柠檬心理丨作者
柠檬心理&QQ音乐丨音频
Pexels、Pixabay、网络丨图源
现在的孩子,几乎人手一只手机,尽管一再强调沉溺手机的危害性,但是有些孩子还是对手机和网络产生了深深的依赖。
这不仅影响到了他们的学习,还影响到了他们的健康成长。
新闻上也不乏有学生在网上上当受骗;
或者用家长的钱给主播刷十几万的礼物;
还有的是在网络的诱导下做出不道德甚至是违法的行为。
很多家长,都为此担忧。
之前呢我在学校也做过这样的讲座,当时跟老师们也有探讨,下面我就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老师们在帮助学生摆脱手机依赖和网络游戏成瘾时的一些做法和经验。
教初二数学的王老师认为:
想要解决问题,首先要了解原因。
如果一味的禁止,那学生的反弹可能会更厉害。
据他的观察,爱玩手机、爱上网的学生,可以分为这2种情况:
1. 是把网络来当作逃避现实的出口。
很多家长虽然爱孩子,但却只是满足于孩子的物质需要,平常很少关心孩子,也很少跟孩子交流,陪伴这么少,那孩子的内心世界当然空虚。
他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关爱,就会想通过其他渠道来满足自己。
又或者是家庭环境不和谐,父母经常吵架,孩子不想听到这些,也会用玩手机玩游戏来躲避。
2. 是在游戏里寻找成就感和价值感。
有的学生可能因为性格问题,或者再加上成绩不好、外貌不佳、还有身材等种种因素,内心感到自卑,生活中找不到成就感,他们就很容易在网络上寻找慰藉。
因为在网上不会有人知道他叫什么,不会有人知道他长什么样,只要有相同的兴趣爱好就可以畅所欲言,他们在这网络上可以找到自己的价值。
面对这种情况,王老师认为一定要高度重视孩子的内心世界,要先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
比如:
多跟他聊聊天,平常也可以多鼓励他。
这样他感觉现实生活是快乐的,自己是有人关心的,那他就不会用手机来慰藉自己。
王老师的观点获得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教初一英语的徐老师认为:
堵不如疏。
有的孩子爱上网单纯是因为太过空虚、太无聊了。
玩手机就是打发时间,没有什么特别的目的,看看资讯或者刷刷短视频,玩游戏也是大家都玩,自己要是不玩,可能跟同学们就没什么共同话题了。
对于这种情况,徐老师认为不要过度恐慌和妖魔化,可以让游戏适当“合法化”。
在孩子休息的时间,做完作业之后,可以让他玩一下。
只要筛选好内容,多注意孩子的上网动态,通过孩子的言行了解孩子的内心变化,正确引导孩子上网,那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很多孩子缺乏自控力,教初三语文的邵老师认为:
可以转移学生的注意力。
她就是在他们班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每天按学号让学生分享自己看的书籍,这不仅可以占据学生们的课余时间,还可以充盈他们的思想。
她也在家长群里建议家长们多带孩子体验不同的活动,比如节假日一起去公园或者出门游玩,平时可以带动孩子进行一些体育活动,或者鼓励孩子去发展他们自己的兴趣爱好。
这样孩子的注意力从手机上转移开了,那自然就不会沉溺网络了。
以上这样建议,都是各位老师实施并且真的卓有成效的,希望对你的孩子也能够有所帮助。
爱玩手机,爱玩游戏是人之常情,即使成年人也难以完全避免。
但是我相信,在老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孩子的心里需要可以通过更健康的方式获得,他们也能懂得如何去自律,到那时,手机成瘾定能不攻自破!
柠檬心理每日为你分享实用的心理小知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