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告营销界《定位》与《视觉锤》两本都是著名的指导性书籍,那么,品牌到底是先听到还是先看到?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你听到的是你听到的,你看到的也是你听到的。
似乎很久以来,某些时候人们都愿意相信自己的眼睛而不是耳朵。
或许有人说了,眼耳并用,大脑才能完整的记录一个信息,那么,这两者之间到底有没有先后顺序。
生活中的以下几个场景:
婴儿学说话
有过育儿经的父母知道,一岁的宝宝学说话刚开始是父母一字一句的教发音,宝宝模仿大人说话的声音,即便不能完全理解说话的内容。北大碴子味还是老北京腔全在大人。
我们是先学会说话,后学会阅读的。
小时候我们的老师不断地要求我们大声的朗读课文,初学者在看书的时候嘴唇会动。
想想我们上学老师让默读课文的时候班上总有同学会发出小声碎碎念的声音,尤其是像古诗,文言文,科普文等不易理解的篇幅。
这就是想要说出一个词先把它转化成声音,相比于图像,大脑更容易传递声音。
电影院的惊悚片
我们都会发现在电影院里看惊悚片比用个人电脑看视频的印象要恐惧的多,这点不用做详细解释,大家都曾经历过。
可能有的人说,去电影院看电影人多有气氛、超大屏幕视觉效果一级棒。一部好的电影配音特效是能直击灵魂钻入人的心智的。
听到的声音远比看到的画面让人恐惧的多。
假使关掉电影的声音只看画面,你可能觉得屏幕里的鬼魂有点可爱
假使关掉画面只听声音你还会觉得刚才的鬼可爱吗?
当然了,你一样可以觉得很可爱,这是对的,因为从资料显示,80%的认知是通过眼睛进行的,许多认知来自于视觉线索,书面词语、画面就是视觉线索。
但是请注意,只有将线索转化成意义才能被理解。大脑在这一点上与我们学习一篇小说先找到全文的线索后在升华出主旨意义有着完全相通的原理。
所以,请告诉孩子们,不要抱怨老师安排日常喊破喉咙早读时间;不要无奈每一篇课文找线索、总结中心思想,这些教课的方法是有科学依据的。
我看到的新同事
一个刺着纹身的新同事有着极其磁性温柔的声音,大家会觉得他是一个纸老虎
一个外表甜美言辞犀利的新同事,大家会觉得她精巧干练,那么在他们开口说话之前,你是这么认为的吗?
许多网站的街拍视频已经证明了这一点。让一群网民观察照片上的人物并且猜测其职业。
80%的键盘侠仅靠一张照片就对素未谋面的陌生人进行过度解读和人身攻击,他们看起来不像好人,逃犯,酒吧女等。实际上,他们是一群再普通不过的普通职业者。
美国著名的营销专家杰克·特劳特在《定位》中基于营销和广告传播提出心智靠耳朵而不是靠眼睛运转的。
一图当千字的行业口号并不是真正的主体,电台广播才是首选媒体,平面广播则抽象的多。
在他看来许多广告公司十分推出视觉效果,喜欢制造出稀奇古怪的图像,而这种图像只会分散公众的视觉注意力。
当然,1981年出版的营销经典之作《定位》在38年后未必适应当代广告营销,我们能看到很多广告依然靠视觉效果取胜。
比如公司Logo的颜色、图案的设计让用户稍微联系就能想到公司的业务。
比如红色的天猫、黄色的美团小哥、小蓝杯等,即使拆分成元素也代表着强大的品牌力量,这就是伟大的广告。
但请注意,这些伟大的公司已经通过了听觉翻译,如,上天猫全球购物节,美团外卖送啥都有,瑞幸咖啡我自有道理。
一个好的广告文案是多么的重要,它关系到人们能否将图文通过听觉翻译出来,记忆的过程就像自动录制立体影片,人们更喜欢看视频而不是图文不是吗?
在《视觉锤》一书中十大视觉方法足以让人相信眼睛的力量就能让一个品牌足够出神,但请记住耳朵这个文字图像的转化机制,或者叫做口碑的力量。
全球首席品牌营销大师,马丁·林斯特龙经过5年的研究发现,记忆的过程就像自动录制立体影片,而我们的五感——就是录制回忆的5条轨道。
将视、听、味、嗅、触五官结合,使品牌转变为感官体验将植入消费者脑中、使消费者流连忘返乃至奉为信仰的品牌,并将其命名为感官品牌。
如今看来《感官品牌》已经是定位和视觉锤的升级版。
特别喜欢马丁·林斯特龙的这条观点,他说,应该将品牌打造成宗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