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首次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工匠精神”,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是指蕴含在产品中的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不仅适用于生产性产品领域,对于以旅游业为代表的生活性服务业同样适用。
汪洋副总理在国务院旅游工作部际联系会议第三次全体会议上指出,当前我国旅游业也处于矛盾凸显期,旅游产品供给给不上消费升级的需求,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跟不上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形势。这些问题的存在,为旅游业供给侧改革指明了方向,也与“工匠精神”的内涵不谋而合。
推进旅游业供给侧改革,培育工匠精神,应着重从旅游产品品种、品质、品牌发力。首先,要增加旅游产品品种,丰富和完善多层次、多类别的旅游产品体系。针对广大游客的不断变化的需求,开发新业态、新产品,填补市场空白。同时要根据广大游客旅游诉求的提升,对产品进行升级换代,提升层级。这里,不仅仅需要广大旅游从业者自身创新创业,还需要旅游管理部门及其他相关部门进行积极引导和鼓励。其次,要提高旅游产品品质。旅游产品品质不仅仅体现在服务上,还体现在旅游相关产品上,尤其是旅游购物。不断高企的我国游客海外购物热潮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我国的旅游商品品质相较于国外商品仍有一定的差距。提升旅游产品品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广大游客的境外消费回流。值得注意的是,旅游产品品质的提升不仅仅是旅游从业者的责任,也需要旅游管理部门尽心履职,不断提升旅游公共服务水平,对侵害游客利益的行为进行有效惩处。最后,要创立旅游品牌。在国际上,要创响中国旅游品牌,让美丽中国被更多的外国游客认可,接受,并吸引他们到中国来旅游;在国内,要培育若干知名旅游品牌,涵盖旅游业的主要业态及产业链的关键环节,让广大游客游得舒心、游得放心。
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培育工匠精神,更重要的是要从旅游从业者抓起,这其中的核心是人才,也就是工匠精神的工匠所在。不管是增产品、提品质、创品牌都离不开人才。有效激励和引导旅游人才的热情,才是培育工匠精神,助力旅游供给侧改革的关键。首先,要留住人才。旅游业一线从业者的生存环境并不好,相关职业的吸引力有所下降。薪酬、职业上升通道、社会认同等等都是制约旅游业留住人才的重要因素,要针对不同类别、不同诉求的从业者采取不同的措施留住人才,积极保障一线从业者的基本权益,加强职业素质培训,健全晋升通道,改善旅游从业者生存环境,真正做到留住人才。其次,要引导和激励人才。人才的可贵之处在于,你给他一个舞台,他会给你创造出无限可能。要在旅游从业者中建立一个适宜的引导和激励体系,尤其是旅游企业及旅游企业的主要负责人,要鼓励他们敢于创新,敢于创造。通过一定的政策支持,降低旅游人才的试错成本;搭建双创平台,与政策、资金、管理等要素积极对接,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率,让创新创业者能够真正分享旅游业发展壮大带来的成果。最后,要吸引和扩大人才。做到前两点,吸引和扩大人才也就水到渠成。需要注意的是,吸引和扩大人才不能盲目,而是要有一定的准入门槛,要适度。一定的准入门槛可以将一些滥竽充数的人阻挡在行业之外,另一方面适度的扩大人才队伍,能给原有人才留下足够的职业通道和收益空间。
推进旅游供给侧改革,要培育工匠精神,必须要先培育工匠也就是旅游人才。将旅游人才的土壤深耕、施肥,来年的丰收自然可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