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几天,好友小荫担心地问我:
儿子皮皮太在意输赢,该怎么办?
之前,小荫带皮皮参加了一场围棋级位赛。
原本,小荫想让皮皮在比赛中历练一下,可是皮皮表现出来的好胜心,却让小荫心里有些不安。
赢棋了,皮皮欢天喜地,小脸灿烂得如四月里的阳光。
输棋了,皮皮就眉头紧锁,撅起小嘴,眼泪在眼眶直打转。
皮皮的脸成了比赛输赢的“晴雨表”。
连输了两场比赛后,皮皮开始哇哇大哭,任凭妈妈怎么劝说,也无济于事。
众目睽睽之下,面对哭闹不休的皮皮,小荫又心疼又生气。
小荫很无奈:家里的人从来没有给皮皮施加过胜负的压力,他这么小的年纪,怎么会对输赢看得这么重?
巧的是,在幼儿园当老师的表妹,最近也为同样的事发愁。
表妹所带的班里,有个叫兰兰的小女孩,聪明好学,同时,好胜心也很强。
每天来幼儿园,如果教室里已经有了小朋友,兰兰马上掉头出来,大哭不止,因为自己不是第一个进教室的。
和小朋友一起画画,老师表扬了别的小朋友画得好,兰兰就很不高兴,拒绝再画。
和小朋友玩游戏,兰兰要赢了,就继续玩下去,但只要她输了,就会吵着不算数,阻止别人赢她……
兰兰事事都想表现得最好,总要争第一,比不过别人时,又哭又闹,这让表妹和其他老师哭笑不得。
只能自己当第一,而别人不能赢。
孩子的这些反应,让我们大人觉得,好胜心让孩子变得如此“霸道”,让孩子在输赢面前如此的没有“风度”。
但,真的是这样吗?
心理学上有一个“冰山理论”,孩子被我们看见的行为表现,其实只是露在水面上很小的一部分,而暗涌在水面之下的更大的冰山,才是孩子行为背后真实的原因。
2
哲学家詹姆斯曾说过,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
在一个孩子眼中,如果赢了,就能被周围的人肯定、赞许,赢就代表着“好”,输则意味着“很糟糕”。
好胜心是每个孩子的天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在4岁左右的时候会产生竞争意识,逐渐开始争强好胜,以此想要获得关注和大人的赞赏。
中科院博士罗静曾在一档节目中表示,孩子在3、4岁的时候,就开始有争第一的表现,孩子胜负心重,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著名球星科比曾讲过他女儿的一件趣事。
有一次他和三岁的女儿下棋,约定胜的一方将会得到糖果。
结果女儿输了,当科比拿走糖果时,女儿开始变得抓狂,愤怒地敲打棋盘,表示不满。
科比说,他对女儿这种天生的好胜心感到惊奇。
最近科比女儿的后撤步三分球也被众多球迷赞叹:果然继承了爸爸的基因。
美国著名儿童心理学家路易斯曾在《你的6岁孩子》一书中写到:
6岁孩子的招牌特征,就是他想要当第一,要被众星拱月,要得到在场任何一个成年人的关注。
孩子的这个6岁表现不一定是真的6岁,有些孩子比较早,有些孩子晚。
所以,好胜心是孩子与生俱来的特性,也是孩子成长道路上必然要经历的一个阶段。
好胜心是孩子内心积极向上的表现
曾有一则短视频,感动了许多人。
幼儿园举行滑步车比赛,一个小女孩在起跑时不慎落后。
但想要得第一的好胜心,让她一路奋力往前冲,小小的身躯爆发出震撼人心的力量。
最后,小女孩如愿以偿,第一个冲到了终点。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曾说,好胜的内驱力可以激发人的成就欲望。
“快乐教育”的创始人斯宾塞,有一个名叫小斯宾赛的侄子。
小斯宾塞在一次长跑比赛中,输给了同学强尼,并因此遭到强尼的羞辱。
斯宾塞知道后问侄子:
“想不想跑赢强尼?”
“想!”
