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家乡人物记——二公

家乡人物记——二公

作者: 得鱼文化永奎 | 来源:发表于2019-06-21 11:40 被阅读0次

                    永奎

      我们村的历史从有到如今,还未到一百年。习俗依然延着古老的部族生活方式,虽然已没有族长的称号,但村里的大小事还是由辈份高的长者所左右。

      我们族里辈份最高岁数最大的就是二公。

      我们李氏家族有个不成文的规定,不叫单数,大的叫二,第二的就是四了,以此类推。有不信邪的,叫了单数的,比如三哥、五哥的,不是死老婆就是孤佬(即单身),我五伯就是一个孤佬,这似乎像是一个咒阻。

      二公读过一些书,在村里是说一不二的主。如果有谁说了他不爱听的,必被他的狮子吼骂得狗血淋头,所以背地里大家都叫他的花名"大喊"。

      村里的孩子要是半夜啼哭的,大人都以“二公来了”为恐吓,哭声立即止住,效果比“警察来了”有效。我们从小就觉得,在黑暗的窗外,有二公的一双眼睛在窥视着。

      小孩走在路上要是遇见他,就像见到鬼一样赶快避得远远的。要是躲避不及,被他抓到必定要打几下屁股。

    连村里的狗也怕他。

    但有一个小孩例外,看到他从来不避,站在路边叉着手斜着眼看着他。久而久之,二公看到他反而有意无意地避开他了。

    那小孩就是我!

我没有小时候的照片,把小儿子的照片拿来用

    这里有一个故事。

    在我们的宗族里,每年的清明祭祖是一件大事。而且我们要祭的祖宗太多,有一世祖,二、三⋯⋯到我们这代已是廿几代了。我也不知这一世祖从什么时候开始算起。

    也不是所有的列代祖宗都要去坟前拜祭。只是有些祖宗刚好当过官,或他的直系后代有人发了财的,当时就把坟墓修得比较完整漂亮。后人当然就喜欢对别姓的人夸耀自己祖宗的坟墓风水好,哪怕都无法证明里面是不是真的祖宗,仅仅是姓李而已。

      有一次,扫十几世祖的墓,这个墓是刚刚“捡”回来扫的,为什么说是“捡”回来扫的呢?因为之前从来没有去扫过。此时,扫这墓的李姓后人当上了我们县的县长;直到县长下马之前,每逢清明时节,前往坟前拜祭的人真是人满为患,连外姓人也去拜,更何况我们本来就姓李,来沾沾福气是理所当然的。

      这墓离我们村比较远,祭完之后我们会在坟墓的旁边搭炉子生火做饭,一个宗族的人就在那里席地而坐,饮酒作乐。

    因为要烧火,所以每家每户都要出些柴火。

    我母亲精心挑选了一些不大不小的干柴,让我抱到二公家的院子集合。

      我抱着柴高高兴兴地去了。每次扫众墓的时候小孩子们都特别高兴,因为人多,并且在野外吃饭,还有大鱼大肉。

      当我把柴火放在别人家早已堆放成堆的旁边时,二公不知谁动了他的气,正没处发泄,就指着我的柴说:拿这么湿的柴去烧,不熏死人啊?赶快拿回去换一扎来!

      我说:这些柴是我妈去年就晒干放起来的,怎么可能会湿呢?

      他听我这样说,更来气了,大喊起来:这么小条,一灶火都烧完了,拿回去跟你妈说换大条的来。

      我看一下堆在那里的干柴比我的还小,心里就愤愤不平,就把柴火往地上重重一扔,柴火零散了一地。我指着地上说:你看看,我的柴比哪家的小?别人的可以,为什么要我换?

      他气得咬着牙,怒眼盯着我,说不出话来,因为从来就没有小孩子敢顶撞过他。

      一些堂叔堂婶,堂兄堂弟们在旁边看着,纷纷指责我,二公的大儿子(即是堂叔)过来怒斥我,抓着我的领子提出了他家的院子。

    我忍着不让泪水流下来,泪珠在眼眶里打转转,气嘟嘟的。 之后,任由我母亲和婶们怎么劝说,我就堵气没有去扫墓。

      下午,大家扫墓回来,八婶跟我妈说,二公一整天都心情阴郁,几次没头没尾的说:这崽子将来有出息!

      对于这种夸奖我无动于衷。我没吃到期待己久的大鱼大肉,再看着那些故意在我面前腆着肚子打着嗝的堂弟们,我整个肚子都是气。此时正在咬牙切齿地计划着报复呢!

