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观经疏楷定记》261讲|座观除苦恼法摘选2则

《观经疏楷定记》261讲|座观除苦恼法摘选2则

作者: 佛安渝北 | 来源:发表于2020-03-13 19:38 被阅读0次

    ~净宗法师讲

    1(显二尊二教义)

    ……

    今此许说,
    这里也讲“许说”。
    乃至请问

    “请问”就是韦提问,“未来众生,当云何观无量寿佛及二菩萨”。

    乍观其文,虽似同前,细寻其义,而有殊异。

    我们乍一看,经文确实和前面示观缘那里的文势挺类似。但是如果我们细细地探究这当中的内涵、意义,却是有相当大的不同。不同在哪里呢?

    谓今文意,显示二尊二教义故,释迦许说花座观法,弥陀应声自显愿意。

    这是一个大的关节。说这里它是有特别内涵的,它不像示观缘那里是“玄标正宗”,所谓“清净业,通依正观”,这里是要显示“二尊二教之义”,在十四行偈里说“今乘二尊教,广开净土门”,在序题门那里说“娑婆化主,因其请故,即广开净土之要门;安乐能人,显彰别意之弘愿”。

    “二尊二教”是善导大师对《观经》总体的分判,是大的格局说明。《观经》就是显明“二尊二教”,释迦世尊说要门教,弥陀世尊显弘愿教。“二尊二教”在哪里显明呢?就在华座观这一观当中,这里是要显示“二尊二教义”。那么在这一观当中,怎么显示“二尊二教义”?说“释迦许说花座观法,弥陀应声自显愿意”。“释迦许说花座观法”,这就是释迦要门教;弥陀应声显现住立空中,自己显示他的本愿,别意弘愿之义:这不是二尊二教就出来了吗?

    好,下面说:

    虽知许说,通诸观义,欲简诸师观佛解故,为显佛身非观境故,故特言“说花座观法”,而对应声之别意也。义意如斯,得而悉之。

    什么意思呢?不是善导大师不知道,当然知道,看得很清楚嘛。虽然知道“许说通于诸观之义”,“吾当为汝,分别解说除苦恼法”。其实,下面不仅华座观,乃至像观、真身观,观观都是“除苦恼法”。但是,为什么特别在这里说“为说花座观法”呢?这是有特别内涵的。

    第一,“欲简诸师观佛解故”。因为诸师没有看到“二尊二教义”。如果按照诸师的理解,只是一尊一教之义。比如这里他们就看不出来,“释迦许说花座观法,弥陀应声自显愿意”。那么他们怎么理解呢?说阿弥陀佛显示的目的作为第八观、第九观的一个示范代表,拿出来显示一下,显出观境。他们只知道佛身是作为观法的对境。这样的话,“弥陀自显别意弘愿”这个意思就显示不出来。而且二尊二教之义,释迦佛担任什么角色?他要表达的主要内涵是什么?阿弥陀佛担任什么角色?表达的主要内涵是什么?这二尊二教互相之间如何配合?按照诸师那么理解,通通就抹杀了,看不见了。

    所以,为了跟他们有所区别,“简诸师观佛之解”,他们只认为这是观佛之解,没了解这里面有“自显愿意”。所以就要显明“无量寿佛住立空中”不是作为观境。当然,后面第八像观、第九真身观是作为观境的,可是这里“无量寿佛住立空中”,它是要“自显别意弘愿”。所以,善导大师特别说“除苦恼法”,把它局限在释迦牟尼佛说“特言‘说花座观法’”,目的是腾出空间,对应的,“而对应声之别意也”。

    “应声之别意”就说无量寿佛应声来现,应释迦牟尼佛说“除苦恼法”的声音,“无量寿佛住立空中”,立即显示出来,这叫“应声别意”。这也是善导大师的原文,我们看《圣教集》594页:“明弥陀应声即现,证得往生”,这不是“应声”吗?然后下面说“何故不端坐而赴机也?答曰:此明如来别有密意”,这不是讲“别意”吗?

