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读点书吧,这是我对于知识与才干的浅显认识。
中庸对中国人的要求是“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对于普通人来说,博学比专精一门学科更加重要,博学代表了对一件事情有了浅层的认知。知识代表了开展一项工作的可能性,而在我看来,这个可能性很重要,起码能减少很多错误。
现实之中,知识的价值并没有表现出来,有不少小学水平的“老板”挺成功的,而在公司内,有经验的老员工的工资往往不如招聘的新员工,形成工资“倒挂”的现象。除了感叹和埋怨不公平,我们还得反思这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公司里面的工资倒挂现象,代表了公司的管理畸形,这样的公司整体效益往往是不高的,没有核心的竞争力,只能被社会劫持,只能被动管理,暂不展开讨论。
没有多少学历或者没有多少知识的人,为什么还可以非常成功呢?如果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讨论,十分复杂,光从对于知识与才干的理解上面看,才干更重要。只是代表了一种可能性,才干代表了做事和做成的能力,才干更加博学,但是这个“博学”的知识没有在书本之上,如果是这样,就能解释还是因为“博学比专精一门学科更加重要”这个原因,相关方面的学历,代表在某一方面更加专精,或者深入读了一本书也是代表对这一本书更加专精。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在一方面专精,也就代表着在别的方面没有时间和精力的投入,形成瘸腿走路的模样。
还有一个对于学习的错误认知,有些人特别是穷人,总在不停地学习,行动力非常差,导致没有有效的输出成果。王阳明的知行合一才是真正的王道:“在事上练,在工作中修行”。
把将学习作为职业的事情,留给专家学者们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