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一个堂姐,她是做生意的,由于工作之便,总能接触到一些官场的领导和企业的老总。堂姐在打电话时,也大多是这个局长那个老总的。朋友圈也经常看到她晒和领导老总们合影的照片。
这让我们这些兄弟姐妹们很是羡慕,内心也对堂姐是仰慕不已,顶礼膜拜。家族的人都觉得她是一个厉害的角儿,人脉广,圈子大。
记得自己几年前在某经济日报社工作时,基于工作的需要,便找到了堂姐,让她帮我引荐一下某市卫生局的领导,做一次有关医改方面的专题采访。
堂姐并未推辞,说她跟卫生局的局长打了招呼,之后她就给我给了一个电话,让我自己联系。由于堂姐之前的通融,在我给卫生局长打电话商谈采访事宜时,他果断的同意了,后期采访也很顺利。虽然两千多字的报道,报社给了我两千多块钱的稿酬,当时心里还是蛮感谢堂姐的。
后来,在堂姐的牵线下,也陆续采访了财政局,教育局的领导以及一些酒厂的老总。
这些经历让我那个时候特别开心,也有略微的成就感,觉得自己认识了一些高层人物,积累了高端人脉。
我要继续努力,从此事业的发展应该没什么问题。我天真地想。
刚好报社那会在培训时,总会强调要定期对客户进行跟踪,回访,对客户要用心经营,否则,辛辛苦苦积累起来的人脉会丢失。
反正那时用的办公电话是免费的,我翻找着手机上的电话号码,每隔一段时间,重点是节假日,我都会给之前采访过的王局长、李书记,张总等打电话问候他们,让他们加深对我的影响,希望在某一天得到他们的照顾。
但在给他们打电话时,我基本上能够明显的感觉出来,他们对我其实一点印象都没有,只是出于礼貌的寒暄而已。
我有些失落,也有些郁闷。
不过后来我也想通了,虽然这些高层人物在我的微信里,偶尔也在微信里能看到他们,看似离他们很近,其实离的很远。
我和他们的差距,岂止是相差十万八千里。我和他们之间没有任何的交集,我和他们之间没有共同的利益,人生所处的高度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工作的目标和生活的内容也截然不同,说白了,我和他们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我融入不了他们的圈子,他们也无瑕顾及到我。
我有什么资格,我凭什么将他们认定是我的人脉,我拿什么融入他们的圈子。
我有一朋友,他现在也是某局的一把手,曾经我们一起也醉过,也时常打电话,发微信,谈谈近况,话话家常。
可现在,我们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少了,其实我们都没有变,只是我们的圈子发生了变化,共同的东西越来越少,生活质量也越拉越大。生活的杠杆失去了平衡,友谊的帆船自然就搁浅了。
偶听一个同事说,他经常和我这位朋友一起喝茶聚会,他说我的朋友也有时会提及我,但那终究是过去的事了。
我的这位同事有属于自己的第三产业,据说一年下来能挣好几十万。
所以,他们自然会是朋友。他们互相是对方的人脉,优质的资源。
俗话说:“人以类聚,物以群分”。
如果我们自身没有达到那个高度,朋友圈有多少大人物都是闲置。即使想用,也用不到,更用不起,因为我们够不着。
花香自有蝴蝶来,树高自有凤凰栖。
就像我们写作这事,大咖和大咖之间才会有交集,才会有交流,才会有互动,才会有帮助。即使我们加了他们的微信,那又有什么用?他们根本就没有时间知道你我的存在。
与其这样,还不如埋头写作,努力坚持,多看书,多学习,当有一天你有所成就,在一个领域小有名气,成为一个说话有份量的人,成为一个所谓的人物时,再去寻找优质的人脉和资源时,或许会容易的多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