    所以,如果没有善知识的解说,如果别人拿着经文说“你解释得不对,你解释得没我的高妙”,可能我们绝大多数人都认为诸师解释得比较高妙、比较符合经文的原文,“你看,这两处经文都说得差不多”。善导大师不会连这个最基本的都看不出来,善导大师说得更加透彻,深入,能够显示“二尊二教”。

    而且《楷定记》分析得非常合理,他说示观缘那里的文句和这里差不多,但两个不能相比,为什么呢?它还在序分当中,以机法来大分序正。序分的内容是“玄标正宗”,所以“清净业”一定是和十六观、和念佛都相关,都属于“清净业”。

    但是,这里的显示跟那里的角度不一样。这里是特别显明“二尊二教之义”,一定是要显出释迦佛说什么,弥陀佛怎么来应现、怎么来对应。这两尊互彰的对应关系,就是互相配合,演出这一番度脱娑婆世界苦恼众生的根本妙法,就非常鲜明。所以,这样说起来就很清楚,“说苦恼法”。

    如果把它定为后面整个的十观,或者是正报观想的话,就把“无量寿佛住立空中”“显彰别意之弘愿”这层意思就给隐没了,盖住了,就凸显不出来了。所以,善导大师把它局限,就说“华座观法”,说完之后“无量寿佛住立空中”,这样才能有空间,把“无量寿佛住立空中”的本愿别意彰显出来。像诸师那么解释,就没有空间给你彰显,它仅仅是作为“观佛之解”,“无量寿佛住立空中”仅仅是作为一个所观的对境。

    这一比就知道,我们祖师的解释真是深入佛心,非常地透彻。

    “但能”等者,但能于此花座住心,系缘一念,罪苦尽除。罪因苦果,相违释也。

    经文说“除苦恼法”,单说了“苦”。祖师解释说“但能住心缘念,罪苦得除”,既说了“苦”,也说了“罪”。为什么这么来说呢?这是因为它们互相之间有因果的关系,所以不仅“除苦”,也说“除罪”。

    “相违释”,就是“罪”和“苦”是两件事物,“罪”是“因”,“苦”是“果”。

    或罪即苦,持业释也。或罪之苦,依主释也。《经》言“除苦”,言略而已。故此释意,标下两益:罪除灭罪,苦除得生。

    所以我们祖师的解释都是有特别深入的意义,他说“罪苦得除”。“罪苦得除”,就是又除罪又除苦。除罪,就是下面说的“灭除五万亿劫生死之罪”,这不是除罪吗?然后说“必定当生极乐世界”,往生这件事就是除苦。因为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如果不往生的话,这苦除不了。

    然此两益,亦有二义:一即观益,二归专念。准清净业,其义必然。

    这两种利益,一是“灭罪”,二是“往生”。

    这两种利益,也有两种角度的解释:

    第一,这两种都是“观”的利益。比如“华座观”:一除罪,二往生。这个当然没错。包括第六观、第三观,观观都有除罪和往生的利益。

    第二,这个“观”的利益,所谓“十六观门得益分”在哪里呢?分齐是归于弥陀弘愿,所谓“二归专念”。

    这样的解释已经说得太多了,像“清净业”那里也是这么解释的。所以,对比的话,必然是这样的。“清净业”就是解释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说“观的利益”,一方面是说“依下观门,专心念佛”,所以,归入到念佛里面来。

    《楷定记》也好,善导大师的解释也好,为什么总是要提到这里呢?这是让我们知道有两条线索:表面的一条是讲观,观佛三昧;最终归到念佛三昧。所以,“一即观益”,这是讲观佛三昧为宗;“二归专念”,这是讲念佛三昧为宗。有表面的,有内在的。诸师只能看见表面的,看不见暗在的下面一条线索,所以自然看不出来这里的“二尊二教之义”。

    今释正约花座观益,“念”言兼含意义念佛,弥陀应声自显其意故,今故为观益而已。

    虽然说有两义,一是“观益”,一是“归专念”,道理是这样,不过,在这里的解释主要是从华座观的利益来说的,说“三明佛为说华座观法。但能住心缘念,罪苦得除”。这是说华座观法能够除罪,是从“观益”来讲的。

    不过,“念”这个字比较宽通,“‘念’言兼含意义念佛”。“念”,在这里主要是讲“观念”,但也包含“称念”,既是“观佛”,也是“念佛”,但主要是说“观”。那么“念佛”这一重意思在哪里呢?“念佛”是“无量寿佛住立空中”。所以“华座观法”算是释迦的要门,就是讲“观”的。“念佛灭罪”,是“由阿弥陀如来应声显现空中,自显其意”。所以,这里主要就说是“观益”。因为念佛的利益这一重不在华座观这里来表达,因为阿弥陀佛都亲自出来了。

