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清晨6点,当大多数人还在混混沌沌的睡梦中时,她已经整理好了一天的工作事项、敷好了面膜、做完瑜伽晨练。
到7点的时候,她叫醒孩子,做好早餐,化好妆。
送孩子上学之后,她便立刻赶往公司,开启一天“元气满满”的工作。
你一定想不到,看过去沉静又柔软的她,其实扮演着多重“狠”角色。
她是财经大咖吴晓波最器重的“关门弟子”,曾一度跻身国内“最年轻的CEO”。
同时,还是头头是道基金(掌握10亿元投资资金)最年轻的董事,国内最有调性的亲子女性自媒体Momself的创始人。
她既能跟吴晓波、冯仑、潘石屹等大佬级人物探讨项目,也能跟新进员工畅聊谈心。即便再忙,也会给孩子和丈夫高质量的陪伴,兼顾工作和家庭。
而在她身上,丝毫感受不到“压力”和“焦虑”,反而是,举手投足间的淡定从容。
她,就是崔璀,《做自己人生的CEO》这本书的作者。
当然了这是一个传奇的女性,家庭、事业、教育孩子在一般人的眼中,可能在这三者之间不断的找平衡,而且还是一头乱麻,可是,对于崔璀,好像真不是个事儿。
《做自己人生的CEO》这本书,一共讲了12个方面的管理,分别是精力管理、行动管理、权力管理、思维管理、焦虑管理、潜力管理,沟通管理,向上管理,目标管理,激励管理,冲突管理,合作管理。
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一节内容,精力管理:巧用分工思维,牢牢掌握关系中的主动权。
我还是个职场新人的时候,有一次,我要在所有同事面前阐述一个准备了很久的方案。
刚说到一半,老板就打断了我:“你这个方案考虑不周全,好多地方都不靠谱。”这句话让我当场蒙住,不知所措,并且瞬间冒出一大堆的心理活动:“老板是生气了吧?他是不是后悔招我进来了?同事们会不会觉得我很笨?会不会觉得我拖了他们的后腿?”
接着,我额头冒汗、结结巴巴地说:“其实……我的意思是……”我半天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于是老板更没有耐心听下去了,起身离开,同事们也陆续离场。
那种感觉真是糟糕透了!
很长一段时间,我对自己产生了巨大的怀疑,觉得自己就是菜鸟一个,什么都干不好,整个人的状态都跌到谷底,工作效率严重下滑。
我的心仿佛被蒙上了一层阴影:谈“老板”色变,一和老板说话,或者当众发言就紧张。
后来我接触了大量的管理学和心理学的知识之后,才发现,原来面对权威时的那种紧张、拘束,往往会让自己产生一种恐惧感。
老师、上司、领导、警察等,这些人无一例外,手中都有一定的权力,这些权力会让大部分人在面对的时候有些许的紧张感。
尤其是当我们感受到了别人的不满,内心产生了负疚感:“一切都是因为我”,是我导致他不高兴,都是我不好。
一旦有了这种想法,我们就会把最宝贵的精力全部用在否定自我上,失去精准努力的方向和动力。
那我们怎么摆脱这种被动的局面,重新找回动力呢?这个时候就要用到“分工”这个概念了:我不必为他人的困扰负责。
这里的分工是指:每个人负责好自己应该负责的事情。将这个概念运用到工作中,也很好理解,即“我们不用为别人的工作负责”。而如果我们把它用到生活中就是:我不用为他人的困扰负责!
回到刚刚的话题,当老板说我的方案不周全时,如果我心里这样对自己说:老板好像很生气,但这是他的事情,他的情绪都由他自己负责。而我所要负责的,就是把方案讲清楚。
有了这样的分工思维,我便能把注意力放回到自己该做的事情上,理清思路,向老板和同事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刚才我可能没有讲清楚,现在再讲一下,大家看这个可行性报告,里面有方案评估和应急预案。”
不为别人的困扰负责,可以让我们甩掉本不该我们承担的包袱,轻松做自己。
具体怎么做呢?
