其是初中,是孩子发展同伴关系的关键期。

    家长只关注表面分数。很难关注到孩子的关系层面和孩子心理状况。

    这些真相恰恰最影响孩子的学习状态。

    【案例】

    初三女孩14岁。因好姐妹分手,非常痛苦,孤独,不能在学校里呆,前来咨询。

    情绪非常低落。慢悠悠的坐在那里。之前因与英语老师关系不良咨询过。上一次咨询是转学之前,假期里做了舌钉,咨询主要是如何应对新的学校环境。

    这一次是自己主动想来,独自上楼。

    经了解,孩子转学之后仅待了两个星期不适应,又转回了原来的学校,因为原来的学校有熟悉的同学。

    这次重点诉求,是有✘✘分手了,非常痛苦。

    【起因】我天天哭,不能在教室里待,老师知道我和小a关系非常好,以为我是因为小a才闹情绪的。我和小a关系非常好,我们从初一就是好朋友了。现在我和她不在一个班,下了班的其他业余时间我们都黏在一起。

    老师觉得我是想时刻缠着小a才这样。于是我们就被请了家长。

    小a的妈妈,当着我妈妈和我的面儿说我:不能你想咋样就咋样,耽误了小a上学,她要是被开除了,你负得起吗?

    家长事件后小a无论如何都不理我了,我去她班找她,在门口等她,她都嫌我烦。

    (女孩儿边说边流泪,哭的很难过)

    咨询师:你觉得和小a是什么样的关系呢?(男女朋友关系呀)

    咨询师感觉震惊(因为两个人都是女孩)

    那在这段关系里,你是男孩儿还是女孩儿?(我是女孩,她也是女孩,我们是同✘恋。)

    如果在这个关系里你是女孩,她觉得自己也是女孩,你们的关系,在性质上不是真正意义的同✘✘。

    来访:可是我喜欢她,没有她我很难过。除了上课,我们其他业余的时间几乎都连在一起,一起吃饭,一起上厕所,一起逛一逛,一起聊天,一起玩……

    咨询师:好像大部分业余的时间,你们都黏在一起?

    来访:嗯,因为我孤独。和她在一起才开心不孤独。

    咨询师:你孤独的时候,你就需要她陪着你,是吗?(点头)只要闲下来就得有人陪着,不然会很难受,很空。什么也干不了。(学习成绩不好,觉得学习也不重要,两年前孩子抑郁,在家休过一段时间,一直断断续续状态不是太好。家长经过两年的时间也比较接受,觉得只要健健康康的就好)

    【核心】

    觉察一下一个人需要别人随时随地陪着才可以,大约是多大?(幼儿园吧)

    非常好的发现——帮助她看到自己心智模式不成熟,像个幼儿园的孩子一样粘人。

    ✔【认知普及】依恋关系理论。

    早期母婴互动方式会形成三种依恋类型。【略】

    让孩子自己去思考自己属于哪一种类型。

    (自己属于矛盾型的依恋。发现自己安全感不足。)

    ✔【安全感的形成——童年早期】

    六岁前,经常跟爷爷奶奶,妈妈当时状态不好。(略)母婴客体关系断续,不稳定,导致孩子安全感,依恋不足,自体力量脆弱。

    长大后慢慢表现出敏感,人际关系的被动,压抑,自信活泼的能量受阻。

    所以这份缺失的不太充足的依恋关系,会没有安全感,也会在以后的亲密关系里投射过度的依恋,表现为比较黏着。就像这个小女孩儿与小a的关系一样。她需要的其实并不是一个恋人,而是一个无时无刻都可以陪伴自己减轻内心焦虑,缓解孤独的一个人。

    【其他细节证明不安全存在:一直在撕指甲】

    孩子在整个咨询中,一边说一边不停的用一只手撕另外手上的指甲 反过来覆过去的撕偶尔用嘴。十个手指头的指甲都是很秃的。——也呈现出孩子内在有很多的焦虑和不安,透过这种下意识动作,不断缓解焦虑,这往往是口预期,也就是婴儿早期安全感没有得到满足而呈现的一种主要表现。

