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追求效率的时代,所有人都好像很着急,以至于“快”即正确。
所以人们看视频、听音频的时候,都要开启倍速,1.5倍只是入门起步,2倍刚刚好,我见过用3倍速听书的人,但我自己尝试了一下,发现已经几乎完全听不清播讲人员在说什么了。
但是什么事情都是越快越好吗?比如阅读呢?
肯定有人对此是持肯定态度了,因此还专门有人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和实验,开发出了快速阅读法,并且写出了相关著作。
在豆瓣上,这些书籍的评分还不低。比如拉蒙·坎伯约著的《高分阅读魔法书》,评分8.7,克里斯蒂安·格吕宁著的《超级快速阅读》,评分8.0。
我也曾经看过这些书,基本上是采用跳读的方法,让眼睛能够聚焦到更广泛的区域,比如正常阅读一行文字的方式,是从左到右逐字阅读。快速阅读法会让你试着在这一行中,指定2~3个点,目光在这几个点中一次跳过,然后就进入下一行。
事实上我觉得这样的训练并没有太大的价值。
阅读不像我们在超市拿着兜子捡水果,手上的速度越快,就越能尽早地把兜子装满。
阅读更像是吃饭,把饭装进嘴里只是第一步,第二步是要咀嚼,第三步是要在胃里消耗。三个步骤下来,才算是完成了吃饭的任务。如果往嘴里装的速度太快,咀嚼跟不上,就会导致胃难消化,这样吃进去的食物也就失去了原有的效用。
阅读的过程也有三个步骤,第一个是视觉上的阅读,文字通过视网膜被大脑捕获;第二步是理解,通过文字理解了作者的含义;第三步是改变我们的认知,我们能够让书本的文字同自己的思想或是生活产生链接,能够书本的方法指导实践,这才以为着我们真正读懂了文字。
我们身边有很多人,他们不读书,或者在一年中只读很少的几本。我相信限制他们阅读量的,一定不会是阅读速度。
相比阅读速度,更重要的,我认为是在读书时的专注,能够集中精力去阅读和思考,能够灵活地把书本中的知识运用在不同的领域。
很多人会宣扬自己一年阅读了上百本书,我承认这很了不起,至少能说明他是一个很有自制力和执行力的人,但我并不认为这样是可取的。
古有赵普半步论语治天下的故事,在今天,信息极度爆炸的时代,我们创造的知识明显更多了,半部书肯定是远远不够的。但这并意味着,贪多贪快就更有利于我们成长。
找到合适的、经典的著作,仔细揣摩作者的思想,体味其中的奥妙,想办法运用在生活中,真实地改变自己,反而更重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