我要分享给大家的方法是:主语转换。也就是说,在描述他人困扰的时候,永远让他人成为句子的主语。
当再次遇到老板或者客户不满发飙时,把“老板生气都是因为我没讲清楚,表达能力不好”,转化为“老板很着急,因为他没办法接受一个不完美的方案”——在这个想法之下,你的发力点便非常清楚了,你当下最重要的事情,是优化方案。
适时使用主语转换的方法,你就能够从“自我否定”中解放出来,把精力聚焦在接下来应该做的事情上,重新找到目标感。
分工概念的A面是“不要把别人的困扰揽到自己身上”,这还不全面,分工的B面对我们也很有帮助,那就是“不要把自己的困扰推给别人”。
我有一个女性朋友,她和她男朋友已经交往了三年,后来男孩去了上海,她放弃了家里给她安排好的工作,背着行李也去了上海。在她心里,坚信只有两个人在一起,感情才能长久。可是现实总有另一种样子,在上海生活不到半年,她和她的男朋友就开始了没完没了的争吵。
女孩经常会抱怨说:“你天天在外面加班、应酬,每天都这么晚才回家,你有没有想过我?你有那么多朋友、同事、客户要陪,而我呢?我只有你啊!你怎么不多陪陪我!”男生往往都敷衍地回答说:“我错了,我错了,我下班就尽快回来陪你。”
一旦男生有一点儿疏忽或者不耐烦,女生就觉得非常委屈:“我是为了谁来的上海?还不是因为你!我在这儿没有朋友,没有家人,我就只有你!现在连你也这么对我!”
我的这位女性朋友越是这样想,越是觉得自己的“悲惨生活”完完全全是男朋友造成的。可想而知,她很痛苦,但更糟糕的是,他们之间的关系,也进入一个“向下螺旋”,女生越是想紧紧抓住,男生越是回避。
有时候即使没有应酬,男生也会选择在公司待到很晚才回家。很奇怪对不对?明明女生是为了能让男朋友安心地工作,为了他们俩能更好地在一起,才来到上海,为什么现在的情况却变成了这样:男朋友的工作,成了她幸福的对立面?
如果我们启动分工思维,就会很容易看到问题的本质:因为她搞错了“分工”。她把自己的困扰,完全推到了男朋友身上。两个人的关系,就这样僵住了。
在这段关系中,女生使用的是传统的、依靠直觉的思维方式:“我现在这样不幸福,都是你造成的”“我背井离乡留在这个城市,都是为了你,你应该为我负责”……她陷在这类想法中不能自拔,仿佛主动权完全掌握在男朋友手里。
在她的意识中,有一个莫名的信念:“他只要不改变,我就没办法在这个城市立足。”
但事实真的是这样吗?真的只能这样吗?如果她试着用“分工”的视角重新看待这段关系,会有什么不同吗?
分工的方法提醒我们:在分清困扰的归属的时候,可以尝试把句子中的主语都变成“他”;而在这里,这个女孩可以把因果关系中表示原因的主体都变成“我”:把“我陪他到上海,是为了他”换成“我陪他到上海,是我自己的决定”;把“他没有陪伴我,所以我才这么委屈”换成“我需要更多的陪伴,所以我才这么委屈”。
如果这样想,会有什么不一样吗?
最直接的变化可能是:她的局面打开了,她也许会用更合理的方式向男朋友要求更多陪伴,也许会发展其他的爱好,结交朋友,学习新技能,因为是为了“自己”,怨气和敌对少了很多。
而男朋友的感觉呢?也许会感觉到她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很充实,这段关系自此进入平等融洽的状态中。
有些朋友会说,明明是我委屈,为什么我要负责的事这么多,这样是不是给自己增加了太多压力呢?其实不然,分清困扰的归属既给了对方更多的在关系中的空间,也给了我们自己更多的勇气和动力。
前面讲到的分工,其实可以概括成一句话:我不用为他人的困扰负责,我也不会把自己的困扰推给他人。
再精炼一点就是:谁困扰,谁负责。
我在这么多年的工作当中,明白了一个道理:那些成功的高效能人士,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会合理地分配自己的精力,不把精力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而“分工”,就是合理分配精力的诀窍。
特别提醒一点,精力管理在这里理解成焦点更为贴切一些,把焦点放在自己的成长和改变上,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巧用分工思维,遇到困扰,永远让他人成为困扰的主语,同时不要把困扰推给其它人,这样才能掌握关系中的主动权。
掌握关系中的主动权,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需要我们在生活中实践,才可以真正体会到分工思维的威力。
第二节内容:慎重使用你的权力钥匙,做更强大的自己。
什么是权力呢?
权力是一个人对另一个人产生影响的能力,广义上来说,影响力、说服力、领导力、管理能力都是拥有权力的表现。所以权力的拥有者不仅仅指的是当官者,还指职场上的领导、行业权威、专家、教授、老师、甚至是强势的朋友。
今天讲的权力,主要指选择的权力,权力的使用上有三个陷阱,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
我有个朋友叫默默,她有段时间最大的苦恼就是不明白为什么孩子这么不听话,她特别挫败,说:“自己管得了公司一个团队,搞不定家里一个孩子。”有一次我去她家做客,亲眼观摩了她跟孩子的相处方式。
默默是个温柔的妈妈,她一般会对孩子说:“哎哟,我的小祖宗,你看这儿乱的,你快把玩具收起来,好不好啊?”“乖,别看动画片了,先过来吃饭,行不行?”态度柔和,凡事都跟孩子商量,但孩子往往一个字回了她:“不!”
