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岚源
今天是第26个“世界读书日”,如今电子阅读大行其道,但还有一些人喜欢捧卷阅读的实在感,读书仍是一件有益身心的雅事。
其实,早在2015年的全国人大会议上,《政府工作报告》中就已提出:“提供更多优秀文艺作品,倡导全民阅读,建设书香社会。”将“建设书香社会”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凸显了党和政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坚强决心与拳拳深情,这不仅把“倡导全民阅读”提上了一个新高度,更为全面深化改革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增添了文化底蕴。
众所周知,书籍是一个人终生的朋友,因为一本好书,总能给人以智慧,给人以思想启迪和美的享受。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无论是有意查找还是随意翻阅,书籍都能给我们提供很多知识信息,让我们受到影响,得到教益。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也是一个人自身修为的一种体现。唐代著名书法家颜真卿曾作《劝学诗》云:“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便极言珍惜时光早读书的重要性。
怎样读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和喜好,除了工作学习中有目的地翻阅书籍查找资料,去图书馆、书店阅读是传统的业余读书方式。曾记得在过去,不少人特别是学生都喜欢周末泡书店,看到喜欢的读物便如获至宝,静心捧读,斜倚书架者有之,席地而坐者有之,好多人手不释卷,那专注的神情常令经营者也不忍打扰。虽然一些人因囊中羞涩不见得对喜欢的书都买,但那样的场景却常常令人怀念。古人云,“书非借不能读也”,这样的阅读反倒能学到不少知识,比之买书后即将其束之高阁或只是为装点门面的做法要强得多。
如今,随着电子阅读的兴起,人们读书的方式更多更便捷了,海量的各类图书资料及信息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但电子书终不能代替纸质书。看电子书时,手指滑动屏幕体会不到翻动书页的质感,更嗅不到沁人心脾的“书香”,当然也不会有静心捧读欣赏的“雅趣”。像在公交车、地铁上或各种等候场合的“低头族”看电子书来填充生活空闲,只能算是一种“闲趣”。故而这样的阅读可作为传统阅读的一种补充,我们的“全民阅读”还是应注重对正规出版物的阅读。记得在2014年世界读书日前夕,李克强总理在给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全体员工的回信中写道:“希望你们把24小时不打烊书店打造成为城市的精神地标,让不眠灯光陪护守夜读者潜心前行,引领手不释卷蔚然成风,让更多的人从知识中汲取力量。”看来,符合大众传统阅读习惯的纸质书仍是阅读的首选。
当然,读书也应有选择性。法国哲学家笛卡尔曾言,读一切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但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谁也不可能一一读完,故应有所侧重和取舍,这也是提高读书效率、学以致用的前提。南宋理学家朱熹认为读书要做到“三到”,即“心到、眼到、口到”;而清代张之洞读书则主张“三贵”,即“贵博、贵精、贵通”;清末梁启超有“三读”,即对一般书粗读,有价值的细读,格言类的精读。这些对我们都很有借鉴意义,其实用心来读便可识其要义,仔细品咂可知书之真味,相互借鉴方能触类旁通,进而提高我们的洞察力和思辨力,让其为己所用。
倡导全民阅读,可引领全社会尊重知识,弘扬崇尚阅读的文明新风,提升全民族素质,也让我们的周围处处飘溢书香。在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今天,适时“慢下来”,抽出时间,静心读一本好书,为生活添一点雅趣,也可让自己长一些才智,享一份快乐。
那么,今天,你读书了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