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时候有句经典的话:读书是将一本书读薄的过程.
记得上学的时候,数学期末考试前一晚我都有个习惯,那就是看教材.非常耐心的把数学课本一行一行的读下来.这是一种神奇的体验-那就是你非常熟悉你看到的一切,并且能够体会到更细微的东西的存在.
学这本教材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但到了期末考试前,你看完只需要不到两个小时.
原因在于学习的过程中,你已经将大量的知识经由短时记忆(听讲)→工作记忆(理解,应用练习)→转入长时记忆(记忆与抽象本质的理解).
就像你刚进入大学校园时,你对一切感到陌生,因此会觉得学校特别的大.而当你对环境越来越熟悉时,你会觉得学校很小-甚至闭着眼睛都能想象出整个学校每条路,走在这条路上会经过的建筑,时令季节下空气中的味道,声音.
这是先扩大,再缩小的过程.
《学习之道》这本书中乔西.维茨金提出一个概念,叫“划小圈”.
以他学习最简单的直拳为例。
正规的武术是充分运用人体结构与物理学的原理.
一个简单但正确的直拳动作可以分解为许多小动作,站立的姿势,刺拳,直拳力量从身体下部→左脚→左腿→躯干→右侧背部→肩膀→三头肌→右手二三指关节这样一个加速发力的路径。
下半身通过脚腰的转动产生加速旋转力并经由肩背传递到指关节,从而使击出的拳具有快,准,狠的特点.
初学者本能的出拳无非是站在原地拳头向前,但这种拳没有经由身体的加速导致力道不足.而刚开始听完讲解正确的出拳方式时,谁都会一头雾水.
因为你的意识必须同时控制多个部位,你的脚,你的腰,你的躯干,你的背部肌肉,你的肩膀,你的拳,到你的拳头指关节.
意识需要同时追踪多个对象时就会超出短时记忆的容量,像新品上售的苹果商店早晨一开门突然涌入人潮,店里人山人海,混乱不堪.
你在练习的过程中常常会出错,顾此失彼,不是忘了转动髋关节就是忘了肩膀的动作.你连一套完整的动作都做不好.你的身体非常的僵硬紧张,你的头脑总是混乱.
我们大量练习的过程中是在做什么.
熟悉每个拆分的动作,熟悉动作与动作之间的衔接.
而这个过程中大脑必须专注于此-你的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必须不停的处理练习的信息-你要做到的标准是什么,你此刻做的是什么,两者的差异是什么.
随着错误一次次的出现以及重复练习中错误被纠正,相同元素对工作记忆一再重复的刺激使得这些记忆开始由工作记忆转入长时记忆中.
我的理解是当这些元素进入长时记忆以后,元素(或者称之为知识,技能)就不再存在于你之外,而是成为你的一部分.
就像是身体本能反应一样.你做出这些动作不需要再经由意识的参与,你可以自动的做出这些反应.
这是由心(意识)入身(自动反应)的过程.
而这个过程的结果是,当你刻意练习成千上万次直拳之后,你的直拳会越来越不像直拳.
所有外在形式一开始涌入你的大脑,需要你意识高度参与每个过程,而此刻这些外在形式被逐渐的压缩,你意识在过程中参与的越来越少,同时形式越来越精简,招式被抛弃,核心本质开始凸现.
《笑傲江湖》里风清扬解释“独孤九剑”的要义:等到通晓了这九剑的剑意,则无所施而不可,便是将全部变化尽数忘记,也不相干,临敌之际,更是忘记得越干净彻底,越不受原来剑法的拘束。
就像倒一杯茶一样,倒茶可以产生完美的攻击,因为整个倒茶过程中动作是流畅的,人的思维不会产生阻碍.
这就是先扩大,再缩小.
金庸明白这个原理.不过我猜他同时也知道自己写的太玄乎.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人寥寥无几.
因为时间对所有人都是有限的.
由此可见,长时记忆的存储是核心的环节.而对工作记忆的高频大量刺激是必经的过程.这种刺激我称之为辐射.
就像细胞中的DNA在日常生活中轻量低频射线下并不会突变和错误复制.而在高频大量的辐射中会非常明显的突变.就像暴露在核泄漏的人群会同时出现各类癌症一样.
要想掌握一个技能,就要形成对应的长时记忆.
要快速形成长时记忆,就需要去刺激工作记忆,而且要高频大量的刺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