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22 雅江
脑海里夜宿草原:烤着火,围坐在一起,让星星自顾自闪耀,大家一起说出自己的故事,或只是话赶话,说到哪儿算哪儿,气氛时而热烈,时而欢快,时而伤感,时而......
当草原遇上雨,这一夜,似乎一直有一只熊在帐篷之外,三不五时地挠一挠,帐篷也配合着呜咽或哔啵哔啵地响,这只熊绕着帐篷转圈圈。恐惧与睡眠不断博弈,时而清醒,坐起来却不敢出去一探究竟,时而迷迷瞪瞪的,早上便收获了肿肿的眼睛。
雨,就那么下了一整夜。趁着清晨,雨小些,我们便匆匆收拾东西。
“我们帐篷就不要了,也有点旧了。”我们都疑惑地看着小斌,因为我们的帐篷都已经全部寄回去了,接下来一路,睡帐篷的时候可不少。
“我今天有点事,要回成都一趟,顺便买一个新的帐篷。两天就回来了,你们先去雅江住一晚,休整一天,然后我们一起出发。”小斌简短地回答,我们也不好再问什么。
帐篷不要了,就不用背帐篷的杆,背包轻了不少。
差不多八点出发,继续抄近路,上海走大路,我、小景和小高中生抄小路。今天是从出发以来,我最认真看路的一天,一直以来小斌就是我们的活地图,我们只要迈腿就行。
一边走,一边想万一走不出去该怎么办,如果叫救援就真的丢脸了。
站在山顶眺望时,觉得很简单,就一条路,一顶蓝色帐篷,顺着路走到蓝色帐篷,就回到大路了。很多时候眼睛是会骗人的,你看见的未必是你看见的,你以为的简单,也未必是那么简单。
下了坡,从棋盘之外步入棋盘之中,当局者迷,只因不识庐山真面目。到坡底,越走,树木越高,在山顶看,就只是个山沟,没想到树这么高,穿梭其间,亭亭如盖。加上下了一夜的雨,雾气弥漫,树叶、草都湿漉漉的,人步入其间,不一会儿就湿了。手机没信号,似乎处于迷雾森林之中,虽然没有野兽嚎叫,心却越走越慌。小高中生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样子,总是喜欢自己探路,我们的意见总是相左。最后,我以长辈的威力,强迫他停下来一起商量,达成一致,既然知道大概大概是哪个方向,遇见一个地方有意见不同时,一人探一次路,其他人原地待命,可以走,再跟上。所幸有一条河,古人说了,要找到出路,只需沿着河走即可。在二郎山那次也证明,跟着水走就行。我们一路沿着河走,事实证明我们对了,看到人时真的兴奋异常。如果不是有一条狗在朝我们狂吠的话,大概我们会和所见到的人——蓝色帐篷的主人拥抱一次。
这里还有一个小插曲,原来318还有新旧之分,看着河对面听说是旧的318,但是我们不知道怎么走,还是走眼前的新318.只是,路依河而建,顺着山势弯弯曲曲。虽然弯弯曲曲,我们可以一眼看见捷径在哪,也就是线段的两端赫然在目。沿着河的方向,走了几次捷径。
脑子一动,腿没有感受到累,倒是肚子打起了鼓。说饿,就看见了村庄。出门在外全靠一张嘴,遇到一位大叔,询问哪里可以吃饭。大叔豪气地说,可以去我家。真不错,没有饭店的地方,家家都是饭店。大叔安排了:一个肉丝炒青椒,一个四季豆,外加一份拌黄瓜。一顿狼吞虎咽,结账。老板要价70,我们觉得略贵了,老板退让50元成交。
又抄了一小段捷径,一个下午就再无捷径。这一段比较生动,不少梨子,看着好像很好吃,摘了一个,有点柴,大概是我家乡的那种草头犁,但是摘了不能浪费,只能吃了。
继续走,经过一户人家,有几株果树,树不大,却是硕果累累,走近看是小苹果。一个藏族老人家看见我们,突然转身就去摘苹果,像猴子一样,一手抓俩,转头给我们,像怕我们跑了一样,一次比一次快速摘苹果,一个人塞四个。苹果虽然小,却很甜,很好吃。一路上都没能明白她怎么可以一次单手抓下两个苹果,敏捷得匪夷所思。那温暖的笑脸,我们没有说话,好像说了很多话,今天一天都是充盈的。我记得这一天的潮湿,自此看见远山雾气笼罩,我只会下意识抓紧衣服,生怕寒气跑进去,但今天藏族老奶奶的笑脸也留在我的心里。
今天雨是不离不弃,一直陪伴着我们。开始觉得我们可以找个民宿借住一晚,但走着走着,或许是一身的雨,觉得太脏了,应该到雅江投宿,好好洗澡,休息。提早到,休整一天。
只是没想到后面这20多公里夜路,一边河水湍急,汹涌的感觉似乎就要把我们吃了,一边高山,可能滑坡,已有几处轻微滑坡,加上又下雨,一整天鞋是湿的,脚也被泡得起皮,一走,一摩擦,泡又起了一些,边走能感觉泡在慢慢长,就像笋冒头一样。忍着疼痛,却不能表现出害怕,打开手电,互相打气。这个时候的人,最脆弱,一旦有人松口,就垮了,所以明知大家都强装镇定,却不拆穿。只是下定决心以后一定不再走夜路,特别是下雨天。
今天总算是走到雅江了,找住宿也顺利,睡吧。
![](https://img.haomeiwen.com/i4349247/99939f6ce5f6bf51.png)
![](https://img.haomeiwen.com/i4349247/2334f0c7082d626c.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