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孩子来说,是建立人际关系的第一步,他们能与人共享认为有意义的事物。
无论是实质的玩具、食物,还是抽象的喜怒哀乐,而身为家长的我们,也应给予孩子足够的爱,才能使他们懂得分享的真谛。
“分享”两个字,的确值得我们仔细推敲。
“分”似乎好理解,意味着把一份东西分成几份;“享”似乎也不难,是指一种享受的状态,是人所感受到的一种开心、满足、喜悦的积极状态。
因此,“分享”意味着分完之后大家都享受。如果一个分的过程给任何一方带来不快乐,都不能叫分享。
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孩子不是天生就会跟别人分享东西的,要靠后天的学习”。
在学会分享之前,孩子先学会的是“我”和“我的”。
在知道“我”是谁,什么东西属于“我”的基础之上,孩子才能真正学会分享。
只有孩子清楚了什么能给自己带来快乐,同时他也期待着让别人与他同乐时,分享行为才能主动出现。
相反,如果孩子觉得把东西给了别人,自己就没有了。
自己的快乐也没有了时,硬让孩子把自己喜爱的东西给别人,不会给孩子带来分享的积极体验。
这不仅不利于真正分享行为的出现,而且还会让孩子对“分享”一词产生反感。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分享?
我们先来看看,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分享?
孩子占有欲强,不愿意分享,其实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自然法则。因为在孩子2岁左右,就会开始萌发自我意识,开始出现“我”,继而产生“我的”这个概念。
教育家孙瑞雪说:儿童必须拥有东西,才能借着拥有的东西发展。通过占有“我的”私有财产,才能渐渐明白“我的”,才能形成自我意识。
才能区分“我的”“别人的”。这是区分“我的”的自然方式。
因为有了自我意识,所以孩子会对“我的”东西表现出强烈的占有欲望,这是孩子物权意识的体现,合情合理。
因此为了保护“我的”东西,包括玩具、房间、妈妈等,就会出现攻击性,即拒绝他人的接触,通过哭闹、攻击等方法来保护“我的”东西,不受侵犯。
什么是自私?
自私是为了满足自我利益而去损害他人利益。而孩子的不愿意分享,显然出发点不是为了满足自我损害他人,而是通过占有某样东西,来区分自己与他人。
通过占有东西,来体验“我”的存在,这是自我价值感的开始。
所以,家长不要急着把自私的帽子扣给孩子。
在生活中,我们到底该怎么做呢?
创造分享的家庭气氛,取消孩子在家中“特殊”地位。
在家庭中,父母可以营造分享的家庭氛围。比如说吃东西,看见孩子有独占的毛病,就把东西拿过来平分。
告诉孩子每个人都有份,每个人都是平等的。
父母不要认为买的这个东西比较少,为了让孩子多吃点,自己不舍得吃,这样的行为对孩子养成分享的习惯都是不好的。
可能一开始孩子不适应,会哭闹,慢慢的孩子会接受眼前的情况。父母取消孩子在家中的特殊地位,告诉他,家里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学会为他人着想。
满足孩子的要求要适当
对于孩子的要求,父母先甄别一下,如果是合理的要求,可以及时满足。对于不能及时满足的要让孩子学会等待,不过分迁就。
如果孩子用哭闹等强硬的方法要求父母,作为父母的一定不能心软,坚持自己的原则。
等孩子明白不能改变的主意,可能一开始孩子不能接受,慢慢的孩子会适应的。
引导孩子尊重和关心长辈。
家里有老人的话,引导孩子学会尊重和关心长辈。
吃饭的时候,有好吃的先夹给长辈吃,舒服的位置让长辈做。外出吃饭的时候,对于为自己服务的人要表示感谢。
公交车上遇到老弱病残要让座。遇到困难的人。能提供帮助就帮助,引导孩子体会帮助人、关心人的快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