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让天下没有难创的业
为什么每个人背后都有商业逻辑?因为商业的本质是共赢。

为什么每个人背后都有商业逻辑?因为商业的本质是共赢。

作者: 先生的创业笔记 | 来源:发表于2018-07-03 16:26 被阅读28次

    为什么每个人背后都有商业逻辑?因为商业的本质是共赢。

    我们经常讲两句话:“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其商业逻辑”;“你以为的顿悟可能只是别人的基本功”。

    作为个体,我们都在经营一家以自己为主体的公司,然后与家人、朋友、乃至整个世界用一定的商业逻辑进行“交易”。

    1

    商业篇:我与世界外部的关系

    为什么每个人背后都有商业逻辑?

    因为商业的本质是共赢。

    让自己拥有更强大的能力,为他人提供更好的产品,交付你的价值;然后用某种商业模式获得自己应得的部分。

    观察一下这个世界,其实当中有很多事情运用的都是商业逻辑:

    ①商业逻辑之基因传承

    2015年我去爬了乞力马扎罗。下了山之后我们顺便去采访当地的土著民族——马赛人。

    参观了马赛人的部落之后就有一个感受,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其商业逻辑。

    马赛人有一个非常厉害的文化,每一个马赛男人都能娶100个老婆。为什么可以有100个?背后一定有商业逻辑,一定有对应的道理。

    我们研究发现每一个马赛男人:必须在他成年的时候举行一场成人礼——独自去草原上徒手杀死一头狮子。

    你可以想象得到,其实绝大多数的马赛男人是回不来的:100个马赛男人可能有99个回不来。所以如果这个人回来了,他身上携带的就是他们的标准里最优质的基因。

    筛选出最强的战斗力把基因传承下去,这就是它的商业逻辑。

    你把商业世界的逻辑放在人生当中,把人生哲学放在商业世界里面都是一样的。

    ②商业逻辑之心理账户

    春节回家给老人钱应该给零钱。

    如果给他一万、两万,就算你掏出的是现金,只要是整数,他们就把钱存起来了。

    我春节回家之后会把家里面的水、电、电话所有的帐单全部收集起来,然后把这些帐单全部都关联到我的卡上去,之后一个月缴费两三千。每个月两三千,一年下来也有两万块钱。

    其实可以想想,如果这两三万块钱在年底一次性给他们,他们是舍不得花的,但是以付账单的方式他是没有感觉的,这就叫零钱心理账户。

    ③商业逻辑之正态分布和幂律分布

    我讲一个故事:一个朋友是学艺术的,他的绘画、音乐都很棒。

    但是未来到底弹钢琴还是继续画画?

    背后的逻辑是什么?其实是正态分布和幂律分布的区别。

    什么意思?

    就拿画画这件事情来说,这幅画画了一个月或者两周的时间,画得很好可以卖得20万。

    但是这幅20万的画,一旦挂在这家人的房间里就不能挂在别人的房间里。如果别人想要我的画,我还要再画两周。

    所以终其一生,我的时间能画多少幅画是数得出来的。

    假如说我一辈子能画1000幅画,画的价格是20万一幅,基本上能算出来这一辈子收入的天花板。

    但音乐不同,唱得好就出唱片。

    售卖的时候你买了唱片,我买了唱片,但并不因为你买了唱片,我就要跑到你家唱一遍给你听,唱片并没有占据我的时间。

    如果真的特别好的音乐还可以有机会让一万人、十万人、一百万人,或者一千万人、一亿人听到。

    音乐这个商业模式就会显得比较集中,像幂律分布;而绘画商业模式就会显得比较分散,有点像正态分布。

    如果你理解了商业逻辑,现在就可以思考未来到底是要做市场相对集中的事情,还是要做市场相对分散的事情。

    那么哪个是对的?答案是——“看情况”。

    如果你今天想做的事情是要成为这个行业的第一名,那你就做音乐这件事。

    比如我自己并不那么懂音乐,对于我这个外行,钢琴领域可能也就知道郎朗和李云迪。

    绘画呢?10万块钱、1万块钱,未来一定有口饭吃,只不过是吃的少一点、差一点。

    这就是看情况。

    理解这些方法论之后,你就会知道今天有很多人在讲的知识付费这件事,到底是不是趋势。

    我是怎么看的?

    我认为在2016年、2017年,知识付费这个领域之所以火起来,是因为很多认为自己可以干这件事的人都进场了。

    知识付费其实是幂律的形态,怎么理解?

    就是说这些人在知识付费领域里面一定是头部。因为绝大多数人发现自己投入的时间和收益不成比例,会选择迅速退出市场。

    所以2018年很多人退出市场,并不是因为这个市场不行,而是因为那些认为自己可以干但其实干不了的人正在退出。

    所以这个市场跟唱片市场是一样的:它还能容纳足够多的人,但一定不是每一个人。

    理解了这些商业逻辑之后,它可以帮助你在很多个人的人生选择、职业选择方面有一个比较正确的判断。

    2

    管理篇:我与企业内部的关系

    ①你是“个人贡献者”还是“管理者”?

