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0岁以前,我一直觉得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上很迷茫也很懵懂。中考时一不小心午休睡过了头,就被拒之在考场门外,急得我嚎啕大哭,但在规矩面前显得苍白无力,只好顺着命运的安排上了高中。考大学的前一天晚上彻夜难眠,要不是老姐硬拉硬拽地把我送进了考场,现在不知道在哪里浪荡。大学毕业五年后,我依然没有放弃进步的追求,下定决心去考研。有惊无险的是看错了考场,走进教室时找不到自己的座位,亏了有老师帮忙,在一阵慌乱中得以安神,才又一次勉强挤进了大学的校门。直到在研三的时候,我才真正发现了自己的优势,找到了人生的坐标。
有时候想起来,我的人生节奏,似乎比别人慢半拍。如果时光可以倒流,人生能够轮回,不知道我的人生又是什么样子。也许是把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到学习上,考上心仪的大学,学上最喜欢的医学或者是化学专业,能够进入科学家的行列,过上别人羡慕的生活。
但是,人的理想很完美,现实却很骨感。失去了才会珍惜,痛过了才会明白。曾经有一句话说得好,如果人生可以重来,那么每一个人都是天才。
研三的时候,我已经32岁了。俗话说,三十而立,而我才刚刚醒事。但是,只要方向对了,就不怕路远,坚定信念一直往前走,一定会到达理想的彼岸。
高中同学二十年大聚会,我也风尘仆仆地赶回老家。毕竟分开都二十年了,期间虽然有几个同学还在联系,大多数连名字都记不清了。
吃饭的时候,正好跟以前的班长坐在一起,当然和他聊的也最多了。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你来我往,觥筹交错,二十年的故事一言难尽啊。
班长说他大学毕业后因为家庭的原因就直接回到县城工作,其实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分配到乡镇去了,也是近些年才调到县城来的。妻子没有工作,专职在家里带两个孩子。回到县城,买了楼房,买了车,感觉生活的压力还是蛮大的。
如果说买房是刚需的话,他买车纯粹是为了面子。县城里的同学也比较多,有一阵每次聚会的时候,最感兴趣的话题就是聊买车,什么牌子了,性价比了等等,大家聊的眉飞色舞,而他像个局外人一样,只好听之任之。回到家了后,和妻子商量了好久,才下定决心贷款买车。本来房子就是贷款买的,这下子又要贷款买车,让他那个单职工的家庭更是捉襟见肘。
车子买回来后,也不能总放着。机器不磨合时间长了就会生锈老化。不过,最激动的莫过于两个孩子。尽管他们上学的路程也不远,有了车,就跟其他家的孩子比较,上下学都要接送,每天车子的发动机还没有预热就到了学校门口,实在是浪费,买车买回来的其实是纠结和负担。
生活的需求要根据实际情况量身定做,才能感受到物有所值、物有所用的乐趣。一味地跟着形势走,跟着别人的脚步走,就会有一种被牵住的感觉,落得个身心疲惫的遗憾。有时候,最后悔的事并不是做了什么,而是根本就不知道为什么要去做,糊里糊涂地完事了,劳民伤财,入不敷出,只有望洋兴叹了。
一个人的幸福生活并不是别人给予了你多少,而是自己付出了多少,努力了多少。幸福的生活也不是我们拥有多少财富,而是真正哪些东西是我们必需的。就像自私无比的葛朗台,狂热地追求着金钱,却最后成了金钱的奴隶。其实,金钱的最大效能就是要给人们带来快乐。
我有一个研究生同学,毕业后去了广州打拼。一开始颇为艰难,做过销售,做过技术,做过外贸,感觉三天两头换着业务干,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有几年没有联系了,突然接到他的电话,聊了很长时间,得知经过那些年的磨练和努力,开了一家进出口贸易公司,事业已经迈入正规。跟他相比,我一个国企员工,那点收入还比不上他的零花钱呢。同学曾邀请我跟他一起去广州创业,丰厚的待遇也很是诱人。然而,看着年幼的孩子,贤惠的妻子,我怎么舍得留下她们呢,最终还是没有被看似美好的未来所撼动,继续操守着自己在企业的一份技术工作。一家人在一起,才会真正体会到幸福,体会到亲情,体会到生活的意义。
人生苦短,更多地需要我们自己经营生活,而不是老盯着别人的生活,亦步亦趋地模仿攀比,你所得到的不一定是最喜欢的,也不一定是最想要的。就跟我那个高中同学一样,买了车子等于是买来了负担和痛苦。
那么,你的幸福生活由自己来掌握吗?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活中的每一步都要自己亲自去走,自己去体会,任何人代替不了你的脚步,只有靠自己才能走出人生的幸福。
也许,你的付出并没有得到想要的生活,感觉付出辜负了自己,或者生活原本就不是自己想象的那样。越是到这个踌躇的十字路口,就越要笃定信念,坚信生活的路从来就不是平坦的,有坎坷也有滩涂,有泥泞也有荆棘,不是生活欺骗了你,而你付出的就根本不够。
一个人的成功并不见得要用金钱和地位来衡量。生活中没有俗套的模板,所有的幸福和快乐都由自己来描绘,由自己来奋斗。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就向着那个方向努力,不必奢望过多,祈求过多。一路上,也许得到的太少,但也欣赏着沿途的风景,不也是意想不到的收获吗?
网友评论
信奉“一流人才自己干,二流人才干专业(医生、律师,或其他技术人员)、三流人才打‘政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