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西周,对于已成的故事有很多好奇和疑问,例如,为什么要分封?由谁来分封?都分封什么?最后总共分封了多少个诸侯国?
-
为什么要分封?
实际上在周武王推翻殷商统治后,对于在旧朝统治下的政治集团(各诸侯),周武王还没有好的办法对其进行有效的统治,所以周武王的措施是“怀柔天下”(不得不说,最近提到的很多词语都来自于周朝啊),也就是承认诸侯们原有的统治,招抚他们;并且对前代君王之后进行“褒封”,以归拢民心。
后来,武王驾崩后,出现了“三监”之乱,成王和周公平叛,为了稳固统治,保证各诸侯国臣服于周王室,成王对于已经存在的邦国,只要他们服从于周,就采取承认的态度并允许其自治;其次,成王对王室宗亲和功臣进行分封,以通过诸侯国和周王室的统属关系,通过诸侯国藩屏王室,来达到保卫周王室并统治天下的目的。
-
谁来分封?
一直以为只有周武王在打下殷商之后进行了分封,实际上,周武王的分封只是第一次分封,这次仅分封了前代君王之后,而最大的分封是周成王干的,也就是第二次分封,这次分封的对象是王室宗亲和重要功臣,用来藩屏王室。
-
分封什么?
根据参考,周成王在分封的时候,首先是“授土”,也就是分土地,并且规定了地域范围。其次是“授民”,也就是授予子民,包括官职人员,殷商旧族和居民。再次是“分物”,具体则是一些具有象征性含义的器物,某种意义上表明其具有的合法地位。最后则是“命以执政原则”,也就是说明必须结合当地情况灵活管理。
-
分封了多少国家?
依据《荀子·儒效》中说,周人封建七十一个国家,其中姬姓五十三个。而且,分封之后的新诸侯将自己的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
参考
黄爱梅 《封邦建国的礼乐世界:西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