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有感

读《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有感

作者: 世界第N | 来源:发表于2017-11-15 18:09 被阅读77次

    看了《创新与企业家精神》这本书,从根本上颠覆了我对“创新”的认知,无论是创新这个定义,还是如何构造创新,抑或它深远的含义——对企业家的精神和企业组织的影响。

    本书的体系非常完善,但我主要想从对创新的理解和如何构造创新两方面来谈我的感悟。

    说句实话,虽然创新这个词听过很多次,但是对于它的具体含义并没有想过,它在我的头脑中也仅限于“一项新的事物”。但本书一开头,就介绍了它的含义——这个含义更为宽广,更能打开思路。

    作者认为,“凡是能使现有资源的财富生产潜力发生改变的事物都是足以构成创新”。

    这句话剖析一下,核心在于“财富生产潜力发生改变”,那么财富可以有多种形式,发生改变的形式也更是丰富多彩。“大”的创新,比如在金融界,“融资”就是一项从无到有给予了无数产业机会的伟大创新;铁路则是连接了四面八方振兴了产业的交通创新,“小”的创新好比圆珠笔的发明,尼龙的发明。而现在,瞩目的共享单车,随处可见的二维码,都是创新。它们都以各种的方式符合了需求,改变了财富的生产潜力,创造了价值。所以,无论哪个行业哪种形式,抽象具体与否,它们都是创新。

    不过作者指出创新是一门学问,,有完整体系有道可寻的。他列出了创新的七大来源并指明如何将它最终发展为成功的创新。我读后深感这就像培育一株新品种植物一样,需要许多步:“找到种子-合理孕育--营造土壤-定期修剪”,经历完整的步骤,植株才可以最终成形。创新也如此,因此我将按照这个过程中的步骤分别来谈。

    第一,“找到种子”。创新的来源有许多可以来源于意外事件、经济现状的不协调,某种程序的需要、人口结构的变化,产业市场结构的变化、认知的变化。作者花了很多篇幅来讨论这些来源,但无论哪种,它的核心都离不开一个词——变化。书中提到,企业家视变化为常态。所以变化来临之时,也是机遇发生之际,也就相当于提供了一个创新发生的土壤。这其实是体现了一种辩证的思想。变化是客观事物,但它带来的影响会随着人们对它的态度来所采取的行动的不同而不同。比如,有的人视为“危险”,会抗拒它选择墨守成规,而有的人则视为他为“机遇”,迎合变化探寻本质,并积极做出改变。我曾读过的一本书“人生定位”也传达过类似的思想。那本书的作者说在社会发展中,每个人要为自己选择一匹“马”来骑,这匹马可以是你的学历也可以是你的伴侣,当然也包括变化。许多成功的人就是找到了适合自己的“马”,才一路跑得更快,发展得更好。这两本书虽然表述不同,但核心一致——变化中潜藏着机遇和挑战。所以要首先找到创新的种子,并摆正心态对待它。

    第二,合理孕育。作者在书中举了几个“本可以很成功的却失败”的创新例子。这些例子都有一个共同之处——缺乏某些成功必要的因素。就好比植株缺了必要的微量元素一样,无法发展壮大。比如18世纪左右,一位德国人利用法拉第提出的电学原理设计出第一个电动马达和发动机,那时候人们坚定不移地相信会出现一个“电力产业”,几十为科学家和投资家共同努力,但22年的努力一无所获,原因是还缺少一种知识:即后来的英国物理学家麦斯威尔对法拉第原理作出的应用研究和发展。也正因此,创新是需要很多“因素”才能促成的事物。许多“种子”不是不好,而是时候未到。从历史的角度看,很多看上去“偶然”、“突然”的发明就很有趣,它们发生就可以看为各种因素促成的“结果”。这也是作者提到的“新知识”的创新所需的时间是最长的,因为它往往涉及多种知识的融合,而这些都需要数年的艰辛探索。

    第三,营造土壤。好比新植株种子被识别出来,也得到了必需的营养,但它若成长还需要合适的土壤环境。同样,创新如果没有合适的社会、经济、乃至政治环境,也只能是个“好想法”,无法落地实施。因而,为了确保创新可以真正地成为创新,被大众接受,有几点需要格外注意:一定要“走出去”,多听多问多看,全方面了解群众需求,以市场为导向。毕竟没有需求就没有市场;创新一定要简单明了,满足于特定需求,别“太聪明”。因为如果太“聪明、复杂”,会降低它的普适性。而且能推广到大众中的一定是很简单的东西。我想如果微信“扫一扫”付款变成扫描二维码后还需要四五步才能正式支付,那它也不会变得像现在这样流行。因此,有了创新想法还不够,还要足够“接地气”,这个好想法才能存活下来,变成真正的创新。

    第四,定期修剪。接着前三步,如果一个植株在合适的条件下生长,若不闻不问,就很可能会长得奇形怪状甚至长“歪”,因而要按照“标准”定期修剪,去掉不应生出的枝叶。放到创新上来说,“标准”便相当于企业的战略、定位。企业要随着自己的战略不断地去修正、发展、利用创新。作者特别指出。成功创新的最终目标是取得领导地位,这和“仅仅占领区域市场”这样的战略会导致截然不同的后果,当然,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创新要基于自己“长处”,和自己的“思想”相吻合。比如制造精密仪器仪表这样的“严肃”公司通常不被认为会在“口红香水”等“轻浮”的企业取得成功。因为这与它自身的主流观念不同。因而,按照标准、战略去发展创新,才能保证它发展壮大。

    从识别种子,到定期修剪,不得不说,每一步都有需要注意的地方,也只有做好每一步,才能实现真正创新。

    而更深层次的思考,创新有什么意义呢?

    作者站在一个更高的角度,指出“创新是展现企业家精神的特殊手段”。创新赋予资源新的能力,使它创造资源,以实现对未来的期望,也只有这样,人类的社会才能发展进步。所以归根结底,企业家精神是一种实践行动,探索的行动,企业家和科学家的精神其实像“一体两面的”精神。共同之处就是在为推动社会发展做贡献,不同的是企业家利用的工具是企业资源,科学家主要利用的工具是科学知识。

    所以,创新是企业家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一种方式。联系到现在,也对习近平总书记前一阵提倡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有了更深的理解。他其实是在鼓励社会上的每一个人,都通过自己的力量而为社会做出发展贡献,即不将创新局限于“企业家”之中。每个人都可以在社会链条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做出自己的贡献,不仅想象倘若真的人人都这样,那我国这个大列车奔跑的速度得多么的令人惊叹啊!

    因而,对创新有了系统了解后,要发扬这种“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只代表了一种身份角色,但这种精神却人人都可以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fkgk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