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孩子与恶

孩子与恶

作者: 琳达梨 | 来源:发表于2017-04-05 17:14 被阅读15次

简介:

《孩子与恶》指出现在的教师和父母总是致力于制造出一些“好孩子”“乖孩子”。不遗余力地排除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切“恶”,结果反而可能招来更严重的“恶”,犯下很多过失。而这种过失的牺牲者,永远是孩子。

《孩子与恶》是一本有没有孩子、是不是专业人员都应该读的书。

河合隼雄,临床心理学家、心理治疗师、日本心理学界重磅级人物,曾任日本文化厅厅长、日本京都大学教育学院院长、国际日本文化研究中心所长。

年轻时恰逢日本战败,一心向往西方文化的他,对日本传统文化不屑一顾。1959年他赴美,1962年前往瑞士专攻荣格心理学,在瑞士荣格研究所取得日本第一个荣格学派精神分析师资格。河合隼雄不仅为临床心理学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还深入探讨日本人的新型,并因而摄入日本文化及日本宗教的研究。

河合隼雄著述甚丰,内容涉及领域广泛,众多著作引人入胜,这本《孩子与恶》更是专业或非专业都适合。

原来对孩子不说过于负面批评的话,看了这本书,觉得,也不需要说过于表扬或赞美的话。

河合隼雄认为“恶有二义性”,“恶”有相对性,并不是绝对地不好,而“善”也一样,并不是绝对地好。恶是一种破坏,但是没有破坏就没有进步,即所谓不破不立吧;“恶隐匿着未知的事物,是生命力、是魅力”。相反善的世界充满和平,可是却“缺乏活力,甚至乏味、僵化”。

作者从“偷窃”、“暴力”、“谎言、秘密、性”、“校园暴力”和“大人诱发的恶”几个方面阐述对“恶”的理解。

这本书并非是要美化“恶”,它的价值在于为一直倡导培养“好孩子”的家长及教育者们提供了一个思考的方向,在面对孩子身上出现的“恶”时,能够有更多的思考,分析“恶”出现的根源是什么?孩子的诉求又是什么?这样,或许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帮助孩子。

相关文章

  • 每日作业

    今天听了孩子与恶这本书,有些收获!原来孩子的恶与成人的恶并没有本质的区别,孩子的恶是想表达内心的需求!这和孩子的成...

  • 孩子与恶

    简介: 《孩子与恶》指出现在的教师和父母总是致力于制造出一些“好孩子”“乖孩子”。不遗余力地排除孩子成长过程中可能...

  • 孩子与恶

    我没有偷过东西 可我偷了别人的心 连偷了别人的心这回事都没有察觉到 我不给房间上锁 可我给自己的心上锁 连心上有这...

  • 孩子与恶

    孩子的恶,从孩子看起来属于恶的行为,探究背后真实的需求,这样的话,当我们看到孩子有不好的行为时,也就不会气得暴跳如...

  • 《孩子与恶》

    这本书非常薄字数也不多,但是里面的有些观点挺有意思的,跟大家分享一下。 1.人类为了自己的存续,总...

  • 理解孩子的“恶”,做孩子背后坚实的“墙”

    理解孩子的恶,做孩子背后坚实的墙丨《孩子与恶》读书笔记 三叶草福田站读书会第五期 主书目:《孩子与恶》 作者:河合...

  • 《孩子与恶》2

    关于“暴力”和“校园欺凌”,自古就有。但今天这般激化的原因,河合先生有些分析,我觉得非常有现实意义。值得我们每一个...

  • 相处——孩子与恶

    文/快乐心 近来,读到暖暖的文章,能从文字中感受到与青春期孩子相处,那种曾有过的苦与痛,那种无处申冤,默默承受,爱...

  • 如何面对 孩子的“恶”? 读《孩子与恶》

    在学校和家长的教育理念里,总希望培育出“好孩子”和“乖孩子”,不遗余力的排除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恶”,结果反而...

  • 化解“恶”的,从来都是“爱”

    读《孩子与恶》第二章,作者认为:“恶”,即具有破坏性,也是生命力的体现。如何让孩子在“恶”上建立底线,守住边界,大...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孩子与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eja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