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0月20日,天津DISC社群线下活动拉开了全新模式。下面,我用PDCA的方式来做一个全方位的复盘。
线下活动之合影什么是PDCA?简单解释一下:
Plan(计划)
在做事之前,你需要有一个清晰的计划,计划内包含你要做哪些事,什么时间完成,要达成什么样的目标,需要哪些资源支持;
Do(执行)
接下来,按照你的计划去执行;
Check(检查)
执行过程中,不断与最初计划对比,发现问题,比如原计划拖延了,或者某个指标没有达成;
Action(调整)
针对异常采取措施,比如增加资源,或者与关键人物沟通,最终保证目的的达成。
然后,上一次未被处理的Action,又会成为下一次活动的Plan,构成一个环,这个环又叫做“戴明环”。
PDCA复盘图Plan
如何为这次活动做好规划?
1.这是一件什么样的事?(确认目标)
10月7日,接到天津DISC团团孟博老师的邀请,要在天津线下做一场社群活动。几经沟通,确定了以下几个目标:
1)促活天津DISC社群,激励更多的毕业生的参与,线下感受社群文化,形成长期的良性循环;
2)传播DISC理论基础知识及应用,构建毕业生+嘉宾(非毕业生)良性互动圈;
3)打造一场线下活动的样板和模式,今后的活动可以此为模板,创新和发散。
2.为了达成目标,需要做哪些事?(任务分解)
1)作为活动的筹备小组,要对10.20的活动进行推广和宣传,邀请伙伴参与;
2)团队思路构思,如何打造一场可作为参考模式的线下沙龙;
10月9日,“线下搞事情筹备小组”第一次线下会议,确认了以下事项:
10月9日线上会议决议我们还讨论了这样的线下活动门票应该如何定价,在天津市场上,学习圈子有自己的脾气,所以,一边讨论要符合社群精神,一边讨论要能覆盖基本的支出,原定60/50,还生生被砍下来30(亲爱的观众朋友们,成本啊!抹泪,要做一场公益活动真是太不容易了):
关于价格的讨论若是后面场地费上升了,我们的内容也能稳定发展,要是提价了,亲爱的观众朋友们,也是能够继续支持的吧!
3.我们有哪些资源,需要哪些帮助?
1)北京F69期面授课刚结束,邀请刚毕业的同学一起参加
2)个人而言我是F69的助推,是天津22城活动主持人,这些身份有利于我的邀约;
3)大家有认识讲师,可以做邀约,还有DISC社群资源。
我门需要的帮助:
1)F690班班、团团帮忙宣传
2)社群内积极的小伙伴一起宣传
Do
如何顺利地推动这件事
4. 这件事有哪些关键节点?
分享老师选择:确认流程时,最开始暂定6人,但考虑到时间和分享内容,定位4人;
流程设计:14:00--18:00,4个小时如何安排
嘉宾邀约:告知伙伴们活动时间、地点、活动内容,吸引参与
联合推广:决定了10月20日现场将会到达多少人。
最后,后台确认的流程设计如下:
议程框架及时间安排5. 会遇到哪些困难,如何解决?
1)担心人员到场数量不够,现场氛围不好调动——所有筹备人员发动朋友圈,参与活动
2)担心超时——和主讲老师沟通分享时间,邀请提前备课、演练
Check
6.有哪些地方超出了预期?
1)四位老师的分享都精彩纷呈,获得了现场人员一致好评
2)现场氛围热烈,沙龙的两个环节每个人都有发言的空间和时间,参与度100%
3)现场张玉麟老师拍照,修图美图,第一时间将活动的瞬间在群内和大家分享
4)茶歇相当丰富,小伙伴直言:参加个30块钱的活动,吃都吃回来了!
7. 出现了哪些延期或在预计之外?
1)开始的时间比计划晚大概10分钟
2)沙龙环节第一轮用时50分钟
3)个别分享老师超时
4)由于整体活动时间超时,18:00后,有小伙伴提前离场,在下半场的时候,环境氛围上有所下降
5)预计邀约30人,实际到场23人。
Act
8 .针对上述不足的问题,如何补足?
1)提早邀约
2)行程单上的时间控制要可视化表达,做好现场的时间提醒和把控
3)流程设计上要成为定式和闭环,顺畅化--尤其是在下半场的后半部分,要有更大的可调式空间
9. 本次活动收获了哪些经验?如何积累下来?
1)善用资源:每个人都需要积极参与和推广我们的活动,这样才能激发更多人的积极性和热情
2)根据观察,随机应变:主持人在整场环节中串场、氛围上把控很好,让每个人都能参与进来
3)及时反馈:照片和茶歇环节让人感受很温暖、很贴心。
10.为什么这次活动能取得成功?
