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婚真宴搪父母,假威真爱叹父权”
喜宴——一个没有被戳破的泡泡整部电影,李安从来没想着克制自己想说的话,比起《少年派》《中场战事》中表达方式的圆滑和细腻,《喜宴》就像一部把结语印在每一页上的书,每读一页你都能看到作者是怎么看待这部作品的。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在宴会上,一位外国客人不解地说:“我原以为中国人都是内向的数学天才。”李安客串的一个中国客人说:“你正见识到五千年性压抑(sexual-repression)的结果。”不是借角色之口,而是安排自己客串来骂出这么一句话,足以看出李安对于将这种荒诞的,让人窘迫的糟粕文化赋予仪式感和合理性的不吐不快。剧里龙套台词处处都是明目张胆的反讽——除了男女主角,似乎人人都从这种洋相百出的仪式中获得了快乐。将自己的压抑的快乐建立在这种特定的场合下赋予自己为难他人的权利上。办喜宴,实际就是鱼肉自己,喜宴他人。
喜宴——一个没有被戳破的泡泡而究其举报这场婚宴的源头,无非是主角的父亲觉得面子不够,想要摆一个大的宴席,而主角为了迎合父亲,只得同意。父亲是一家之主,对儿子对母亲都有一种自上而下的威严,而父亲羸弱的身体也导致主角自始至终未曾主动反抗父亲。父权社会下对于面子,香火延续的看重,也是让主角背上重负的原因之一。理解,其实也意味着必须有一方妥协,真相败露后,父亲才吐出真话,原来一切他都知道,他也只是希望能用自己所剩不多的威严来让香火延续,只是他老了,没办法掌控一切,只能选择妥协和理解,整个故事建立在谎言上开始,又以另一个谎言结束。那句“i don't know.”,或许想说的是“i know,but i can do nothing.”
喜宴——一个没有被戳破的泡泡就像是给阳光下的泡泡刺入了一根钢针,锐利逼人,可泡泡发出爆裂的声音后却依然如常。结尾处依旧是三个人一起送别父母。美好依然存在,但可能取决于你相信的那部分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