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什么?外延很大,不同的人不同的环境,幸福的概念也不好定论。在饥渴难耐的时候,一杯水一碗茶就是幸福;在疲惫不堪的时候,能坐一坐就是幸福——哪怕只是坐在地上;在晚饭后捧一本好书不被打扰就是幸福;看着父母为自己张罗着喜欢的美食或是自己为儿女准备着他们之所需就是幸福;帮助了他人接受他人真诚的感谢更是幸福......在我们身边,有太多太多的幸福,我们垂手可得,但是很多时候我们与幸福失之交臂,因为我们关注了太多负面意念。
学习了陶新华老师的《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感觉积极心理的重要性。拥有积极心理的人更容易获得幸福感,尤其是作为一名老师,不仅仅要学会幸福,更应该学会播撒幸福。因为播撒幸福是教师的存在价值——李镇西老师曾说过“一个教师幸福比优秀更重要!”
有人曾说有钱人多乐于慈善事业,是的,帮助他人、乐于奉献的人会拥有更多的幸福,也是一种良性循环。按马斯洛提出的“人5个层次的需要”,给他人助力是最高层次的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一个教师,如果能够播撒幸福,,不仅能够造就个人一生的幸福,充满生活活力,提高生命质量,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将有幸福感和创新活力。
幸福不等同于享乐和无所事事,相反而是生活充实、有价值有意义。在《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这本书里,陶老师提到了苏州西园寺佛学院济群法师,济群法师说:“其实得道成佛后并不生活在天堂,而是人间。”因为若天堂没有痛苦和烦恼,也没有快乐和幸福,因为快乐和幸福是伴随着痛苦和烦恼而共生的。得道成佛之人只有回到人间,普度众生,帮助人们,消除烦恼和痛苦,才能分享快乐和幸福。
是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积极投入的工作与生活,为社会、家人、周遭人,付出自己应有的那份责任,就能感受到幸福。一个老师的幸福和快乐也来自帮助学生成长,助推学生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将会获得无限的快乐和幸福。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教学大纲和教科书中,规定应给予学生各种知识,但却没有给予学生最重要的东西——幸福。新时代的老师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担起这一责任:先让自己积极乐观起来,幸福快乐地工作和生活,然后培养出真正的人——能幸福度过一生的人。这一责任看似很艰难其实不然,心理学家认为当孩子的周围环境、教师、同学与朋友提供最优的鼓励和支持时,最有可能健康成长和自我实现。把“播撒幸福”为己任,让身边的人因为你而感到幸福!具体应该怎么做呢?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每个人都应该探索适合自己的方式。在《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这本书里,陶老师给了我们几条建议:1.训练自己将看问题的角度聚焦在积极方面,从而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培养乐观心态。比如写感恩心,为帮助自己但还没有表达过感谢的人写一封感恩信,就可以提升幸福感。再如每天三件不错的事情,写下来,也能有更多的积极情绪体验,有更多的幸福感。2.在工作或生活中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开发自己的潜能。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家人、同事、师生关系等。卡耐基曾说过良好的人际关系是成功的一。是的,积极心理学研究发现,积极的社会关系可以促进积极特质的发展和表现,从而进一步促进积极的主观体验。4.要理解为了工作和学习而付出努力的意义和目标价值。通过言传身教的示范引领,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本身的意义。5.分享成就感,叙说自己成功的经验和故事。向他人分享自己成熟的做法,最容易获得幸福感,是因为期间人的“自我实现需要”得到了满足,有了成就感,成就感对人幸福感的影响力最大,也是幸福感得以持久的关键。
想让身边的人幸福,自己首先要幸福,身体力行、率先垂范,这样的幸福可以构成良性循环,不仅实现人生的蓬勃发展,更会播撒幸福的种子,让幸福之花围绕我们身边!
有人说,给镜子一缕阳光,它能反射一片天空;给心灵一缕阳光,它能反映出一个天堂。我想说,给生活播撒一粒幸福,它能长出一片幸福的花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