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渊源古体诗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作者: 0f17d90b89e9 | 来源:发表于2017-04-26 21:03 被阅读63次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放在《三国演义》卷首,随着80年代电视剧热播,杨洪基老先生的慷慨激昂的演唱,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很多人以为作者是罗贯中,实际是明朝大才子杨慎,当时《三国演义》已经成书一百多年了。清朝时毛宗岗父子评刻《三国演义》,将其放在卷首。

这是一首咏史词,作者杨慎并无为《三国演义》写开篇词的意思。宋朝时,苏东坡写《念奴娇.赤壁怀古》,开篇用“大江东去,浪淘尽”,意境与本篇不谋而合。两人都用高远、深邃的目光追忆历史,遥想古人,都写下了气势恢宏的千古名篇。这首词胜于苏词之处,是更加慷慨悲壮,更加荡气回肠,读者在觉得苍凉之外,能感觉到淡泊宁静的意味,令人探索思考人生。读这首词,除了感慨历史兴衰,更有人生沉浮之叹,却也并不消沉堕落,反而更加积极地看待人生。而苏词在羡慕古人的同时,总觉得有点酸酸的。

能写出如此千古名篇,与作者本人的才华、经历自然分不开。杨慎与解缙、徐渭号称“明代三才子”,三人皆有旷世之才,而又遭受生命戏弄。相对来说,只有杨慎看透了人生,非常坦然地走过一生,活了七十多岁才寿终正寝。

杨慎出身显赫,家境优越,其父亲杨廷和是太子老师。杨慎本人才华横溢,十一岁能作诗,二十四岁高中状元,成了人人追捧的才子。嘉靖三年(公元1524年),“大礼仪”事件爆发,杨慎与二百多人在左顺门向皇帝进谏,自称“国家养士百五十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嘉靖皇帝也是狠辣人物,毫不手软地将所有人下诏狱廷杖。明代刑罚很严,下手也重,当场杖死十六人。然后,杨慎被谪戍云南永昌卫。

杨慎前往戍地的道路并不顺畅,因父子在朝中得罪人,路上多人加害。杨慎处处小心,历尽劫难才到达永昌,然后一病不起。两年后,父亲病重,得以回家探视;又过了三年,父亲病逝,获准归家葬父。从此,杨慎的一生,要么在永昌,要么在云南省城,要么回老家四川,再未进京。

边地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嘉靖皇帝因“大礼仪”事件,对杨慎父子怀恨在心,经常问杨慎的情况,听到杨慎“老病”才觉宽慰。嘉靖当皇帝期间,共有六次大赦天下,杨慎都没机会。按明朝法律,年满六十岁可归家,但无人敢受理杨慎的案子。七十岁的时候,杨慎在泸州短期居住,还被押解回永昌,一生颠沛至此。

政治上看不到希望,杨慎经常纵酒自娱,明哲保身,游历川滇名胜。其著作包罗万象,涉及面非常广,包括文学、训诂、音韵、名物等,仅存世诗词就有2300多首,这首《临江仙》就是其《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的开篇词。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fuw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