“好不好”、“行不行”这种带有选择空间的疑问句,就等于是把“不好”、“不行”、“不可以”这些话送到孩子嘴边,给了他拒绝你的权力。
同时也意味着,孩子在回答你的好不好,行不行时,你是允许孩子回答不好、不行的。
这个问题点到了关键:我们之所以在很多事情上把“不用听话”的“钥匙”交给孩子,是隐含着某些目的的。
我们有可能是为了让孩子拥有更大的自由度,又或者是为了让自己成为更开明的家长,这些都是我们交“钥匙”的目的。
但我们意识不到自己的这些“目的”,反而会觉得是孩子的问题,是孩子调皮,不懂道理。
看到这一点,你还会一直单方面责怪孩子不听话吗?
这就是言语上的主动权陷阱,是第一个陷阱。
威廉姆翁肯(william oncken)曾经提出一个理论,叫"背上的猴子".翁肯教授有一次偶然发现,自己在忙于加班的时候,下属竟然在悠哉悠哉的打高尔夫,让他突然领悟到,主管人员之所以时间不够用,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没有做好授权分责,将太多本该下属去做的工作招揽到了自己身上,以至于永远在苦苦追赶工作进度。
身为主管的你是不是也经常遇到这种情况?翁肯教授把那些工作比喻为活蹦乱跳,随时可能跳到你身上的"猴子",而把他独特的时间管理理论称为猴子管理艺术。
你在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当你和同事聊天时,同事跟你说遇到了一件麻烦事,能不能和你谈谈?你开始认真的听同事讲,听了半天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了,你发现这个问题确实很棘手。
可是你又很想帮助同事,但是一时半会儿又没有好的主意,于是你就说,让我想想吧,等我想到答案了以后再告诉你。
让我们用猴子理论来分析一下这件事。
首先你是在和同事聊天,这时你看谁的背上有猴子?显然是同事的背上。你本来可能不知道同事身上有一只猴子的存在,就是闲聊。
在同事跟你讨论问题的时候,你会发现有一只猴子在慢慢的往你的背上爬,听完同事的讲述,你表示会仔细的想一下这个问题,抽时间再和他讨论,然后这时这个猴子已经完全爬到了你的背上,你悄悄地接下了同事背上的猴子。
没过几天,同事可能会打电话或者跑来问你。"那件事你想的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我们什么时候再讨论讨论" ……
虽然有时候同事之间要互相帮忙,但同时也应该避免这样的情况,因为本来这是他们的猴子,现在跑到了你身上,你收到的猴子越多,你堆积的问题也就越多,然而这些问题本来并不属于你,时间长了,你会发现你自己身上的猴子越来越多,可是自己的猴子却没有照顾到,你自己的事情完成的怎么样呢?
这就是猴子法则,也就第二个陷阱,行为上的陷阱。
第三个陷阱,心理上的陷阱,就是你既没有说什么,也没有做什么,但是在心理上默默地就把权力授予了别人,自己还压根儿没有意识到。
同样一句话,关系好的人提建议当事人很容易接受,关系差的人只要提出来就会令当事人烦躁不安,甚至反击。
这种心理上的陷阱在亲密关系中更容易出现。越是亲密的人,越容易影响到我们的情绪。如果你刚刚失恋,非常痛苦,这时候,哪怕只是看到前任发了个朋友圈,或者从朋友那儿听到了他的什么消息,你都会伤心半天。
你会觉得,是这个人做的这些事让你伤心了,“我这么痛苦,都是因为你,我没有办法”。
但其实,也许是你没有意识到,是你自己把让你在意/伤心的“钥匙”交给了对方,你允许他可以在你心里走来走去。而你不肯收回“钥匙”,也许是因为你想挽回他,又或者是为了纪念这段感情。
总之,是你交出了那把“钥匙”,而这把钥匙的名字叫:心理上的钥匙。
知道了钥匙是如何被自己交出去的,问题来了,如何保管好自己手中的钥匙呢,今天分享权力管理三个方法分别是:看到、表达和行动。
看到手里有钥匙,就是先知道自己手里有这把钥匙,这是最核心的。
我们以孩子不听话为例,来讲讲如何看到钥匙。
出现了什么问题?——孩子不听我的话
你授予了什么样的权力?——我授予了拒绝我的权力
你把权力给了谁?——我把权力给了孩子
权力是如何传递出去的?——使用了有选择空间的疑问问
你为什么把权力交出去?——因为我想给孩子选择的空间,想让自己成为开明的家长
用授权清单来梳理,这样就可以很清楚的看到权力的使用、传递过程。
第二步,表达,牢牢握住自己的钥匙,你可以选择把自己的权力表达出来,有时候你可能会害怕“表达”让对方不舒服,难堪,甚至有时候会觉得不忍心拒绝。
但是,恰恰是你选择的这种方式并不是在解决问题,反而是在积攒不良情绪,而且还会造成不必要的误会,更加会让对方得寸进尺。
所以,表达出来,说明你的权力,恰恰是保护双方的关系。
第三步,行动,夺回钥匙。
有的时候,单单靠表达,即使你表达了你需要把权力拿回来,对方还是无动于衷,怎么办?
