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五点刚过就醒了,望眼眩窗外云层丰富,第一反应有朝霞出现,赶紧洗漱收拾,挎相机、装手机,直奔11、12楼。甲板空旷无人,观景长廊仅游客一二,朝阳还没出,镜头便开始了热身,眼里有审美,何处不是景?这是长期摄影建立起来的自信。没一会,赶前探景的老伴惊呼“出来了!”赶紧转换视角,只见一轮红晕从海里跃出,还有墨黑裹身。于是全神贯注,镜头丝毫不离东天边的那焦点,见它缓慢转动,见它一跃而出,见它红晕四散,见它霞光缤纷,真是美的不可方物。邮轮上拍朝阳不可仅盯着那物什转,而需巧妙利用前景,任何船上景观都可为我所用,拍出来才有看头,才有味道。我因有前两次的邮轮拍摄经验,此番驾轻就熟,也多有自己认为的满意之作。
上了邮轮,陆地上的网络自动屏蔽,除非另交50刀,可获得或强或弱的信号。没了网络的无孔不入,邮轮上便可获得宝贵的清闲,就可真正的回归海的世界,回归单纯的本我,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这几天我的手机仅存拍摄功能,于是天海间、邮轮上,所有的风云变幻,都成为我的喜闻乐见。我在想,回到陆上,回到网络高度发达的时空里,可否每天都有一个屏蔽的时段,每周都有两天勿扰的时日,每月、每年都有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清净无为的生活?如果真能如此,我们的生命里,是否也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上午九点,上六楼步行道散步,由北向南的邮轮线路,似乎比来时颠簸很多,海浪也加剧了激荡汹涌。邮轮上散步与陆地上不同,随船体起伏晃动、海风或顺势或逆卷而行,有时感觉轻飘飘如腾云驾雾,有时也会足履蹒跚寸步难行。散完步,去11楼餐厅自取黑咖啡一杯,小面包一个,凭海临窗小酌后,跨出门厅去邮轮广场,入冲浪水池浸泡一小时,通体细胞都散发着舒畅。
午餐赶早,延续着在家的习惯,不到12点就作罢,此刻同行的小渝同学,刚刚用完早餐,正忙着自己的炒股,按照各自的点运行。午后仍去了六楼散步,意图明显就是为了缓解肠胃负担,奈何今日风大浪急,行走起来摇摇晃晃,实在不适合户外运动 ,赶紧回到船舱内歇息。
晚餐临时去了前晚的澳大利亚餐厅,登完记后即刻被领入餐室内,依靠谷歌翻译选中了汤和主食。虽然仍有“瞎蒙”的嫌疑,但入口便感知“又蒙对了。”汤是土豆泥熬制的咸鲜味,爽口;主食是海鱼与米饭的搭配,与喜欢吃的中餐没啥差别。邮轮都国际化了,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只要持开放接纳的姿态,哪里都是美食。
夕阳仍是下午六点过如约而来,与今早的朝阳出海相似,有浓淡彩霞相伴。海风威猛,站立船眩摇摆不定难以自持,抬举的相机、手机也生怕拿捏不稳掉落大海。尽管如此还是尽力而为,把该拍的都拍了,没留些许遗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