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赋能三连 名字很吉利
正文字数:1476
这两年我一直和父母生活,衣食无忧,可物质上的满足并不能让我真正开心,工作的不如意让我时刻想着离开父母的控制。俗话说家是港湾,但太过安逸的家有时并不是港湾,而是温水,是消磨意志的舒适区,在那里生活得越久,自身的勇气和毅力就会越少,往往更容易与现实妥协,也愿意接受世俗的观点,渐渐地自己也就成为另一个“别人”。
我不愿意过这样的生活,我只想成为自己,过属于自己的生活,但脑子里想着改变现状,却没有行动力,焦虑、拖延、极度不自信让我一度深陷在泥沼中。
直到2020年的4月10日,我成为了第十九期的剽悍行动营赋能三连的一员。
一、心态的转变
入营前,营长让我准备一个自我介绍,介绍中包含【我的3个标签】、【近两年,我的成就事件】、【我可以和大家分享的内容】等分享事项。我犹豫了,竟然想不出该写下些什么内容,也不禁反思这两年原来我过得碌碌无为,没有可圈可点之处。但抱着入了江湖就按规矩办事的念头,强逼自己写点东西出来,我也开始认真梳理自己,慢慢地将自我介绍的内容“炼”出来了。
而当我正式进入到连群和排群之后,我发现自己简直是个“弱鸡”,老铁们的履历都是丰富多彩的,而我,唉……写个自我介绍都要抓脑袋想半天,自卑和挫败的心情就一直萦绕在心头,一度想着退出行动营。
直到璇排长第一次与我语音通话,我才更坚定地要参加行动营。那次的通话中,璇排长表示她很欣赏我离家独自生活的行为,因为很少会有人主动走出家庭的舒适圈,摆脱原生家庭的干扰。她的鼓励让我有些兴奋,也给了我极大的勇气——我是可以的!
二、态度的转变
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白天我无法经常性得翻阅手机,晚上爬楼看到群里的老铁们聊得多么欢畅,猛地想起自己第二天打卡文章还没改好,预打卡还没写,又赶紧溜去写字了。这导致我错过了群聊里的许多交流互动环节。
期初我认为是自己太忙了,但想想不是的,是自己懒怂拖。懒。懒得走出舒适圈,认识新的朋友,建立新的圈子;怂。自己学识浅薄,表达能力不足,担心害怕遭到他人的眼光;拖。每日打卡文章总是拖到最后时刻才完成。
这和之前的糟糕状态有何不同,我又何必花钱参加行动营呢?
正是群里的老铁们的主动和热情,他们的正能量感染了我。让我认为既然选择了加入行动营,就不要轻易给自己设下限制,我能我上,大胆地往前冲!
三、行动的变化
22天的行动营,12本书5节课,我完成了25篇短文的输出,高效快速得阅读和输出,这是我高三毕业以后失而复得的读书体验呀。
我不再做一个窥屏者。我主动加入数据组和搞事组中,参与职能组的活动;在22天的行动营里,我做了两次暖场主持,一次赋能分享。我主动连接了几十位优秀老铁,与此同时因自己积极的感染力而吸引了十几位老铁的主动连接。
我不再是一个没有方向的“瞎子”,我将自己的目标更加精准化。比如,我将《亲密关系》这本书运用到了我的实际生活中,试图一点点地和父母进行平缓式“对抗”。从当初的愤然“离家出走”到如今主动和爸妈聊生活和工作,帮忙干家务,让他们从实际行动中看到我的成长,明白我自己一个人也是可以很好地生活。
我不再是生活的矮人。我做到了早起,从行动营开始的第一天起,从原来的八点起床慢慢到现在能六点半起床,锻炼或朗读文章,我让自己的生活不再是只有工作和刷手机。
我也不再当一个默默无闻的工作者。工作上如有表现的机会,主动和领导报名申请,让自己上!虽然还是会胆怯,呈现出的表现结果不如其他同事那么优秀,但我敢于表现了,这值得自己鼓掌!
行动营已经接近尾声了,但自己的改变还在继续。感谢自己的当初的选择和坚持,感谢遇到的每一位老铁,期待江湖再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