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夜渔
《流量池》继续阅读。
越往下读,越印证了我的猜测,《流量池》主要就是围绕着大品牌进行讲述,不过还是那句话,把大品牌折射到个体或个人身上同样适用。
如何从0到1运营一个大品牌?如何让大品牌产生明显的转化效果?这两个问题可以全面慨括我今天阅读的这一部分。
大品牌与个人品牌的运营思路其实非常相似,例如要提前做好定位,要设计好logo,要起一个有品牌效应的品牌名,等等。
品牌名称、logo、定位...这是打造一个品牌的基础,就像是建一座大楼要有地基,要有楼盘的名字,要有开发商,是高档楼盘还是低端楼盘...
然后还要注意打造品牌需要解决的三个核心问题:认知、认同、认购。
认知,即品牌打造初期需要让大家知道这个品牌是做什么的,相当于科普的过程。
认同,即品牌的建立要让大家产生信任感,例如老干妈、海底捞、苹果、小米等。
认购,即大家愿意为品牌买单,当提到火锅的时候,大家首先会想到海底捞,当提到手机的时候,大家首先会想到苹果、小米、华为等。
有了以上基础之后,才能去进行打造品牌的下一步——运营。
在以往互联网还没有像今天这样发达的时候,传统企业普遍会依靠电视、报纸等去进行广告投放,不过那时候企业对于广告的投放效果并不知道如何,因为没有一个具体的数据作为参考。
而反观现在则完全不同,即便个人运营一个微信公众账号,运营几个自媒体账号,在这些平台的后台都会有相应的数据统计,有了数据作为参考,就可以对投放的广告效果进行分析,从而让投放广告的资金实现效果最大化,进而减少资金浪费。
而在数据分析的过程中,用户画像就是非常关键的数据。
做过电商的互联网从业者都知道,在进行广告投放的时候普遍会对用户画像非常关注,因为每一款产品都有着对应的用户群,我们不能把女士用的产品投放到男士人群当中,倘若这样就会导致购买的人数非常少,广告投放的效果非常差,对于品牌而言就是纯粹的打个广告,并没有产生实质性的效果。
那么运营品牌应该是怎样一个思路呢?
《流量池》当中讲,品牌运营最主要的就是要做到品效合一。
品效合一,意思是既推广了品牌,又得到了实质性的转化效果。
换句话说,既让大家知道了这个品牌,又让大家愿意直接买单。
过去很多大品牌在电视上打广告,这个过程只是让大家知道了这个品牌,只是做了推广而已,至于转化效果企业根本无法在短期内得知。
换个角度考虑,我们是消费者,我们从电视上得知这个品牌之后,只有当我们去逛商场的时候看到这个品牌,才会有买单的可能性,但是此时的热乎劲已经过了,对于消费者来说,如果他非常需要,他就会选择,假如他并不是那么需要,那么他大概率就不会买。
而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则不同,有时候我们会看到很多公众号文章或自媒体平台上的视频会附上商品链接,当大家看完这篇文章或视频之后,看到链接就会直接下单购买,这里面就会有一个冲动消费,因为很多人在看了文章和视频之后,当时的情绪依旧还在,这样就会让商品的转化率大大增加。
这样一来,品牌和效果就同时有了不错的结果,即品效合一。
我们也可以把这种大品牌的运营思路折射到个人的小品牌上,前期对于个人而言可能资金并不多,但是我们可以先投放小的广告商,让个人品牌通过积累渐渐扩大影响力。
另外,我们也可以通过依附大品牌来成就个人小品牌,例如我们熟知的加盟店,有些个体会在前期加盟一个大品牌,然后等到后期积累起来口碑和信任之后,再脱离大品牌,专注到个人的小品牌。
当然,还有其他很多适合个人品牌的运营方式和思路,只要细心观察,条条大路通罗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