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一些很有意思的事情,不去评价谁对谁错,谁是谁非,有些事情,立场不同之后,我们就很难辨别到底应该站在哪一方比较好。如果不能共赢或者相助协助与牵制,那么事情的结果必然一方忍耐或者离去。
情景一,外贸群里的一个小伙伴抱怨说自己公司之前与一家没有出口权的工厂合作,做的都是这个工厂的产品,网站上所拍摄的样品图片也全部来自于这一家工厂所提供,
但是最近,发现这个工厂自己开设了外贸部门,而且工厂外贸网站上的图片全部来自于自己的网站, 不仅如此,自己公司里的一部分员工也都辞职去该合作的工厂上班,
因此,这个小伙伴很担心自己之前谈下来的老客户是不是也会跟着跳过自己去工厂下单?毕竟产品太过单一,而且客户只要在网络上一查就可以查找到工厂的网站,如果再加上原来自己公司的人马, 她觉得自己公司现在很危险也很被动,于是询问群里的人该怎么处理这件事情?
情景二,有的外贸公司去参加广交会,然后突然心情感觉到一股莫名的烦躁,起因是自己之前一直合作的工厂今年也突然参加了广交会。往年他们只是付费平台上做外贸,但是今年他们却没有通知我们就也参加了广交会。
不仅如此, 而且工厂的展厅号与自己的展厅仅仅是斜对过的位置,而且双方展览的样品也是一样的,因此,这个业务员担心自己的老客户会不会直接跨过自己找工厂合作去了?如果自己的客户从自己这里经过然后到了工厂的展厅,然后对方再跟客户说自己是贸易公司?自己的订单是不是很危险?
情景三,外贸公司接到订单后,联系了一家从未合作过的工厂,然后告诉工厂是国内的单子,于是跟工厂签订了一个订单,而工厂因为内贸单子所以给出了外贸公司很多在价格上合理性的建议而且也给了一个很优惠的价格。
但是等到走货的时候,外贸公司的人才告诉工厂这个是外贸订单,需要将货物发到港口才 可以,为此,外贸公司在这个订单中赚取了一笔不菲的利润,觉得这个工厂可以继续合作。
然而,等到该外贸公司跟合作的工厂准备下第二个订单的时候, 工厂却将价格在原来的基础上提高了一半以上,无论外贸公司怎么谈价格,工厂这边宁可不做单子也不同意降价 ,工厂认为外贸公司的第一笔交易属于瞒报行为,自己在价格上吃了大亏,工厂觉得外贸公司应该将利润分给工厂一部分,而不是我工厂辛辛苦苦却赚的很少,而外贸公司只是话费一些口舌却赚的多。
最后外贸公司觉得工厂给的自己的这次价格很不合理需要更换工厂,工厂只需要赚取自己该得到的利润即可,而工厂觉得外贸公司找不到比自己更好的厂家,再加上上一次的瞒报导致自己给的价格低利润少而拒绝降价。
当然,外贸公司与工厂之间的故事还远远不止上面这些小小的案例,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跟工厂合作的各种虐心经历,或者是身为工厂收到外贸公司的无数报价最后无疾而终的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