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堵车,想听点声音来解除沉闷的气氛。按下播音键,传来一首经典的老歌。
“千支针,刺在心,心内凝着的血尽变泪痕,我还要装着我不打紧,我还要装作更开心… … 他的痛苦有谁问?”
这首《千支针刺在心》,在我小时候就已经唱得很火,多年没听,偶然听起来,不禁涌起万千思绪。
这是一首颇为伤感的粤语歌,被林子祥那铿锵有力的音色唱得都不怎么伤感了,但是这首歌优美的曲调当时为无数人所折服。
小时候只会跟着歌星唱,也不解其中味。今天一听,开始时错以为是同时期的陈百强唱的。后来电台主持说是林子祥的,才纠错了。
那个时代,把伤感的歌曲唱得最感人的确实是陈百强,而不是林子祥。林子祥身心康健,声音洪亮,虽然他的歌技是扛扛的,但他这个人命运并不伤感。
陈百强就不同了,他歌技好,但身心并不康健,英年早逝,令许多想听他唱歌的人非常遗憾。可能与他的心境有关,他所唱的伤感情歌非常到位!简直就是在唱他自己,就是在倾诉他自己的伤感,入情入境,让人听了直想去安慰他,叫他别伤心了。
小时候不明白,陈百强为什么把那些伤感的情歌唱得那么入味。直到后来,知道他与何超琼的那段刻骨铭心的恋情,就把他唱的那些情歌对上号了。原来他真的是在唱他自己啊!
艺术人生,人生如戏。或者说,艺术就是来源于生活,创作者或者表演者只不过是在表现生活罢了。
我今天听到伤感的老歌,第一个就是想起了陈百强,可见他的伤感多么令人震撼。他用他的生命来展现伤感,把伤感演绎得淋漓尽致,让世人久久没法忘记,他的艺术是非常成功的。
“愁绪挥不去苦闷散不去,为何我的心一片空虚,感情已失去一切都失去,满腔恨愁不可消除,为何你的嘴里总是那一句,为何我的心不会死,明白到爱失去一切都不对,我有为何偏偏喜欢你?爱已是负累,相爱似受罪,心底如今满苦泪,旧日情如醉,此际怕再追,偏偏痴心想见你,为何我心分秒想着过去,为何你一点都不记起,情意都失去,恩爱都失去,我却为何偏偏喜欢你……”
他唱的这首《偏偏喜欢你》,好像就是他的人生写照。他越唱着这些伤感的情歌,越是放大了他自己的伤感。听众听了是一时的伤感,然后就把那些伤感抛弃掉了。但是陈百强自己却沉浸在其中没法自拔,终于身心收到了无法治愈的伤害,英年早逝。令我们这些歌迷唏嘘不已。
有时候,创作者会在生活中提炼出一些悲剧性的人物,让观众认同生活中确实有这部分的存在。比如曹雪芹描写的林黛玉,让多少读者为她流泪。据说演员林晓旭演了这个角色之后,由于入戏太深,也因此英年早逝。
诸如这些,我皆都深感遗憾。何必呢?演悲剧,要把自己也演成了悲剧?太不值当了!
人家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又加上失恋,在此状况下,写出了激人奋进的《命运交响曲》,他的艺术成就千古流芳。
生命可贵,消沉的情绪会浪费它,而斗志昂扬的情绪会使它充满力量。
对那些伤感的歌,伤感的艺术,我只愿在欣赏的时候让它排泄去自己的伤感,然后一身轻松地活下去,而不愿沉溺其中,让它笼罩着自己,使自己不快活。
前方的马路渐渐畅通,车子往前继续行驶,堵车结束了。我松了一口气,从沉闷的气氛中缓过来。一切的不愉快都是暂时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