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13

《论语》13

作者: 读书的你我 | 来源:发表于2021-10-08 17:53 被阅读0次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为什么中国文化提倡“仁、义、礼、智、信”?“信”有什么好处?为什么教人建立“信”?因“信近于义”,这“义”字,只有中国文化中才有的,这个“义”字,有两个解释,儒家孔门的解释讲:“义者宜也”。恰到好处谓之宜,就是礼的中和作用;另外一个解释,就是墨子的精神——“侠义”,所谓“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这里“信近于义”的“义”,与墨子的“义”字,有相同之处,做人要守信,答应的事,一定做到,所以我们历史上有著名“季布一诺千金”的故事;《论语》中的子路也是这样的人,“言可复也”,守信的人,不可讲空话,讲了话必须恢复,就是讲了的话一定要兑现

“恭近于礼,远耻辱也”礼貌的当中要恭敬,所谓恭并不是看见人敬礼就是恭,而是内心对事情的庄重认真;人恭敬不恭敬,表面态度虽然重要,更重要的是内心的事,因此恭敬就是礼,就能避免招来无谓的耻辱

“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因就是动机,中国文化:亲亲、仁民、爱物,“因不失其亲”,意思是人绝对无私是做不到的,如大家没有衣服穿,我弄到了一件,先给我的父亲穿,父亲穿了给我穿,等自己多一件时,再给别人穿;助人的心行,由近而远,渐渐扩及他人,“亦可宗”,像这个样子,是可以宗仰,值得尊敬效法的

相关文章

  • 读《论语》――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成语 父为子隐 释义 父亲为儿子隐藏劣迹。 原文 《论语·子路》(13·18):“父为子隐, 子为...

  • 读《论语》――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成语 诗礼之训 释义 子女遵承父亲的教诲。 原文 《论语·季氏》(16·13):“尝独立,鲤趋...

  • 13《论语》

    01子曰:''法语之言,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能无说乎?绎之为贵.说而不绎,从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 13《论语》

    01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我的认识,孔子在这里说的是选择邻居的智慧.选择朋友,相伴之人也是如...

  • 论语-13

    林放问礼之本,子曰:“大哉问!礼,与其奢也,宁俭;丧,与其易也,宁戚。” 我们要学会提问题,更要提好问题。提问旨在...

  • 《论语》1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为什么中国文化提倡“仁...

  • 读《论语》――半部《论语》治天下

    《论语》成语 斗筲之器 释义 筲:仅容一斗二升的竹器。比喻气量狭窄的人。 原文 《论语·子路》(13...

  • 云伴读No.39《论语》学习笔记

    2020年02月13日上午9:00--10:00,何伟俊老师伴读《论语》。跟着何老师读《论语》,走进孔子的“家”,...

  • 云伴读No.38《论语》学习笔记

    2020年02月13日上午9:00--10:00,何伟俊老师伴读《论语》。跟着何老师读《论语》,走进孔子的“家”,...

  • 学会赞美,善用赞美

    素读论语,我读到第五遍时,也才只对论语中的部分内容有了自己小小的见解和看法 。 《论语》子路篇 13 中,定公问:...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1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fixo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