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像是一九九一年或者一九九二年的样子,是个冬天,天黑的特别早。在农村,天一擦黑,一家人吃过晚饭就躺炕上准备睡觉了,那个时候,村里的人大部分都还点蜡烛,电灯还没那么普及。
“这日子没法过了,你活着还不如去死”妈妈怒吼着
“整体罗里吧嗦的,爱过不过,想死你死去”爸爸不知悔改的反驳
………
熟睡中的我被激烈的争吵声吓醒,扭头看到爸爸妈妈站在炕下,一人拿一把大菜刀(农村出来的人也许记得,那个时候家里用的菜刀吧,又大又锋利),势必要砍死对方的架势,嘴里骂骂咧咧的,问候了对方不止十八辈祖宗吧。摇曳的烛光里他们的样子,狰狞的可怕。我和弟弟哭闹着,听到三叔三婶砸门的声音。
“小河,给三叔开门,快点”听着堂屋门被敲的刺耳的响。
“大丫头,快点,把屋里的木凳子拉出来开门”三婶急切的吼着。
我哭着,却没有迟疑,在烛光中找到炕边的木头凳子,用力拖到堂屋的门前,吃力的爬上去,踮着脚尖打开门上的插销,然后爬下来。三叔三婶快速冲进屋里,拉开了要砍死对方的爸妈。
我家在一个小农村,因为以前村里有七个生产队,也就是七个大队,每个大队都有自己的村委会,组成了一个村子,叫做河庄。那边的房子的结构是平原地区普遍的建筑,左右各一间,中间是堂屋。左右间一般都盘炕,连着堂屋的土灶,还有冬天的地炉子,而且左右间都有前后窗户,堂屋主要是过堂,开前后门。
爸爸兄弟四人,还有爷爷奶奶和太姥姥太姥爷(奶奶的父母)大家都住在一个院子里,两排房,前排六间,后排三间,前排房前的院子架了简易的围墙,中院和后院没有围墙,因为比较宽阔,经常过车或者有路人经过,旁边有个几十米的大水坑。
那年我五六岁的样子,弟弟比我小两岁。自此,再也忘不了那沉重的大菜刀。
自出生后,对爸妈的记忆,只有无休止的争吵。因为中院和后院没有围墙,爸妈经常吵架,邻居们就跑过来围观,毕竟那个时候没什么娱乐项目,也没什么可以消遣的,谁家打架,邻居们端着饭碗也跑过来看热闹。有时候爸妈在院子里吵,有时候妈妈拿着菜刀或者棍子追着爸爸满院子跑,爸爸从来不服软,也不认错,用妈妈的话说“晚上发财,白天败家”,那时候还不知道这话什么意思。只知道院子围的都是人,有胆大的过来拉架,我和弟弟就站在那里哭,太姥姥把我们护在怀里,老人家是我一生的守护,若没有她,也就没有我,没有我和弟弟的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