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小生命都是神圣的。尽管有些小生命初到人世就饱受疾病的痛苦和生存的艰辛,但因为有白衣天使的爱护,他们仍将坚强勇敢的走向未来。
今年冬季,甲型流感持续了近三个月,儿科医生成了最忙碌的人,儿科病房加床、急危重症患儿救护、门急诊患儿的哭闹声,混杂着家属的焦虑与不安,使得病房内外的空气嘈杂而压抑。医护人员如同一个个高速旋转的陀螺,看似忙碌有序,却透露出紧张和疲惫。每个人工作时都打起十二分精神,使出自己的“洪荒”之力。这个冬季平均每天都有小孩子因患流感而收住院,甲型流感病毒毒力强,入侵速度快,重症流感破坏多脏器功能,甚至危及生命,是儿科医护人员凭借专业技术和职业态度,为患儿重启生命之门。他们用热血及激情温暖整个冬季。
临近春节,家家户户都在欢欢喜喜准备过年, 1岁左右的小土豆(化名)平时活泼调皮,农历26日早晨突然失去往日的活泼好动,出现呕吐、流涎、口唇发绀。家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状况吓懵了。“赶快去医院,孩子已经很重了”当地诊所医生说,小土豆(化名)的父母急得团团转,抱着儿子迅速赶往当地县城医院,当地医生经过检查,发现患儿为有机磷农药中毒,家属这才回想起昨晚睡觉时,放于床头装有敌敌畏的农药瓶掉入小土豆(化名)的胸前衣服上,当时未引起重视,经过一系列抢救措施后,患儿仍呈昏迷状态,建议转上级医院治疗。由我院120送至儿童重症监护室后,医护人员迅速为小土豆(化名)开通急救绿色通道,对小土豆(化名)展开全力抢救,急查各项指标,一线医师朱晋花立刻报告上级医师,副主任医师欧阳珍荣第一时间赶到现场,科主任雷晔飞每天到床旁查房,密切关注着小土豆病情,并请皮肤科、烧伤整形科医师会诊,患儿有机磷农药烧伤躯干部皮肤创面达15%,采取呼吸机辅助呼吸、阿托品抗胆碱、碘解磷定复能、烧伤膏湿润创面等治疗措施,并立即行血液灌流,避免患儿病情急速加剧、恶化。经过医护人员1周左右的抢救治疗,小土豆现在能自己呼吸了,躯干部皮肤灼伤也比之前好很多了。
春节期间,大年初二晚上我科收治了一名3岁小男孩,因为车祸伤收住院。由于右侧肱骨近端骨折(开放性)、右侧多发肋骨骨折、右侧肺挫伤等外伤,由120急救车收入儿童重症监护室,严重的病情时刻揪着父母的心,但小星星(化名)很勇敢,值班医生何君礼医师亲自推着救护车带小星星(化名)外出做检查,他很配合,也很坚强,站着拍腹部立位片,当天晚上普外科、胸外科、骨科多个外科医师会诊,讨论小星星(化名)的病情,并立即行急诊手术,经过几天的治疗,小星星(化名)可以自己坐起来吃饭了。
大年初四我们科室收住了一个因“嗜睡2周”入院的小男孩,入院时瞳孔散大、深昏迷状态,第二天我们邀请了省儿童医院PICU卢秀兰主任过来会诊,指导诊治。春节期间,护士们也都非常忙,但她们会主动与患儿交流,安抚鼓励患儿,对哭闹的小孩,她们会抱在自己怀里,哄着睡觉,把患儿视如自己的孩子,真情呵护、用心护理。
对于儿童,每年的10月底到次年的3月份,是流感高发期;每年6月到9月,是手足口病高发期;每年秋末冬初,6个月到3岁之间的小儿易患秋季腹泻。上述病种都是病菌感染所致,家长除了要让孩子远离存有病菌的场所、人群,也需做好自我保护,因为家长一旦感染病菌,传染给孩子的可能性就极大。3岁以内的小儿,因为免疫力低,容易出现高热、惊厥等症状,家长应格外注意给孩子退烧。1岁到3岁之间的小儿,没有风险意识,却又不断尝试触碰新鲜事物,家长应格外注意,防止孩子摔伤、烫伤、割伤、刺伤、吞食异物、接触有毒害物质。3岁以后,虽然儿童的免疫力逐渐增强,但由于孩子的活动范围加大,也更易接触病菌,家长需做好相应防护措施。(部分来自网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