    我们底下再读一下。

    訚云“由观彼佛,舍此生彼,名除苦恼法也”。

    你看他也是作观佛之解,根本就没有看出二尊二教之义,仅仅讲观,不知道弥陀住立空中,彰显别意弘愿,根本就没有说出来。

    憬兴云“有说‘除苦恼法,即净土妙事,闻即灭罪,得生彼土,永绝众苦故’。虽无别过,不顺将说正报观意,以净土事多依报故。今即依报观,虽亦生彼土,要待正报。正报观成已,必得生净土,永绝痛烧。故偏立‘除苦恼’之名,即意显《论》中‘无诸难功德成就’”(云云)。此释还非,虽简依正,未逮得益分齐义故。而“无诸难功德成就”,依报庄严成他义故。

    这是评论憬兴的解释,他否定了别人,但是他自己解释也不正确。为什么呢?“虽简依正”,他虽然把依报观和正报观分开了,认为正报观更加殊胜,所以正报观作为除苦恼法,但是他没有达到得益分齐之义。“逮”是到达、深入,就是说他还没有讲到“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就像做按摩一样,他这个力度没有渗下去,它在表面上,浮在面上,在那里飘着。讲是讲到了依报、正报分开,但是正报里面的内容、得益,为什么除苦恼?这个得益的根本在哪里?弥陀显彰别意弘愿,他没有说出来。

    下面他反对别人,恰恰搞错了,“无诸难功德成就”,“无诸难功德成就”是依报庄严,它不是讲正报庄严的,反而站在对方的立场上去了。大家可以翻到《圣教集》211页,有一个图表。二十九种功德庄严,依报功德有十七种,其中第十五就叫“无诸难功德成就”。

    所以,憬兴说话不严谨,他说“除苦恼”,“无诸难”不是除苦恼吗?是的。讲得不错,他本来是想拿这个来证明自己说“除苦恼法”是正报的功能,结果他说能够显《论》当中的“无诸难功德成就”,可是《论》中“无诸难功德成就”不是讲正报,讲的是依报,他反而站在对方立场上了。

    故知古今诸师,皆未深入经玄旨也。

    我们这一对比,“古今诸师”,“古”就是善导大师同时代的,“今”是像憬兴他们都比较晚,都没有理解这段经文深入的内涵。




    2(劝发流通 广为众说)

    ……

    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

    (二)从“汝等忆持”下,至“解说”以来,正明“劝发流通”。

    我们回顾一下,“劝发流通”有好几次了。第三观那里也有“劝发流通”,就是“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示观缘那里也有“劝发流通”,“阿难,汝当受持,广为多众宣说佛语”;这里又说“劝发流通”,所以释尊慈心殷切啊!

    此明观法深要,急救常没众生,妄爱迷心,漂流六道。汝持此观,处处劝修,普得知闻,同升解脱。

    科、释大意,亦同示观。

    大家可以回头看《圣教集》549页,示观缘那里的解释,文句也都差不多。

    但今二人,并劝持说。夫人亦须展转相劝,虽非传法之人,随缘普益故也。

    不过,示观缘那里是分开了,特别呼唤“阿难”,点出阿难的名字,对他一个人说“汝当受持,广为多众宣说佛语”。这里是把韦提希也含在内,韦提希固然不是专业的传法之人,但是总还也是“随缘普益”嘛!

    所以,我们这个法门,出家、在家都应该去讲法,这是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的任务,给我们授的权力。有的人讲“在家居士怎么能讲呢?”佛法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品,更不是垄断产品,是十方法界普共之法。一切人只要有条件、有能力,都应该去广传佛的慈悲。所以你看佛在这里说“汝等忆持,广为大众分别解说”,“汝等”不是指哪一个,包含出家法师——阿难,包含在家居士——韦提希,还是个女众,女居士都能去讲法,而且“广为大众”,这里,那里,哪里人多,哪里有人听,就去说。所以,我们祖师说“自信教人信,难中转更难,大悲传普化,真成报佛恩”,又说“若得一人舍苦出生死者,是名真报佛恩”,“是故今时有缘相劝,誓生净土者,即称诸佛本愿意也”。

    佛法流行长久之后,就产生了很多弊病。不知道哪来的一些怪说法,认为在家居士不能跟别人分享念佛,不能赞佛,不能讲念佛救度之妙法——不是这样的。在家居士要严守好自己的分限,不能轻蔑藐视三宝,并不是不能如理如法地宣说佛法的妙义。佛法要有人说,谁有悲心、有这个因缘,都应该广说、普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观经疏楷定记》261讲|座观除苦恼法摘选2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xfxhj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