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道:“仁德难道离我们很远吗?我要它,它就来了。”)
孔子之“仁”,是君子道德人格的核心,又是社会伦理秩序的规范,落实在“礼节”“立身”“行为”的具体人生实践中。
仁,必须形之于“德”。仁,是心性修养的一种抽象存在,必须以道德的形式具体呈现出来。所以,孔子既将仁作为人生矢志不渝追求的道德目标,强调“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又将仁作为人生修养的道德品质,其核心是“爱人”(《颜渊》)“济众”(《论语·雍也》)。在日常生活中能“博施于民”,在时世艰难时能“济众”。“爱人”“济众”是“仁”的普遍原则,也是“德”的具体体现。“爱人”有两个基本前提:第一,“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推己及人,是仁者之心。第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自己不愿做的事,不要强加于他人。简言之,由正己做起,影响他人。
仁,必须导之于“礼”。“恭而无礼则劳,慎而无礼则葸,勇而无礼则乱,直而无礼则绞。”(《论语·泰伯》)恭敬、谨慎、勇敢、耿直,唯有接受礼的约束,才不使人倦怠、畏惧;不使己生乱、偏激。如果说,仁是人性,是道德,是境界;那么,礼则是理性,是规范,是秩序。仁与礼,必须落实于自由与规范之间。
仁,必须成之于“行”。“仁”是君子精神世界的支点,但必须落实到人生行为之中,才能彰显其意义。孔子强调:“居处恭,执事敬,与人忠”(《论语·子路》)。端庄恭敬的日常行为,严肃认真的办事态度,真诚守信的处世原则,就是近乎仁的表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君子处世,要持守坚定的原则,弃绝随波逐流、人云亦云。“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不臆断,不专横,不固执,不自私,是基本人生态度。这是一种知性的自我。仁,必须落实于精神与生活之中。
孔子肯定人的主体性,他主张“为仁由己”“我欲仁,斯仁至矣”。这种自反自修、内在超越性的精神人之为人的主体自觉。
孟子亦认为:“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修身养德、仁民爱物、克己律己、反躬内省、自我提升,由内圣走向外王是历代贤者所追求之大德。
孔子说:“学以成人”。《论语·卫灵公》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论语·阳货》强调:“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爱仁德,却不爱学问,那种弊病就是容易被人愚弄;爱耍聪明,却不爱学问,那种弊病就是放荡而无基础;爱诚实,却不爱学问,那种弊病就是【容易被人利用,反而】害了自己;爱直率,却不爱学问,那种弊病就是说话尖刻,刺痛人心;爱勇敢,却不爱学问,那种弊病就是捣乱闯祸;爱刚强,却不爱学问,那种弊病就是胆大妄为)《礼记·中庸》曰:“君子之道,辟如远行,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诗人雪莱曾一语道破道德的真谛:道德中最大的秘密是爱。成为“仁者”,要有“人能弘道”的自信,要有“泛爱众而亲仁”的情怀,要有“我欲仁,斯仁至矣”的信念,要有“求诸己”的主观努力,要靠“为仁由己”的自觉能动性。
道德化于心,显于行,贵在认同,重在践履。道德修为贯穿人一生的行为实践,一个人只有在具体的行为实践中才能亲身体验和感悟道德的力量,逐步提高道德认知、涵养道德情感、磨炼道德意志,进而促使自己在道德上有所作为。有的时候,道德的实践与个人利益会产生极大的冲突,其间的取舍考验着人性。
人皆可以为尧舜。观念与行动,只有一步之遥。对于道德,每个人都有感触和思考。然而,仰望星空,仍需脚踏实地。我们感慨社会冷漠,却是否也在陌生人社会中奉行以邻为壑的准则?我们喟叹道德不彰,却是否也在他人伸手求援时犹豫不决?说到底,道德的目的不是感动,而是需要更积极、更主动的践行。
道德的标准,不在于岗位的高低,不在于出生的贵贱,也不在于所从事工作的好坏。只要能够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自身工作出发,一点一滴,踏踏实实,让所做的每一件事都烙上有意义的印章,就会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道德需要在生活中展开,在实践中进行。当代著名学者张岱年先生指出:“道德虽然已成为一个名词,但是仍包含两层意义:一层是行为准则,一层是这些准则在实际行动上的体现。一个有道德的人,必须理解行为所应遵循的准则,这是‘知’的方面;更必须在生活上遵循这准则而行动,这是‘行’的方面,必须具备两个方面,才可以称为是有道德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