不服输的小斯宾塞擦干脸上的泪水,斩钉截铁的回答。
于是,第二天起,小斯宾赛就开始坚持跑步,并不断超越自己。
在第二学期的长跑比赛中,小斯宾赛和强尼并列第一,这让强尼对身材弱小的小斯宾塞刮目相看。
小斯宾塞用不服输的精神,取得了最终的成功,也赢得了对手的尊重。
人人都渴望成功,其实,小孩子也不例外。
好胜心的推力,可以让孩子积极向上、不断对抗失败带来的挫折感。
好胜心来自父母的影响
孩子总是以最快的速度将父母的言行举止“学以致用”。
郭晶晶和霍启刚的儿子霍中曦,好胜心比较强的性格,来源于妈妈郭晶晶。
霍中曦5岁的时候,霍启刚和郭晶晶带他参加3公里的长跑比赛。
跑到半道,霍中曦累的不行。爸爸心疼他,劝他休息一下,霍中曦担心这样会输,不肯停下来歇。
前不久,霍启刚带着霍中曦参加了TVB《Think Big共童跳》的亲子比赛活动。
这场比赛开始时,霍中曦先落后,后来奋起直追,取得了第二名的成绩。
对于儿子,霍启刚曾在多个场合说,儿子是受妈妈的影响,凡事都要争第一,好胜心特别强,不肯轻易认输。
霍启刚经常告诫儿子说:不要把输赢看得太重要。
高尔基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当这个榜样变成了母亲。
对于输赢的看法,父母的言行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孩子。
这种影响,慢慢造就孩子对输赢的特别关注,尤其会很在意事情的结果。
3
输和赢,就如白天和黑夜一样,在生活中交替出现、不可避免。
如何引导孩子的好胜心,让孩子在秉持好胜心的前提下,以平和的心态面对输赢,是我们为人父母的必修课。
我们不妨试着从以下几点入手:
父母不焦虑,接纳认同孩子的感受
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曾说,如果孩子在生命的最初,就被坏的考官(父母)审判,一言一行,从来都没有接受到正面的鼓励,被迫遵从他人意志,自发性被大大打击,那么孩子就已经输了。
网友曾分享过她和女儿的一件事情。
网友和女儿玩一个游戏,女儿输的特别惨,然后女儿对着她大叫大哭。
网友微笑地看着女儿,然后给了女儿一个拥抱,帮她擦干眼泪,让女儿自由地释放自己不满的情绪。
当女儿依偎在网友的怀中时,竟然逐渐停止了哭闹。
在接纳和认可的面前,孩子的内心会很温暖。
面对孩子,父母学会不焦虑,用平常心去感受孩子面对失败的痛苦。
既能看见孩子内心的难过、失望、挫败,又能给孩子的情绪一个出口,这些比起讲道理更有效。
引导孩子正确对待输赢
日本教育家铃木镇一说,对孩子的鼓励不是无原则的,而应是运用科学的适当的方法。
综艺节目《育儿大作战》有一期,一个名叫张晨瑶的小女孩,在和爸爸玩游戏时,爸爸只能输不能赢,否则,女儿就又哭又闹,甚至对爸爸连踢带打。
原来,张晨瑶的爸爸为了“激励”女儿,在平时的生活中,做任何事都要故意输给女儿,久而久之,女儿觉得爸爸就应该输,爸爸输是才是“对”的,无法接受爸爸的“赢”。
爸爸疼爱女儿的心让人感叹,但爱的方法,却值得让人深思。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龙应台说:
有些事,只能一个人做,有些关,只能一个人过,有些路只能一个人走。
对于输赢,也是一样的。
让孩子感受赢的喜悦,更应该让孩子去体会失败的滋味。
在失败中寻找方法,才有可能赢。在失败中学会不放弃,才能真正的赢。
不给孩子贴标签
当面对输赢时,父母不要使用“你真笨”“别人家的孩子怎么好”之类的语言。
绘本《小威利总想争第一》讲述了小野猪威利,凡事都想争第一的故事。
有一天,小威利的爸爸妈妈带着他和哥哥姐姐们出去玩。
排队的时候,小威要排第1个。
玩滑滑梯的时候,他又冲到最前面,不管不顾地去爬滑滑梯。
玩蹦蹦床的时候,他抢先跳上去,不让哥哥姐姐们玩。
……
当威利看见爸爸在荡秋千,妈妈和其他小野猪排成一排在旁边等候时,他也乖乖地站在妈妈身后,开始排起了队。
面对争强好胜的威利,爸爸妈妈没有大声斥责他,而是不动声色的给小威利做起了示范。
对孩子好胜心最好的引导,就是父母的身教。
不给孩子贴标签,让孩子学会享受过程,弱化输赢对孩子心灵的羁绊。
让好胜心成为孩子启航的动力,而不是人生路上的桎梏,需要父母有足够的耐心和智慧。
但终有一天,我们能看见那个不服输、好胜心强的孩子,学会用一颗平和的心去面对输赢。
人生亦如此。
以上图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私信告知删除!
【喜欢这篇文章,记得点个关注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