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一句顶一万句》读书笔记
刘震云这本书一共两章,出延津记,回延津记。延津,是主人公的家乡,一个人如果不是大富大贵去了远方,如果不是被生活所迫无颜再回故乡,谁会愿意离开家乡在外漂泊流浪?杨百顺是不愿意做豆腐,不愿意面对父亲,因此离开的。一路向前奔,却尽是磨难和坎坷,诸事不顺,年纪轻轻历尽人生,做过豆腐,干过杀猪,进过染坊,当过竹匠,扛过大包,挑水,信天主教,种菜,到入赘吴香香,做馒头。生活好像总算可以喘一口气了,但是女人和他不一条心,跟人跑了,撇下一个养女巧玲。为假装寻找老婆又把孩子弄丢,他的人生注定充满了坎坷。他不应该叫杨百顺,应该叫杨不顺,一个人活到最后名字也变得面目全非,他因投奔传教士改名为杨摩西,又因入赘成为了吴摩西。他离开伤心地,前去咸阳。
回延津记记述了杨百顺的继女巧玲和儿子牛爱国的遭遇。
巧玲被人贩子辗转三次,卖给了曹姓。嫁给了牛姓。儿子牛爱国听母亲唠叨过很多往事,他的人生从结婚后开始和吴摩西重叠。女人不爱自己,两人无话可说,公然背叛,然后和姐夫一起私奔。牛爱国迫于各方压力,出门假装寻找妻子。却辗转一处又一处,最后来到河南延津,寻找吴摩西。
故事是上一世纪的故事,也许是现在的人无法想象的。
我在这里不想讨论故事背景,读完这本书,我感兴趣的是作者关于人与人言谈是否契合的诠释。
首先是父母子女之间的有没有话说。
杨百顺之所以经历这样的坎坷人生,跟他和父亲的没话说有很大的关系。父亲只想榨取儿子的劳动力,父子之间就像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关系,毫无亲情可言。杨想要改变自己的命运,真的是难上加难,但他始终不愿意回家。如果一个人憋着一肚子的话,却无处述说,久而久之,他就不想说话了。
不知道为什么,我们国家上一个世纪的父子关系好像大多都是这种状态。我爷爷和父亲没有话说,父子就像仇人一样,爷爷还看不得父亲的日子过得好,百般寻衅滋事。难道一个男人生了儿子就是为了和他较劲吗?不否认现在依然有一些做父亲的和儿子关系紧张,说句玩笑话,难道儿子是母亲的前世情人,而父亲憎恨的,或许就是儿子夺走了妻子的心?
当然,仔细地思考,就会发现,还是因为千百年来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关系的不平等造成的。做父亲实在是应该学习的一件人生大事啊,因为它关系到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巧玲作为杨百顺的继女,和母亲没有话说,但是和继父却心灵相通。后来卖给曹家后,依然和继母无话,和继父却亲密无间。这里就有一个问题,这些和女儿无话说的母亲,都是有控制欲的女人,她一辈子控制了丈夫,霸道强势,使得那个男人终日沉默寡言。而同样处于弱势的小辈,自然就和沉默者同病相怜。在一个家庭中,总得有一个命运共同体,他们之间会互诉衷肠,建立同盟。
再说夫妻之间的有话无话。
夫妻本是一个家庭的核心人物,但是由于所处的时代不同,或者结合的原因,他们之间如果性情相投,或许会有共同语言。但很多人婚后多年,渐渐失去了初心,话语就越来越稀少了。书中很多夫妻是属于无话可谈的,无话,是夫妻关系冷漠的标志。由于某些原因,不得不继续夫妻关系,但,由于情已经不再,只剩下利害关系,所以有些话,也就不说了。不说,是因为说了也是白说。
话不投机半句多,还是沉默为好。
然后就是和遇到的人之间的交流。
投机是一回事,乱说话,在与别人的闲扯之时的话,总是会造成不必要的后果。杨百顺对师娘的不满,在一个小酒馆里和人畅谈,这不是投机,这是酒后失态。结果搞得师徒之间关系崩裂。老话说得好:见人不可全抛一片心。我们每天遇到的人,在一起说过的话,总是说者无意,听者有心。那一句话传来传去,渐渐就失去了本意。因为话语搞得人的生活狼狈不堪的情况大大存在,只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
上天给了我们每个人一张嘴,除了吃饭,就是说话。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说话的权利,有的人善于说话,有的人不善于说话。有一种人,是话痨,不管遇到谁,那张嘴巴就如滔滔江水,奔流不止了。这种人是属于存不住一句话的人,什么都往外掏,也无所谓投机不投机,他只想一吐为快。更多的人在一起聊八卦,乐此不疲,一般是一些无心无肺的女人,也没有什么,闲来无事呗。
我要说的这个话,是当你内心憋着委屈,憋着痛苦,是不是有那么一个人?当你遇到事情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是不是有那么一个人可以倾诉?说话容易,但是找到一个能够耐心倾听你的人,理解你的人,不会把你的内心出卖的人,是否容易?
总有一些烦恼,总有一些苦楚,在某一个时候盘桓在你的心头。
总有一些寂静的夜晚,你会想要找一个人,尽情倾吐。
问题是,人生的一些苦,一些愁,找不到地方倒。
就像书中的人物杨百顺一样,很多人会经历到说话后的不可收拾场景,渐渐地,生活让我们闭上了嘴巴,这还是明智的人。内心的话,你掂量再掂量,再也不会轻易说出口。
其实,最好的倾诉对象,就是那个一直耐心听,并总是给你安慰的人。
很多人张开嘴巴就忘记了怎样合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