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440283/3a22c46140bb18bb.jpg)
最近非常的焦虑,小红书上花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运营,数据仍然很低迷。
粉丝到也在增长,但是长得比较慢。
下定要去花时间去研究爆款的心力开始不足,有顾虑同质化太严重,又觉得写作上毫无进展,昨天公司年终会议,我忙到早上和中午都顾不上吃饭。评选和开单奖励也都和我无关。
想一想过去的一年,是那么的忙,面对的挑战如此大,收获却不成正比,说不出来的沮丧。
兢兢业业的每天早上去上班,晚上在加班,拿着几千块钱的工资,应付着不愿意去社交的人。
拼命的想去存钱,到头来勒紧裤腰带存下来那一点,还不够孩子开学的学费。
每个月准时发薪,离家7分钟,每天5点下班,双休五险一金,大概是这样的待遇,束缚住了很多人。
包括我在内。
不是不能离职,是因为没有更好的出路,于是就这样耗啊耗,越来越慵懒,越来越不知所错,越来越发现外面的环境接受不了一个中年人,有一份工作总比失业强。
好像看的很通透,看清了一切真相,选择了妥协,按部就班的做一名专业的螺丝钉。
这是很多职场人的现状。
当一个人看了很多书后,清醒地活着反倒更加痛苦,不喜欢现在的生活状态,又无力改变。
或者说,想要去改变,又不确定是否能改变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再或者努力了很久很久,到头来发现现状依然如此。
我将副业寄托在小红书的运营上了,发现自媒体的这碗饭太难吃了。
花了许多的时间去做图,去写作,发现平台并不买账。
当我看到谁谁谁又涨粉了,又月入几万,又成交了多少单业绩,心焦的更厉害。
我对自己的请期待并不高,副业加上主业可以月入过万就足够了。
但是真的好难好难。
都是一些碎碎念,想发布又觉得不值当,都是一些负能量,但又觉得是他们构成了我的一部分,我应该允许这种状态存在。
这些年一直在努力,在改变,在脱贫,虽然效果略略,但是心得体会倒是深刻:
1、瞎努力,搞不清重点是摆脱不了贫穷的
这个世界上有一张空头支票,你要去努力,努力才能过上自己想过的生活。
但是有一种努力是无效的,就是一股脑的假奋斗。
比如2023年,我因为负责的客户很多,我每天竭尽所能的去出账,做服务,处理数据。
客户有了二次开发意向,我也没有太上心,也没有跟进。最后客户直接找了原来的业务员去签单了。
一开始我劝自己,人家是领导,客户肯定找领导直签,但是这只是一方面,自己反思一下,在整个过程中并没有太上心。
一年下来,自己可委屈觉得负责那么困难,繁琐的工作,没有评选,没有业绩,只有日常的稳定工资。
看起来自己很忙,只是忙好了基础工作,也并没有在工作上作出好的成绩,也没有搞清楚与自己产生直接效益的关系,工资也没有任何增长。
2、职场里的主动帮忙是无价值的
在工作主动去帮忙别人,这是一种非常好的品质,在很多年之前,我都很坚定的相信这句话。
前段时间,经历了一些事情,改变了我最初的想法。
我手中的一部分客户转移一个同事那,在交接期间,我尽可能的去帮助她捋清思路,减轻她的压力。
事无巨细的告知她,特殊要点还去提醒她。但是发过去微信,人家连回都不回。
后来有个数据她搞不懂中间的关系,她做了一遍,我又重新帮她做了一遍,人家简单说了谢谢,使用了自己的表格。
当别人觉得你的价值低于她的时候,她并不稀罕你过多的指导和帮助。
还有一件事关于我们系统计算个税的问题,我找人资要了一份计算的表格。
这个也是人家辛辛苦苦整理出来的,当我表示感谢和帮助时,她自信高涨。
跟我提议说是回头要给大家去培训,其实对于系统的计算逻辑大家都很清楚,只是想要现成的表格图个方便。
那个时候,我觉得别人的帮助有一种负担。职场里成年人的帮助,大概就是点到为止即可。
3、35后,只研究三件大事:赚钱、读书、锻炼身体
35岁,上有老下有小,经济条件决定了一家人过什么样的生活。
钱可以解决99%的问题。剩下的问题,需要用更多更多的钱。
要去读书,很多事情的问题都可以在书中找到答案,而且花很少的钱,买大大的道理,还不用别人的脸色,就可以彻夜长谈,这是一笔非常划算的交易。
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是我们做任何事情的基础,最底层的逻辑。
没有钱可以再赚,总有一天可以赚到。没有书读,没有搞懂东西,也没有关系。
拥有一个好的身体就已经超过很多很多人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