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4786312/7396ad971fe89240.jpg)
读沈胜衣的《闲花》时,看到他写简媜的书,于是下单买了一本,没想到收到的却是魏小河的这本《读在大好时光》,书已拆封,退货嫌麻烦,于是打开读起来,读完,有种歪打正着的感觉。
这是一本写读书的文字,说它是书评或读书随笔都行。全书共有五章,“读在清晨”、“读在午后”、“读在深夜”、“读在路上”、“读在大好时光”。作者这样编排有一定道理,他认为清晨是清盈的,适合读一些短篇小说和轻松小品,随时可以拿起,放下。午后是闲散的,就读读闲书,日记、情书或新闻,给无用的书一点时间。深夜是浓重的,读的书也最重,关于现实、人生,在深夜,和灵魂对话。在路上,读关于旅行的书,沉浸长篇小说,发现自己。最后一章“读在大好时光”,读的是一些书评,一些作家的随笔。
总之,读这本书评,又随作者了解了一大批书籍。作者读的书多而杂,这些书,并不都是名著或畅销书,有的也名不见经传,作者都读得有滋有味,且有所收获。当然对于所写到的书籍,作者并非一味欣赏,作者对书的优劣,很有自己的见解,在文字中直言不讳地道出。
作者阅读的这些书,古今中外,各种题材,各种体裁都有。反观我自己的阅读面,比较窄,读的多是散文随笔一类、自己喜欢的作家作品。所以读这本书评,也给了自己一些启发,读书还是杂一点好,这样更能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开阔视野,于写作的帮助也更大些。
这本书虽是书评,却并不枯燥乏味,因为作者的书写并非一味局限于评论书籍,而是很多时候从书中跳脱出来,写自己的经历或感受,这样的文字,读起来更轻松,也更有亲和力。
书评中写到的书,大多数是我未曾读过的,也有我曾读过的,比如蔡崇达的《皮囊》,止庵的《惜别》,黎戈的《各自爱》,加布瑞埃拉的《岛上书店》等,但读过之后没有记录,现在已没什么印象,是读这本书评,又回忆起了一些。
作者在后记中写道:“我原本没有计划写书评,只是因为喜欢读书,记性又不好,读完书总要记几笔。有时读到好书,也想吆喝一声,让朋友们都来看看。这样,写了一篇又一篇,一年又一年,写到出了一本书,现在,竟然又要出第二本。”这是值得钦佩的,其实读完一本书,最好能够记录一下,尽管写不了高质量的书评,但写写读书笔记或者读后感也是好的。
“我热爱一切关于书的书,书评也好,随笔也好,掌故也好,八卦也好,只要和书相关,我都爱看。有时候,爱读书的人就像守财奴,他们希望从别人那里知道更多关于书的消息,他们对于书的一切津津乐道。”对于作者这番话深有同感,我也热爱一切关于书的书,所以遇见这本书,更不会觉得是买错了。
读书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借用作者的话:“能够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好好地生活,有滋有味地读点书,已不负这大好时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