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不知不觉来南京已有半个月时间,整天忙得脚打后脑勺,无暇留意眼前这座古老的城市,无暇看风景。
最大的印象就是多雨。我不知道南京往年的春天是不是也这样,十几天里,晴天好像也就三四天。
早上起来,天气又是阴沉沉,感觉又要下雨,出门时带了把伞,有备无患。
雨伞揣进随身的挎包里总感觉鼓鼓囊囊,沉且不便于取物,便临时放到病房里,并提醒自己,出门时一定要记得带伞。
近两年好像得了老年痴呆,记忆力严重减退,经常的丢三落四。一再警告自己,出门时要过脑子,带好随身用品,可总忙中出错,经常是挂一漏万。
下午要回出租屋做饭,情急之中就把雨伞忘带了。前脚回到出租屋,就听到外面哗哗的雨声,咳!我的伞。
这些天南京的雨水真多,但也基本上是小到中雨,还有那“像牛毛,像针花”的毛毛细雨,落在面颊微微清凉很是舒爽。可眼前的大雨不同,出门必定淋成落汤鸡。
饭菜已经做好装进了保温桶,站在窗前默默等候停雨,哪怕下小点也无妨啊,这才有机会细细打量眼前的这座城市。
![](https://img.haomeiwen.com/i27779478/c250edc055f2081a.jpg)
这是一个城中村,周边建筑以六层楼房为主,规模不小。穿行在楼房间的小道上七拐八绕有如走进迷宫,不熟悉地形很容易迷路。一开始我甚至搞不清方向,生怕走了冤枉路,每次要借助于导航引路,最起码要用手机里的指南针确认方向。
如果不是远处的高楼大厦提醒,很难想象身处于一个大都市的腹部。而相比之下,眼前过于陈旧的居民楼就成了丑小鸭。历史遗留问题,见怪不怪,这样的共存状态在其它城市也不少见。
雨水的丰沛下,空气感觉是湿漉漉的,伸手抓一把,仿佛稍一用力就能拧出水来。
经雨水沐浴后的花草树木格外翠绿,同时也洗刷了这座城市。行人走累了,随便找个地方歇歇脚,不必摸,只要不在建筑施工附近,到处都是干净的,很少有灰尘。空气湿度大,自然灰尘少了很多。即便如此,偶尔的晴天里,大街上依然能看到洒水车忙碌的身影。
习惯了北方的干旱少雨,习惯了春天的风沙,每逢沙尘暴来袭,总会抱怨几句鬼天气,期盼来一场及时雨置换昏黄的天空。
人家的窗外伸出各种各样的晾衣杆,在偶尔的晴天里,人们总会迫不及待地晾出衣服或被单,这在北方很少见,那里的人总是把衣服晾在封闭的阳台内,而封闭阳台也是为了抵御灰尘的肆虐。北方与南方的空气环境相比一目了然。
可我还是习惯于北方的干燥,感觉身上的毛孔是张开的,不像眼前的天气,感觉皮肤总是黏黏糊糊,像覆盖了一层毛毛汗。
淫雨霏霏给人出行总会带来不便,但显然这里的居民早已习惯,行人撑着雨伞不紧不慢,那份闲适与从容远非我们能学得来,那是原住居民才会拥有的心态,天气无法改变,但可以改变心情啊。
雨中的天空越来越昏暗,下午四点好像已近黄昏。远处的高楼大厦里灯火通明。下雨嘛,要下你就下,该干嘛干嘛,工作继续,生活照常。
![](https://img.haomeiwen.com/i27779478/bad4258d82faee2e.jpg)
可我有点焦虑了,看看天气预报,两小时内还是大雨,两小时后会转中雨。不能等了,医院里的病人还等着送饭呢。
随手扯了一个大点的塑料袋权当雨披,淋就淋吧,我也装一回南京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