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四”前后兴起的“问题小说”只是昙花一现,虽然是潮流,但是很快就发生了转变。问题小说关注的是人生是什么等这一比较虚无的问题,含有一定的浪漫主义成分,后来逐渐转向现实主义,出现了人生派作家,代表作家就是叶圣陶。
叶圣陶(1894年10月28日-1988年2月16日),原名叶绍钧,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14年他开始创作小说,用的是文言文,从1918年开始使用白话文,1919年加入新潮社,自然而然的成为问题小说家的一员。代表作有《一生》,《低能儿》。他关注的“问题”,主要是封建宗法制度下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隔膜》一篇正面展开了人的精神上的相互隔绝,却又不得不虚伪地、无聊地互相敷衍的痛苦。
之后,“问题小说”潮流过去,他在专心地刻写学校知识分子和市镇小市民的精神历程方面,显出与众不同。叶圣陶也就是在这时快速成长为一位现实派小说家,代表作有《潘先生在难中》,《某城纪事》。
《潘先生在难中》塑造了一位典型的灰色小市民人物。文中的潘先生带着全家躲避战乱,从乡下来到了上海。因此担心教育局长训斥他临危失职,从而丢掉饭碗,于是惶惶然又返回乡镇。不料战事还未直接威胁到这个乡镇就结束了,潘先生于是陶然庆幸,竟接受别人的推举,写字幅为凯旋的军阀歌功颂德。在一个短篇之中,能这样塑造出一个自私、疑惧、投机、苟安、卑琐,具有多侧面而又统一的小市民典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