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最好的告别

最好的告别

作者: 橘子橙616 | 来源:发表于2023-10-21 23:03 被阅读0次

【阅读输出报告2023/031】

10月的第一本书,读完好几天但没时间分享,因为持续忙碌这个月读书进度很慢。

刚读完的这本书叫《最好的告别》,是一本买了一段时间最近才拿出来读的书,作者是一名医生,他是美国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当选2010年全球“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榜单中唯一的医生。

这是一本讲衰老与死亡的书籍,而衰老和死亡都在讲“告别”,告别年轻健康的身体,告别这个世界,他想讲的话题并不讨喜,是很多人刻意避讳谈及的,但葛文德医生对生命之思与医学之悟却带给我们全新的观点和深思。

人的一生,充其量也就三万多天。

无论是达官显贵还是贩夫走卒,死亡到来谁都无法抗拒,有的因为衰老,有点是因为意外,这是每个个体无法回避的问题,也是医学要面对的问题。

当我们在面对衰老和死亡威胁时,多数人选择了由医学、技术和陌生人来掌控自己的命运,怀着一线希望,拒绝衰老、回避死亡。

然而生命是一条单行线,一步一步走向衰弱和死亡。

在逐渐丧失的过程中,什么才是我们最重要的?我们如何优雅地跨越生命的终点?

这个问题就是这本书里作者想要告诉我们或者说与我们进行探讨的。

书的前面是作者以医生的身份跟我们分享衰老的知识。

他以一个医生的视角,记述了人们如何一步步衰老。这是一个漫长而普适的过程:从三十岁开始,心脏的泵血峰值逐年下降,人们跑步的长度和速度都赶不上过去;四十岁左右,肌肉的质量和力量开始走下坡路;五十岁开始,骨头以每年1%的速度丢失骨密度;七十岁的时候,大脑灰质丢失使头颅空出差不多2.5厘米空间,所以老年人在头部受到撞击之后,会很容易发生颅内出血;八十岁时,我们会丢失25%-50%的肌肉;大脑的处理速度在四十岁之前就开始降低,到八十五岁,40%的人都患有教科书所定义的老年痴呆。皮肤细胞内部清洁废物的机制会随着年纪增长而慢慢失效,残渣聚集,成为黄棕色的老年斑,眼睛的晶状体随着时间的推移弹性会逐渐降低。一个六十岁的健康人视网膜接收到的光线仅为一个二十岁年轻人的三分之一。人之衰老如同入冬,漫长持久,徐缓渐近,每日变化细微,疏难觉察,日日累叠,终成严冬。

这本书还列举了很多活生生的实际案例,尤其是作者自己亲生父亲的案例,他的父亲也是一名医生,但即便是医生也难逃疾病和死亡的威胁。

当他的父亲发现自己患有脊髓恶性肿瘤后,没有像其他病人那样进行常规治疗,而是选择了和家人在一起的善终服务,并在家人的陪伴下成功当选了扶轮社区总监,参加了59个俱乐部的会议及演讲活动,还跑遍了面积近26000平方千米的地区,更是会见了多达3700个扶轮社会员,甚至在死亡临门时还参加了儿子的毕业典礼。

在西方国家,“善终服务”以及“临终关怀”非常常见,但在中国社会认知与组织发展还没有到这一步,所以对我们很多人来说,在面对亲近的人时会请求医院想尽一切办法挽救生命,而我们的医生也会拼尽全力去抢救。

然而医学其实是有局限的,还是有很多疾病我们无法战胜,我们还是有很多认知盲区,我们在做选择时更多的是基于不留遗憾,而病人很少能按自己意愿做出选择。

尽可能活得更长还是活得更有质量,这个选择题决定着问题的关键走向。

那些可以把生死挂在嘴边的,大概距离生死还很遥远,人的怯懦与求生的欲望,会在疾病和死亡来临的时候发生性格转换。就好像书中那条黑体字一样:“当生命的脆弱性凸显出来时,人们的日常生活目标和动机会彻底改变。”

只有当真正与死神面对面时,你才会知道什么对你来说是最重要的事,而你的关注点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书里讲了很多美国独居老人的案例,他们对于自主及自由的需求让我们了解到很多时候我们仅仅是在做我们认为正确的事,而没有真正看到他们的需求。

还有很多重病的人,书里有个调查数据说,2/3的重症病人都表示如果不是为了所爱人的期待,他们根本不想再做进一步的治疗。

其实对普通人来说这样的选择很难,尊重所爱之人的意愿,不做任何过度抢救,这会让我们感到很不安。

我们哪里能有书中作者的父亲那般幸运,可以在大多的节点,做着正确的选择已经很不容易。尽可能的为自己的生活争取到更多的时间,有质量的活着才是告别前应该活着的样子。然而,我们常常是被推动着选择,选择一个当下最有利的决定,带着这个决定会面临的最终的后果。而这一切都是为了这样的一个让人眷恋的世界,或因为这个世界尚有你无法忘却的人,无法释怀的事。

这本书最想告诉我们的是,我们医疗有其局限性,如果你一味争取,医生在大多数时候总有各种手段可以加诸病人之身。但医疗救助的目的应该是让人回归有意义和有质量的生活。如果这些都无法做到,那么适时的放弃可以回归最终的宁静。

然而即便是这样仍旧还有很长一段路需要走。

相关文章

  • 【城市物语116】清晨是最好的告别时刻

    清晨是最好的告别时刻, 告别梦, 告别凌乱的床以及床上凌乱的缠绵; 清晨是最好的告别时刻, 挥别昨日, 挥别眼屎、...

  • 告别

    面对告别最好的态度就是 好好告别。

  • 最好的告别

    什么才是最好的告别呢?合适彼此交流方式的告别,即是最好的告别,就像刚经历的这一场2022.04.02.22...

  • 2017年4月

    《最好的告别》 《告白》

  • 最好的告别

    这本书是意外买到的,为了凑包邮,看了之后章节的分类好评1.医学的现状2.一个癌症末期病人的故事3.衰老的来临4.一...

  • 最好的告别

    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谨以此文献给我的爷爷。 爷爷大年初一下午六点多去世了。 我和...

  • 最好的告别

    我们在往事里相遇,却终究也要在时光中告别,只是已在彼此的心底里留痕,这样就好。 “我们最好的告别/是现在这样没红眼...

  • 最好的告别

    清明节,宜慎终追远,宜思考人生终极问题。 任何人,无论富有还是贫穷,无论显赫还是平凡,都逃不开四个字:生老病死。 ...

  • 最好的告别

    今天想想聊一聊关于生命和死亡。 这个话题的动机始于一本书。 我这个人看书挺做作的。总要在手机屏幕那个闪着蓝光的一亩...

  • 最好的告别

    过去的这一年对于我和我父母而言,意义重大。去年夏天我刚生完小孩,迈入人生新的里程;母亲从老家赶来照顾我和孩子,因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最好的告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fdri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