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而我更想说书中有你现在的影子。
图片来自网络有这种感悟,还要说起一本书。刚高中毕业,我就读《傲慢与偏见》这本书。那时对于爱情有很多幻想,读过这本爱情名著后,自己对于爱情抱有更多是相信灰姑娘嫁王子的幸运会在未来的一天也降临于我的身上。
多年结婚以后,对于生活和爱情的认识也更现实了。对于爱情已绝望,无所谓有人爱与不爱。有一天,看到一个作者写《傲慢与偏见》教会她正确的爱情观。当时,我心里一百个疑问。同样是人,同样是书,我怎么看到的是爱情的幻想,别人看到的却是爱情观。抱着这个问题,我决定重新读一遍《傲慢与偏见》。
一边读这本书,一边思考着。最后才明了。人在读书的时候就是读现在生活中的自己,你现在是什么样子,你关注的角度与点在那里。你在这本书里就会看到你想要的。
就像这本《傲慢与偏见》书,当时的我正是清涩年华,自以为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者,未来一切皆有可能。而生理上的成熟让我对于爱情更是渴望。我关注的点在爱情,角度是美好的。我所能读到的也就是女主角美好的爱情。
再一次读时,我的关注点在于书中每一个爱情的因果,也就读到更多。不一样的人会遇到不一样的爱情,什么样的人会遇到与她相似的人。当初认为女主人公遇到她美好的爱情只是一种幸运,现在却觉得是一种必然。
一个足够美好的人必然会有一份美好的爱情,也会拥有自己想要的幸福人生。这种前后认识的改观,正是基于我如今对于人生看法的改变,是无形之中我的影子。
古人书中的“颜如玉”和“黄金屋”也不正是古人们欲望的反应,也可说是他们生活中的影子吗?很多人把读书当着多么高尚的情操,让我说读书就是读自己。一本《红楼梦》,有人读出淫秽之情,有人却说是艺术之美。换句话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个哈梅雷特。书还是那本书,人却不是同一个人。
这种领悟让我对于书有一种恐惧与欣喜。恐惧这书中我的丑恶,欣喜于生活体验的重现。有时书中的影子与现实中的我重叠,给予我人生更深刻的了解。有时候我又披着书中的影子,伪装自己,在人世上走一遭。
我想书中有现在我的影子是我人生的慰籍。灵魂与身体孤寂的人,一个影子都能让他们有力量去行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