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有关“做自己”的反思(二)

有关“做自己”的反思(二)

作者: 杏子秋 | 来源:发表于2017-09-03 10:45 被阅读0次

    上一周剖析了自己为何会成为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即为了照顾父母的感受,或者从本质上说,为了不令自己失去父母的爱与保护,整个人生处于“为别人而活”的状态。

  这周讲讲这种状态下我的生存状况。除了享受到父母的爱,得承认许多时候,是并不开心的。我记得那个时候刚毕业,并不想从事与所学专业的相关工作,于是父母拖关系帮我找到了去一家中专学校教法律基础的一份工作。这是一份听上去挺有面子的工作,我爸爸也甚是满意,每次他和别人聊天的时候,就可以说:我女儿在某某学校当大学老师呢。

    懵懂无知的我就这样当了老师,但是事情却出乎我的意料。当时的我刚大学毕业,再加上天生的娃娃脸,看着与学生年纪相当,有些女学生打扮成熟一点甚者看着比我年岁还大。当我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许多学生都不信我是一个老师。我非常苦恼该如何在学生面前建立威信,因为怎么看我都是他们的同龄人。再加上中专的学生基本都是混日子为主,根本无心学习,上课不是睡觉就是大声讲话。其实整个学校都是一样的风气,但是这对于初次接触这些的我来说,实在难以应付。整个教书的日子痛苦极了,我既无法得到作为老师应有的价值,也无力改变现状。那段时间极度抑郁,每天和妈妈聊天,她不停的鼓励我才得以支撑下去。最终以我辞职告别这段所谓的教书时光。

    那年的我为了爸爸的一句“当老师有面子”就糊里糊涂的做了一个并不适合自己的工作。可惜,没有自我灵魂注入的事情,怎么做都是不对劲。这只是很小的一个例子,这种事其实发生的很多,有大有小。皆是因为我没有自我,不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于是好像什么都可以做,但结局总是不好。

    但是我可以把责任归咎到父母身上吗?肯定不行。其实一个人的命运,从出生开始,到一生的结束,生命的旅程一般会留有父母烙下的痕迹,每个人都一样。也就是说,当我们没有思考能力时,对人事物的认知通常都是来源于父母的观点。直到有一天我们发现有哪里不对劲。这是必然的,因为没有父母的陪伴,我们无法存活和长大。而代价就是父母对我们进行价值观的无形输送。那些我们认为天然对的,或者就应该这样的事情,就有可能是成长过程中的一个被“洗脑”。但这并不是父母的错,他们也有他们的成长环境,是他们的经历造就了他们的现在。

    到今天我终于想明白,父母的想法有他们的道理,他们提出的一个建议其实也是解决一件事情无数个办法里的其中一种。如果我们能明白这个道理,就不会排斥父母的建议或安排,至少能平等的对待。于是,不管我们最终选择走哪一条路,都不会有任何的抱怨

   

相关文章

  • 有关“做自己”的反思(二)

    上一周剖析了自己为何会成为一个没有“自我”的人。即为了照顾父母的感受,或者从本质上说,为了不令自己失去父母的爱...

  • 有关“做自己”的反思(一)

    曾经的很多年岁月里,都处于“为别人而活”的状态中。从记事开始,从有个人感受开始,我都不知道有一个“自己”。...

  • 2020-09-15

    2020.9.15日周二,天气渐渐凉了,可以说已经是入秋了。早起打卡,跑步,冥想,逐步完成。 反思自己,有关注的做...

  • 【猫猫日复盘反思D594 】需要锻炼自己的数据思维能力

    ✍ 今日反思:需要锻炼自己的数据思维能力 见:今天做项目半年度分析,梳理了很多的项目数据。有关于学员的,有关于讲师...

  • 收获反思(二)     有关结构

    在车上,一眼就看到了王俊校长挺拨的身影,心里忽然有些莫名的激动和紧张,四月份在致远学校聆听王校长讲结构图的情...

  • 聚焦教学反思 促进专业发展

    一、教师要写教学反思 二、什么是教学反思 反思性教学是指审视自己在课堂上的所作所为,并思考如此做的原因,接着再想想...

  • 把“每日反思”改为“日精进”

    几天前,决定在《简书》进行每日反思,反思自己每天的行为,这样做,目的有三,一是让自己更好地利用时间,二是更想让自己...

  • 反思一周小结 - 2017年49周

    一、为啥做反思 反思是永澄老师提倡的个人成长方法的第一步。 反思是笨人用来应对无常生活的重要方法。 二、如何做反思...

  • 反思自己(二)

    环境真的会影响人的性格。 两年中几乎每天几乎有一半时间实是在独处。除了每天上班吃饭大概八九小时外,我几乎不参加社交...

  • 反思,做更好的自己

    闹钟未响,才意识到今天周末了,想想昨天下午,耽误了校稿,大部分时间被一作者所谓的“编辑部的过错”填得满满的,一直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有关“做自己”的反思(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fwd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