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文化旅游研究法律人
浅论我国假日制度发展历程及方向

浅论我国假日制度发展历程及方向

作者: 井冈山豆皮 | 来源:发表于2017-04-28 07:55 被阅读116次

浅论我国假日制度发展历程及方向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假日制度已形成包括双休日制度、特殊休假制度(病假、婚假、探亲假等)、法定节假日制度、带薪休假制度在内的一套较为完善的体系。

一、我国假日制度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1949-1978年。新中国刚刚成立,政务院于1949年12月23日便发布《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形成中国法定假日的基本格局,即规定每年有四个节假日:(1)元旦(放假1天)、(2)春节(放假3天)、(3)五一劳动节(放假1天)、(4)十一国庆节(放假2天),共7天为全民法定假日。另外,从1949年至1995年的40余年里,中国一直实行的是每天8小时,每周48小时的工时制度,即星期天公休一天。因此,全国每年的法定休息时间为59天。这一阶段的特点是以阶级斗争为纲,突出政治。在“文革”期间,假日制度基本瘫痪。

第二阶段:1978-2007年。改革开放后,恢复了“文革”期间被破坏的假日制度。1995年《国务院关于职工工作时间的规定》规定:使中国“公休假日”延长至两天,也就是每周五天工作后休息两天。这样,中国的法定公休日就由原来的52天变成104天。

1999年,国务院修订了《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五一劳动节放假一天的旧例延长为放假三天(增加2天),将国庆节放假两天延长为三天(增加1天),法定节假日总量由7天延长至10天。因此,从1999年开始,中国的法定公休日和节假日全年总计为114天。

此时,虽然每年的春节、五一、十一只有三天法定假日,但各地实践中都通过上移下借两个周末的形式,形成每年长达三个7天的全国性长假。2000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旅游局等九部委《关于进一步发展假日旅游的若干意见》(国办46号文件),把以上三个7天连放的假日正式确立为“黄金周”假日制度。

第三阶段:2008年至今。2007年12月,国务院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2008年开始,“五一”黄金周被取消,改为短假期,共3天,并设立了清明、端午、中秋3次短假期,传统节日成为新增法定假日。

二、现行假日制度体系的局限

发展到今日,我国假日制度体系包括双休日制度、带薪休假制度、法定节假日制度和特别休假制度。其中双休日制度、法定节假日制度和特别休假制度落实效果相对较好,带薪休假制度落实效果较差。假日制度在保障我国公民休息权利的同时,极大的释放了公民的消费需求,拉动了假日经济的快速增长,但同时也给社会综合管理带来了极大的考验。

首先是人口大量流动带来的公共基础服务设施的不足,包括公共交通、公共空间等,外来人口与当地人口之间的矛盾时有发生。

其次是伴随大量人口流动带来的治安管理问题,大量针对外来人口的诈骗、敲诈等现象出现,加剧了社会矛盾。

最后是大量人口流动对于环境承载力、人文景观等造成了一定的破坏,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产生了冲突。

究其根源,造成现状的原因在于:

首先,我国现行假日体系中弹性不足。在四个休假制度中,特别休假制度是为婚假、探亲假、产假等特殊人群、特殊事件设立的,虽然休假时间不固定,但由于不会带来大量的人口流动,社会影响相对较小。除此之外,双休日制度、法定节假日制度也都是全国性的固定假日,相关放假安排遵循全国一盘棋,人口流动过于集中,弹性不足。

其次,我国弹性假日制度的强制性不足。在已有的休假制度中,双休日、法定节假日、特别休假安排普遍能得到有效执行,作为弹性休假的重要制度之一的带薪休假制度的执行效果较差。

最后,我国假日制度体系中缺乏对休假成本的有效协调和分担体系。我国的就业主体在企业,而企业的主要目的是追求盈利,休假无疑是增加其成本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休假至少是不欢迎的。

三、建议

1.增加假日制度的弹性。增加假日制度的弹性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鼓励企业积极探索适合企业运营体系的假日制度安排,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提高员工休假弹性;二是强化带薪休假制度的执行效果,提高公民错峰出行的比例,缓解社会矛盾。

2.加强制度供给,建立健全休假成本分担协调体系。现行制度下,企业没有动力去保障员工的休假安排,尤其是带薪休假安排,根源就是员工休假的成本全部由企业承担。从制度供给角度,建立一种有效的休假成本分担协调体系,一方面可以给企业减负,另一方面也能有效的保障公民的休假权利。

3.科学规划,统筹考虑人口流动带来的影响。当今社会人口流动越来越频繁,现行各地的发展规划中对于大量的人口流动,尤其是人口涌入考虑不足,由此才带来了当地的公共服务设施满足不了日益增长的需要。在城市发展规划中,尤其是人口流入较多的城市,要充分考虑人口流动带来的影响,科学规划,从供给侧缓解社会矛盾。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论我国假日制度发展历程及方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ukloz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