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看了巴斯夏著的《看不见的与看不见的》这本书,觉得挺有意思的。
里面提到一个“破窗理论”---好心的老店主詹姆斯先生调皮又鲁莽的儿子在游戏中不小心打破了一块窗户玻璃,我们看能够看见的是:玻璃碎了,某位玻璃工修好了它,从店主手里接过6法郎,然后把钱揣进腰包,并暗地里感谢那个调皮捣蛋的孩子。而如果窗户没有打破,鞋匠可书店老板(或别的什么人)就会增加6法郎的收入,这是我们看不见的。
从破窗理论可看出,凡事都有AB两面,只是立场不同,在某种现象背后还隐藏着某些真相。很多时候,我们喜欢以偏概全,而忽略了某些东西。
说说新媒体写作这件事,其实最近挺纠结的。说实话,我在这件事上前前后后也交了一些学费,参加过一些写作训练营,在蓝歌老师的第二期日更营上还得到日更状元的称号。
那是一段难忘而煎熬的时光,工作了一天回到家里,吃完饭就马上坐在电脑前写稿,不仅如此,白天上班时也魂不守舍的样子,总是一门心思到网上找素材,怕晚上完不成作业。全力以赴的21天下来,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从写作小白成为日更状元,这是看得见的成绩;但我却因此而无心工作,新的任务一拖再拖,就象一块石头压在心上,不因我的无动于衷而消失,这是看不见的。
所以,有得就有失,我觉得自己此举就是放下馒头去抢饼,因小失大。
这确实是一个全民写作的时代,每个人都想在写作上分得一杯羹,实现写作变现,甚至梦想通过写作实现财务自由。但须不知,写作是一个厚积薄发的过程,没有长年的日积月累,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持续地输入,怎能有高质量的输出?
蓝歌老师海报我的导师蓝歌就是一位自由的写作者,写作本身就是她的爱好,也是她擅长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位专业写作者,她每天把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阅读,拆解爆文,摘抄金句等与写作相关的事情上,为了写林黛玉与贾宝玉,她重看了《红楼梦》。
我们大多数人看到的是她身上众多标签:十点签约作者,多篇爆文作者,多篇青云计划获得者,须不知这众多荣誉的背后,是她几十年如一日苦行僧般的自律。
而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你把时间用在某一方面,势必在其它方面就无法很好地兼顾了。具体到我个人,虽然我在写作这条路上摸爬滚打至今日,还无法上稿,我想这有我自身投入不足的原因,也甘愿认怂。最科学的做法,还是把写作当作一门兴趣爱好,不要勉强自己,给自己太大的压力。
跟着感觉走,在工作之余,让身心得到休整的基础上,再发展一点小兴趣,不要为了所谓高大上的写作,而影响身体的健康,以及适当的悠闲。
善待自己,是第一要务。不要被眼前看得见的短暂收益所迷惑,而忽略了看不见的无形的精力投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