    ✔【认知矫正】

    你与小a的关系并不是真正的恋爱关系,而是一个不安全小孩的依恋(投射)。

    (如果不进行校正,孩子一直把自己当做是恋爱关系,这样恋爱观的认知偏差,对他一生的影响都是非常不良。)

    很多小孩就是在关系探索阶段,由于类似原因,或者家庭原因,或者不良成长经历,导致性格封闭,不能与异性大方交往,只能自我封闭或者与只有少数同性的交往。人际关系的越封闭的人,越容易在熟悉的关系里产生依赖,也会盲目的认为自己是同✘✘。

    孩子了解了自己内在模式,内心开始有一种放松的感觉。

    【三,近期目标与长期目标】

    孩子虽然知道了自己目前的情况,但是依然割舍不下这份关系,还是非常痛苦,非常孤独,小a不理我,我很难过,还想找小a,可是小a还是不理自己,(哭)

    接下来就是梳理咨询的小目标和大目标.

    ☞短期目标——解决现实问题,能回到学校,会处理这个同学关系。

    ☞长期目标:认识到童年的依恋模式会影响到以后的所有亲密关系,为自己关系的成长做一个有觉知的认识。学习走出原生家庭的自动化影响,做自己的主人,主动关系的成长,完善性格,过阳光,快乐,主动的生活。

    1.一起探讨小a不理的原因

    @来自老师的压力,学校同学看法

    @来自家长的压力,可能家长的恐吓孩子不许与她交往,

    @引导这个孩子思考小孩的家长可能怎么对小a评价自己——(性格负面,不正常……)

    @小@对案主这个朋友的看法(换角度思考)

    ……

    2,分析一直去对方教室门口“纠缠”带来的影响?

    @对方更反感,这样的关系让对方感觉更有压力。

    @老师的反感,学校同学的压力

    @自己的感受?(略)

    3.怎么办?

    ✔为自己的友谊做一个理性积极的探索和沟通。(具体方式略)

    ✔转移法。(多和其他的伙伴身边的同位和同学建立主动的友谊和连接转移,转移小a的情绪。感受自己在关系里的敞开,学习新的关系互动。)

    ✔其他引导(具体略)

    ☞感谢这个同学还有这些问题的发生,它们帮助你看到了自己的模式,是你的镜子。

    鼓励积极面对,在关系里学习经营关系。

    (咨询结束,孩子表示这两天就回到学校)

    【小结】

    同学关系,两年来一直是她的困扰,也必将是她在整个青春期阶段重要的成长课。

    关系和情感需求是生命的基本需求,孩子们在初中已经有了懵懂的情感探索,有了异性好感和好奇。在她们狭隘的人际互动圈里,由于缺少极的引导,加上网络青春小说的渲染,孩子容易自发形成各种关于情感和恋爱的认知,甚至会产生扭曲的认识,比如,女孩喜欢女孩男孩特别喜欢与另外一个男孩一起交往,他们就会说是同✘✘。这个年龄的同✘大多都是假性,积极引导才会建立更加健康的恋爱观,友谊观。

    初中已经有了自我意识独立感,情感友孩子比较隐秘的一些话题,不大愿意与家长沟通,怕家长唠叨,怕家长不信任。所以往往被家长忽略,被老师误解,从而错失了教育的良机。

    青春期是孩子在成年之前很长的一个过渡时期。完成好的过度,才有好的成年生活。青春期没有完成较好过渡的,往往成年也出现问题。

    所以,教育要走在问题的前面,在孩子进入青春期之前,给孩子做一些成长和引导才更有效,这比问题形成之后再进行矫正,简单有效的多。(未完待续)

    青春期是很长的过度

    随笔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案例思考】被家长忽视的教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dymg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