1)每个人的积极参与
2)4位分享嘉宾的精彩主题演讲
3)主持人的串场和沙龙互动设计
那么,就我个人而言,和大家分享一下作为活动主持的心得和技巧吧:
美美的主持人(嘴巴歪了,哈哈哈)1、破冰环节:
重复技巧:在好几个环节我都用“如果感到幸福你就拍拍手”的方式吸引大家,将目光和注意力聚焦,方便告知下一个即将要开始的环节;拍手的动作也能让大家意识到这是一场整体的活动,潜意识里强化自己是团队中一员的概念,统一听“调令”,形成小团队中的默认手势。
自我介绍:关键词。不管是陌生和熟悉,用关键词的自我介绍都能最快速的被记住,设计一下就是,“你要去记住另一个人的关键词”——这样就能增加团队互动性。
告知时间:不管是在哪个环节,都要明确告知时间,如2分钟是用来做什么,6分钟是用来做什么,一共8分钟,我们要达成什么目标。其实实操中,或许观众达不到所讲,但将时间明确,会有意识的提醒大家,时间宝贵,也会让大家注意到团队中的人,能留意到还没有发言的人,将时间“均分”。
小组行动:整场活动人挺多,主持人或是筹备人是无法让每个人都满意的,那就需要借助“群众就是力量”。小组中,自成一体,让大家能在一个小范围内交流;最后是小组和小组的对话,小组间的互动。这样小小+大大,融合起来,就是氛围打造了。
2、介绍主讲嘉宾环节:
每个过程,都可以拿来作为素材运用,注意总结价值和意义,多对观众进行鼓励和互动,同时引出主题和下一环节,找到契合点,自然过渡。
认真倾听主讲嘉宾的分享,从其中找出亮点过渡,比如:你对嘉宾的某一句话的感悟、你看到的嘉宾身上的优点、你观察到的观众的某个具体的表现,你可以进行正面的引导和评论,让场子能热起来;
这个环节,对主持人的要求是,关注到台上台下隐形的能量流动,你感受到的,和观众感受到的,可以通过你语言的串联,形成一个整体,借助某个细节,以小放大,说出来,推动出去,就能很好的烘托出氛围了——这其实是在传达精神,表示关注、在意。
和嘉宾对视,表达关注,尤其注意其中的活跃分子,引导他先起来发言,活跃分子一旦开动,他就能影响他人了。
3、沙龙环节d:
1)沙龙一:在给大家布置完“听完两个主题演讲,大家结合自身的DISC特质,说一说自己的收获、成长和可以做出的调试吧”任务后,我在后台悄悄做了一个可视化的总结表。
最后呈现的结果如下图:
请原谅我这个潦草的字(捂脸)可视化的好处是:
当嘉宾在分享时,看到自己的话被记录下来,会有“荣誉感”和“体验感”,是一种成果的输出;
让大家能更加清晰的整理自己的思路,在集体讨论时,能更快地达到目标,不会飘离主持人的掌控;
大家看到其他人的关键词和收获,会促使其本人更多方位去探索,能眼见的会比自己“脑补”的更能刺激人动脑;
方便主持人自己的梳理,找到最后的关键词,激发群众之所感,氛围会更加棒,因为用群众的话做总结,比起自己的感受去干巴巴的讲,自然是群众的话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哦!
另外,要有意识的引导,让小组成员中推荐还没有发言的小伙伴发言,不落下任何一个人,那么个方框下,肯定能让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输出一下的。(哈哈,我可以没有忘记活动目标就是让每个人都参与)
2)沙龙二+真心分享:
由于时间问题,后来的沙龙环节不太适合像第一环节那样系统,所以临时改为了大家围成一圈,相互点名的方式来分享。——这也说明主持人需要有临场变动的能力哈,一切为了更好地体验感嘛。
这个绕圈环节正能量超级爆棚,我能感受到的就是暖暖的支持和鼓励,正向思考和引导,让每个人心里都充满了感动,也更加深化了“来参加DISC线下活动太值得“了,这样的认知。也为后面大家统一感受“超出预期“,收获多多做好了伏笔。
这里,我想说的是,前面的所有环节的设计,都是为了最后大家有所收获和有所感动。要么是干货满满,要么是情谊满满,总会是有所得的哈。
4、仪式感:
主持人收场,再一次感谢大家。说自己的收获、感想。但这个身份还意味着,要将自己的高度拔高一点,整场活动的姿态,要再塑造一次哦!强调,每个人都很重要。
最后的大家一起伸手在一起,仪式感和集体照都能相媲美了。因为也是参与啊!
哈哈,看得出来有多少人嘛我们一起说:每天都美好!
多么正能量的话!哈哈,是鸡汤就干了!何况,在刚刚分享结束的感动里,这样一句话,是憧憬,还是希望啊!
5、个人收获
感谢娘娘对我的鼓励和支持。其实我主持的历史不久。我在AACTP那么久,到最后要离开深圳了,我才敢上台一次。工作中,也是因为“没有别人可以上了“我才去顶替。好不容易主持个100多号人的8月6的稍大场,还是自己心想着“反正没有人认识我,豁出去了“的心理建设。但,由于娘娘一直在鼓励我,我竟然有了蜜汁自信。O(∩_∩)O哈哈~充分说明,我这种性格啊,就是要被夸出来的——鼓励型选手。
谢谢娘娘相信我也很感谢之前去了那么多次的头马俱乐部,看过那么多优秀的小伙伴的主持示范,果然是看得多了,自己再加上个人的风格的东西,就能自然而然的进行运用了呢。所以,世界还是很大的,要多走出去看更宽大的世界,记在心里,因为你不知道你啥时候就能拿出来用了。
还要感谢孟博老师,感谢大白闪电,感谢韩磊,感谢幕后支持的慕言姐姐,感谢露露,哇咔咔,好多感谢的人,就不再一一点名了。总觉得,能和你们一起搞事情,还是很幸福的。
最后,谢谢积极主动的自己。
谢谢那么开心快乐的自己。
我开心了,任何事情,我都觉得不是事儿。O(∩_∩)O哈哈~我这个大I,就是这样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