    我认为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当中都有两个重大的越式。

    什么叫越式?

    从一个维度到另外一个维度。即从一个“个人的贡献者”到“人员的管理者”。

    我自己经历过这个阶段。

    我从2010年开始管人,在那之前我和部门同事都是平级,现在却变成了他们的老板。

    提拔你,可能是因为你解决问题的能力总体比平均水平高一些。

    但是经常会看到新晋管理者,对着下属说:做事情怎么能这么做?你怎么可以这样?放着我来。

    什么叫“放着我来”?就是忍不住回归到个人贡献者状态。

    不是管理者的时候,我们脑中的系统是什么?这个地方出了问题,我有能力,去把问题解决了,好,这个事就解决了。

    但作为管理者,看到这个事情,你要干什么?

    向你的同事讲清楚这个问题的本质是什么。还有,思考一下他能够接受吗?他有动力干这件事吗?他有能力干这件事吗?

    他如果真的接受了,去干了,干不好怎么办?考验你的时候了。

    下属干不好的时候,你要做什么?

    眼睁睁地在你的眼皮底下看着他把这件事情做砸。

    这种心态是很多个人贡献者过渡到管理者很难经历的过程。

    眼睁睁地看着这件事情在你眼皮子底下做砸,然后通过提升下属的能力不断把这件事做好,最后当你的团队都拥有这种能力之后,你才会慢慢地变成真正的管理者。

    ②你的成功是单点成功还是可复制的成功?

    一个人要成为好的管理者,甚至未来成为好的创业者、企业家,还有一个越式是能不能从单点成功变成可复制的成功。

    很多企业家经常问我同一个问题:我有一家健身房开得很好,有一个舞蹈学校开得很好,但是怎么能开更多的健身房,更多的舞蹈学校?

    我会问他,你知道你这家健身房开得不错的原因是什么吗?他可能并不知道,最后通过聊天得知,开得不错原因是他本人呕心沥血,天天干到12点。

    我就跟他说,你呕心沥血这件事情可复制吗?其实是不可复制的,你没有办法同时服务于20家健身房。

    但如果你有一套方法论,让每个跟你打工的员工都呕心沥血、忠心耿耿,这种方法论是可以复制的。

    ③管理平衡:结构不对就什么都不对

    在管理当中还有非常重要的道理,就是要做平衡。

    我在微软主管技术,考核技术部的同事三个指标:

    ① 一天接到多少个问题?解决了多少技术问题?

    ② 你解决每一个技术问题,平均花费时间多少?平均花费时间的多少意味着你的能力高低。

    ③ 一天有多少时间是在解决问题?这个时间代表着你工作努不努力。

    考核哪个数字最重要?

    考核每一个问题的平均分钟数吗?如果考核这个数字员工会想方设法把解决问题的分钟数记得少一点,来体现能力很强。

    怎么来考核?

    同时考核三个指标,考核解决每个问题的分钟数、一天内解决问题的个数,以及他一共工作了多少分钟。

    这三个数有一个公式:解决问题的分钟数×问题个数=一天工作的时间。

    这个时候如果员工把每个分钟数记得少一点,导致总的工作时间少,那就代表你不勤奋。

    如果我想让老板知道我勤奋,把每一个解决问题分钟数长一点,最后乘出来一天工作12个小时,那说明你每个问题解决的时间比别人长,能力差。

    只有三个问题相互平衡的时候,才能作为客观的考核指标。

    你会发现这需要用结构来管理,如果结构不对,什么都不对。

    3

    个人篇:我与自己的关系

    我特别喜欢一本书叫:《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可以说这是对我这辈子影响最大的书,没有之一。

    这本书最核心的逻辑是什么?

    你要有主动性,要承担一切你不能改变的事情的责任。

    如果一件事情没有做好,你要想一个问题,谁会受损失?

    如果你会受损失不要怪任何人,因为怪任何人都没用,你自己依然受到了损失,所以只有你为这些事情负起责任才会变成主动的人。

    这部分我要与大家分享两个特别重要的话题:写作和演讲。因为写作和演讲是建立我们个人影响力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我从2003年写博客,到2016年开始写《5分钟商学院》,已经写了十几年。

    你永远都想不到哪篇文章会成为爆文。

    2006年写的一篇文章叫《出租车司机给我上的MBA课》,如果放到今天的微信时代来看,得有百万级阅读,可能都不止。而且今天很多微信公众号,想要吸粉的话就会来转我那篇文章。

    我写这篇文章时,想不到会有这么大的反响。当时也没有技术和平台让这篇文章得到大规模传播。

    唯一的技巧是什么?

    就是从1994年开始写,写到了2006年,写了12年才有了这篇文章。

    然后从2006年接着写到2016年才有了商学院。

    写作的目的不是要表达自己,写作的目的是让对方能够接受。

    你说什么一点价值都没有,唯一的价值是他听到了什么。

    关于演讲也是一样。

    在做5分钟商学院之前,2015年那一年我站了126天,每一天讲6个小时。

    每天在讲,然后训练自己被观众理解,训练自己眼神能看到每一个人,训练自己引导大家一步一步走到下一个路径去。

    举例子:

    “今天我来干嘛?上去我要讲什么?”