      之后的几次报复,成了轰动周边村落的重磅事件,让我迅速在方圆十里之内家喻户晓。

      我的第一次报复在第二天就开始实施了。

      农村的厕所比较简陋,在村子的阴避之处,有专门一片地方划出来建造猪圈,每户一栏。猪圈的后面挖一个大坑,用来蓄人畜的粪便,人就在粪坑的旁边用化肥的包装袋围起来一个空间,就在里面大小解了。

      大小便的舒适程度甚至不比旁边的猪好多少。

      第二天,我埋伏在茅厕附近的稻草房里,远远听到二公一边咳嗽地向着他家的茅厕走来。我把早己准备好的泥胚砖紧紧握在手里,草房里没有窗户,又闷又热,我闷出满头大汗,但想到一会儿二公会满身猪屎,内心又紧张又兴奋。

      二公在他家的猪圈里看了一下,猪们在向他“嘟嘟”叫吃的,他就在那里骂猪,说喂这么多东西不见长肉,顺口表示要与猪的老母发生性关系。

      之后,我凭他的咳嗽声感知他已入了茅房,并解开了裤腰带蹲了下去。

      我就轻轻地绕到大坑的另一边,但猪们看到了我,又是“嘟嘟”地叫。二公在里面自言自语地骂:叫什么叫?等我拉完屎再回去提东西来喂⋯⋯

    没等他说完,我的泥胚砖就在粪坑炸开了,“嘭”的一声,粪水向着茅坑往上飞溅,二公吓了一跳,大叫:是谁!双手提着满是粪水的裤子,屁股白白的跑了出来。我早一溜烟跑掉了。

      我听到他在后面一边追一边骂,因为裤子未系好,拌脚,他没跑几步就停下来系裤带。

      我一口气跑到村旁的江边坎背面,躲在背光处大口喘气,此刻,我的仇是报了,内心却只有后怕,没有一点喜悦。

      我不知他看清楚是我没有?但我已暗暗的决定,不管怎样,我就死也不承认,就跳到河里洗澡去了。

      果然,当我回到村里,村口就围着一些人在讨论这事。原来二公的眼睛有老花,看不清楚,只看见是一个小孩,村里有六七个像我这么大的孩子。

      我故作镇定,装作满不在乎地挨近人群。二公看到我,就抓住了我,说:是他!我看得真真就是他!啊,一定是昨天我骂他,今天报复我!我挣扎开了他的手,说:不是我,我不知道你们说什么,我在河里游水,谁谁可以作证。

      二公也抓不了准了,可能也觉得理亏。狠狠地说:不是你?!让我找到证据,看我怎么收拾你!

      就骂骂咧咧的回去换洗衣服去了。

      他一走,剩下的人都在偷笑,兴灾乐祸。有人偷偷向我竖起大拇指,我内心有些骄傲,但依然说不是我。我不敢久留,就回家去了!

      晚上,母亲从田间回来,有人在村口告诉了她这个事。一回到就愤愤地问我,是不是我干的?我虽然否认,但母亲看出我在撒谎,就拿起一条竹鞭,把我狠狠打了一顿,我惨叫的声音不矢

相关文章

  • 家乡人物记——二公

    永奎 我们村的历史从有到如今,还未到一百年。习俗依然延着古老的部族生活方式,虽然已没...

  • 一把剃须刀

    (一把剃须刀 ——人物记之爷爷篇 我的家乡处...

  • 一把剃须刀 - 草稿

    一把剃须刀 ——人物记之爷爷篇 我的家乡处在淮河源头桐柏山脉...

  • 《石头记》少女诗人群体是真的吗?

    《 石头记》共出现480多位女性人物,占据了全部人物数量的三分之二。 本文考察《石头记》众多少年女性人物,发现主要...

  • 《胎坪志》记

    《胎坪志》记 《胎坪志》记 文/ 徐伯羽 丁酉仲春,南漳老友,原南漳县财政局副局长刘公友荣兄邀余到其家乡...

  • 贾政

    徐兴公《石头记》贾政,人物原型是徐兴公的父亲徐㭿。徐㭿爱好诗文,经常严肃,偶尔幽默。教子甚严,稍不如意就加捶打。 ...

  • 《魏晋风华》人物记(二)

    今天说两个认物。其一,为史学家诟病的晋武帝司马炎。 风云际会,群雄逐鹿的三国时代,最后归于晋。晋武帝司马炎虽然是...

  • 如果话不投机,莫如三缄其口

    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读书笔记 刘震云这本书一共两章,出延津记,回延津记。延津,是主人公的家乡,一个人如果不是大富...

  • 我喜欢的艺术——中国书法(40)

    我喜欢的艺术——中国书法(40) 4、始平公造像记 《始平公造像记》全称《比丘慧成为亡父洛川刺史始平公造像记》。此...

  • 《浮生六记》读书笔记

    ——沈复 《浮生六记》 人物:沈复、陈芸 时间:清朝嘉庆十二年(1808) 地点:苏州 卷一 《闺房记乐》 卷二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家乡人物记——二公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ffyq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