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ao Wu的笔记】
![](https://img.haomeiwen.com/i23172679/ae0cd0765a170ecf.jpg)
今天跟大家讲一个我亲眼目睹的故事,我以前是一名医务工作者,我就经常去观察那些医生是如何和病人沟通的,有一次亲眼看到,一位年轻医生说服想要说服一位晚期癌症病人做手术,他说:“如果手术做了,你能多活两年”,然后呢,病人打死也不做,5分钟后,还是这同一个癌症病人,但是换了一位年长的医生,他说:“如果你不做手术,你会少活两年”,结果病人果断决定做手术。
你可能觉得说,哎呀,现在的医生就是会调动病人的恐惧,吓唬病人。我们这堂课学的是说服,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大家再细细品一品,这两句还有什么差别?好像说的是同一件事,但是说法不一样对吧?一个说“多活两年”,一个说“少活两年”,都是两年对吧,那么,为什么说少活两年的这个说法更容易奏效呢?原因我们基于趋利避害的这个人性共通点来理解看看,你会发现有这样一个现象:相比能得到的,人们根据在乎失去的,这也叫损失敏感效应。举个例子您体会一下,假设你你在街上,你见到了一千块,你开心吗?肯定很开心对吧,如果你不小心丢了一千块,你会伤心吗?你会很伤心的,而且这丢了一千块的伤心程度会远远大于捡到一千块的愉快程度。我们人的大脑有一个特性:相比获得的,我们对失去更敏感。只要你懂得这一点,你就可以为说服扫清95%的障碍。
这一招,其实很好用!我本人经常运用人大脑中的损失规避效应来砍价,你也可以试试看。有一次呢,我在家具城看中了一款办公椅,老板开价1800,我说1000,他死活不降价,这个时候你猜我怎么着?我直接拿出现金1000块,注意哦,不是微信支付,是现金,直接塞到老板口袋里,他要还给我,我就是不接,然后我就一直说“卖给我”,“卖给我”。最后那个老板还真的就卖给我了,你猜为什么?是因为我这个把钱塞到他口袋中的这个动作,激活了他大脑中的损失敏感效应,因为钱已经在他口袋里了,他再拿出来给我,这就等于是一种损失了,所以只要这个椅子或多或少能赚一点,他就会将就着卖给我了。
我刚讲的这一招——先把钱交给对方来激活他的损失敏感效应这一招,在任何讨价还价的场合都能用,起码70%是有效的,特别是供应商压价格这种环节,只要你你判断对方值得信任,或者之前有过多次合作基础,你可以放心大胆付钱,他一旦收到钱以后,大概率会舍不得还你,只要能赚一点他基本愿意做。那暂且我们把这一招概括为:硬塞钱砍价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