    “哦,今天要讲激情与梦想。”

    于是一拍桌子上来两个小时是激情与梦想,你要训练到这个水平。

    等到你上台目光看见大家的时候,脑海中间就产生结构,大概三部分会是什么结构。在讲第一部分的时候,脑海中开始有余力去思考第二部分,第三部分。

    这种能力哪里来的?

    不断地去练习。但是练习最后获得能力的前提是——一开始的路径不能走错。

    一开始的路径是什么?

    千万不要去背稿,背稿是一条歧途、是一条歪路。

    背的过程中占大量的带宽,没有办法跟现场的人互动,眼睛永远望一个方向去思考下面在讲什么。想着那段词是什么?一旦忘掉了,就会感到紧张。

    所以应该把逻辑写下来,写在以便签纸为标准的东西上,然后开始练演讲。这时你才会真正拥有演讲能力。

    4

    工具篇:如何提升工作和学习效率

    我每天花5-7个小时来写文章,还到处演讲,见企业家,去南极、北极,并且7月份还要去亚马逊。

    好多朋友会问我,你的时间怎么安排的?

    其实,时间管理主要靠方法论和工具。

    你们都知道我的得到App里面有300多本书,都是我觉得真的特别的好、真的想看的。

    解读跟我理解不一样的书还会再买来看,估计每年这样看的书还有50-100本,这样就会摄入大量的知识,我把它称之为叫须鲸式的学习。

    蓝鲸是须鲸的一种。你们知道须鲸是怎么吃东西的吗?它会张大嘴,然后所有的东西都会哗地涌进去,再通过另外一头像过滤网一样的器官把水排出去,这叫作须鲸式的吃法。

    我是这样学习的:心中要有一棵认知之树。

    什么叫认知之树?

    什么叫商业篇?什么叫管理篇?什么叫个人和工具篇?

    它是一棵认知之树,树上有商业篇、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消费心理学、行为经济学、产品营销渠道构成的认知之树。

    从树干开始分杈,再分到叶子上,认知之树一旦植入你心中之后,深深地扎根在你的认知系统里面,我们可以称之为须鲸式的学习。

    我每天至少有两个小时在听东西,大量的知识涌进来。

    但是我不是有棵树吗?把有用的知识挂在这棵树上面最合适的地方,你的这棵树就会越来越枝叶茂盛、丰富、复杂。这就是认知之树。

    最后,我希望帮助每一个对商业感兴趣或者愿意把自己当成一家无限责任公司来经营的人,用你自己的时间换回你的全世界。

    5

    商业知识不均等,成功的人越成功

    近两年,我们踏上了非常重要的道路——在新的科技、新的工具被发展出来之后,我发现,所有曾经的知识,真的有必要以有效的方式再传递一遍。

    我的商业学习之路经历了非常长的时间,包括在微软的14年、在商学院读书、做商业顾问,在反思中,我发现我很难将多年积累的经验传递给别人。

    为什么?

    最近两个月我参与的一件事令我深受触动。

    两个月前,我开始担任一位知名企业家的孩子的私人商业老师。他的孩子今年只有12岁。

    大家一定想问,一个12岁的孩子,小学还没有毕业就开始学习商业。靠谱吗?

    事实会很好地解答,让我震惊的是:

    这个12岁的孩子会问:请问企业转型,到底是因为外部原因,还是内部原因?

    他还会问:C2B模式,除了你讲的形态,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对此,我深刻感受到,今天,因为目前社会财富分配的不平等,导致了商业知识获取的不均等。

    因为具备资源、能力、人脉,很多极其成功的人士或其子女,可能是从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接触社会上最优秀的商业资源了。

    反过来从一般人的角度来看,因为时间成本较高,过去很难辅导每一个12岁的孩子去学习最优秀的资源。

    社会资源几乎永远不会向低端一方的资源倾斜,所以导致社会商业层面越来越不均衡。

    分享一组数字:

    目前,全球有70亿人口,如果把70亿中相对中下方的35亿人口总财富加在一起,与全球财富榜上的富人拥有的财富去比较:

    2010年,财富榜上前388人的总财富就可以=覆盖后面35亿人的总财富,这是一架飞机就能够装下的人数;

    2014年,这个数字变成了85人;

    2015年,62人;

    2017年,8人。全世界最有钱的前8个人拥有的财富就相当于地球上一半人口的总财富。

    这组数字告诉我们,今天的社会总体上两极分化的,越来越多拥有财富的人、拥有机会的人、拥有知识的人,正在变得越来越成功,随后更加成功。

    你如何理解每一件事情背后都有其商业逻辑的呢?你如何看待现在的商业知识不均等现象呢?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什么每个人背后都有商业逻辑?因为商业的本质是共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ekj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