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压力普遍加大,超负荷的压力是导致发生重大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另一方面,相关数据显示,各种癌症的发病率不断增高,这些疾病一旦发生,将会花费掉大量家庭积蓄,导致很多家庭生活陷入困境。
正是基于上述原因,很多人想到购买人身保险,希望借助保险,减轻家庭经济困难。纵观近几年保险产品的花样翻新,和现实生活中出现的各种乱象,发现人们在购买保险是存在不少误区,现分析如下,供大家参考。

误区一:保险产品绝对“保险”
因为保险期限较长,很多人在购买保险产品时,会对投保资金的安全产生顾虑,这个时候保险人员往往会告诉你购买保险的诸多好处,投保资金不会受到损失,最托底的一句话就是保险公司不会破产。
的确,国家有规定,保险公司不允许破产,但名目繁多的小保险公司,很多是外地进来的分部,就一两个业务员,万一哪一天这个分部关张了,你连个人影也找不到。现实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并不少,因此,购买的保险并不一定“保险”。

误区二:只给老人孩子买保险,自己不买
有的人做为家庭的主要成员,认为自己年轻力壮,不会得什么大病,而老人和孩子容易得病,再考虑到家庭收入情况,只给老人和孩子买了保险,自己没有买。其实这个想法是非常片面的,没有认清保险的正真意义。购买保险就是防备一旦身体发生不测时,能弥补家庭经济支出,减轻经济压力。
试想一下,如果做为家庭主要成员,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人,如果没有参加保险,一旦发生重大疾病等状况,不但花费掉大量家庭积蓄,同时又因疾病失去了劳动能力,断了收入来源,家庭生活将陷入极度贫困。我们再做另一个假设,如果老人没有参加保险,一旦得上大病花去大量钱款,但家庭主力可以通过以后的劳动收入,逐步改变家庭困难状况。

误区三:买保险就买多功能的
有不少保险公司为了吸引客户参保,推出所谓的多功能保险产品,既能作为投资收益,具备理财功能,又承保各类重大疾病等。这么多的功能,加上保险人员的宣讲,让很多人动心。试想一下,如果真是这样,保险公司岂不是赔钱赚吆喝么?
正因为这样的保险产品包含的功能多,所以售价高,参保费用比其他保险产品高的多,而实际上,仔细剖析这个产品会发现,投资理财收益非常低,对于各种疾病的赔偿额度也非常有限,也就是说你花了大价钱,不但得到的收益低,而且任何大病也保障不了。

综上所述:参加保险一定要弄清楚保险的真正意义,是花钱买保障而不是投资理财,购买保险产品前一定要弄清楚某种产品的性质,哪一款适合哪些人,不能光听保险人员的宣讲。本人认为,保险就是起保障作用的,一般人购买保险只需选择纯保障型即可,缴费低。至于附加理财投资功能的产品,都会让你多花钱,不但收益低,保障也不高,不如只买保障型保险,而把节省的那部分保费用于购买银行正规理财产品,收益来的高,风险也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