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就学习,子曰,“有朋自远方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都是要求背诵的诗句,内容仅是知道而已。
随着时间推移,所背诵过的诗词歌赋,包括各种子曰都沉入记忆的深处。
后来,流行国学热,很多小孩子都开始背诵《三字经》《弟子规》《论语》…我也带我家孩子赶了时髦,孩子还背诵可部分的《道德经》以及《大学》,作为妈妈的我颇有炫耀的嫌疑。
再后来,孩子慢慢大了,尽管周围依然是传统文化热,而我曾经和孩子一起读过的内容几乎再次遗忘。直到我开始对健康,对养生感兴趣,开始尝试了解《黄帝内经》,去看了《老子》的电视剧,然后心血来潮又看《孔子》。
王绘春版的孔子,看到了一个鲜活的孔子,春秋时期有血有肉,有志向,一心出仕的孔子,看到了一个有高贵品质,身体力行,尊崇礼仪,受人尊敬的孔子。
同时,感受到了一个坚持自己原则的圣人,看到了不被理解的苦闷,生命的最后,孔子接触《易经》,开始修订《春秋》,融入自己的观念。很喜欢孔子和老子的对话,我是先看了《老子》电视剧,再看孔子的。
如果电视剧拍的很接近真实,是很有利于理解他们的著作的。经典的学习自然而然会启发更多的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