那就需要,行动,主动出击,夺回钥匙。
面对哥哥打妹妹这件事,有些妈妈会这样对孩子说:“亮亮,你不能打妹妹,快向她道歉……现在,你需要冷静5分钟。你知道我爱你,你一直都很棒,但是打人是不被允许的,不但在这所房子里,在其他任何地方也都一样。你坐在楼梯那里想想。等你回来以后,我们一起做饼干。”
这是非常棒的表达方式。它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是丰富的、有层次的。这段话清楚地包含了赞扬与界限、对和错、关系和规矩、爱人和勇士。
很多时候,我们总觉得,授权与否是非此即彼的,我们要么忍受,又憋屈又痛苦,要么反抗,那就意味着有可能撕破脸,两败俱伤。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来做个小节,我们讲了权力使用过程中的三个陷阱:语言上的陷阱、行为上的陷阱和心理上的陷阱,最后我们讲了拿回权力钥匙的三个方法:看到、表达和行动,希望你能掌握人生的主动权,做更强大的自己。
第三节内容:撕掉标签,看清困扰你的人和事。
贴标签,相信很多同学都知道。
如果你在街上遇到这些人:
非主流、杀马特、戴着红臂章的大妈、穿着黑丝高跟紧身衣的大姐、脖子里挂条大金链子的大哥……
你内心所产生的第一直观印象是什么?
不用说,一定和绝大多数人的想法差不多。
这时候,「偏见」就已经产生了。
什么是偏见?偏见就是你先入为主地给一类人贴标签。
为什么会产生贴标签这种行为呢?
贴标签是分类学上的一种行为。我们这么频繁地使用标签,是因为它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处理信息,对人和事做出判断。你新认识一个人时,会去了解他是什么星座,什么血型,什么特点,这样能更快速地建立对这个人的印象。
标签一定程度上可以节省我们的认知资源,可以帮助我们快速地归类,减少思考,节约时间。
另外,贴标签,其实也是一种找理由,为什么这样子说呢?
假如,让你写一篇关于如何教育孩子认真学习的文章?你会怎么回应?
大部分人会拒绝,拒绝的理由是:我不知道、我没做过,我没能力,我做不好,我……你看,这就是贴给自己的标签,有的时候反而是一种理由和借口。
如果标签贴多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呢?
孩子拿着90分的数学卷子兴高采烈地回到家:“妈,快看!我今天考了90分!”妈妈夺过卷子,生气地说:“别人家的小孩都考100分,你才考90分!那10分扣在哪里?!”孩子被泼了一盆冷水。
孩子拿着100分的数学卷子,开开心心地回家:“妈,你看!我这次考了100分!”妈妈夺过卷子,生气地说:“一次考好了,只是运气好,有啥好骄傲的?英语呢?”孩子怯生生拿出英语卷,妈妈更生气了:“英语成绩这么差,还好意思高兴啊?尾巴翘那么高!”孩子又被泼了一盆冷水。
孩子非常沮丧地掏出一张80分的数学卷子,妈妈说:“我说什么来着!明明就是成绩不好,还骄傲,还翘尾巴,你看看你的真实水平吧!”孩子再次被泼了一盆冷水,“浑身湿透”。
其实,就是我们口中常说的,严厉的妈妈,不管孩子怎么做,妈妈总是不满意的,总以为,孩子不够好。
妈妈没有意识到,尽管她内心是希望孩子成绩更好的,但是,她给孩子贴了“学习成绩不好”的标签,就根本看不到孩子的优势了。
她对孩子的各种进步、成就、闪光点,根本不做任何的反应。那孩子呢,得不到正面的鼓励,就会更容易气馁,对学习失去兴趣,渐渐地,开始讨厌学习。孩子对学习失去兴趣之后,妈妈就会想:“唉!我就知道他不是学习的料。”
“认知——行为——认知”,这就是“孩子学习不好”这个标签引发的一个闭环。我们可以把这个闭环,称为一个“困局”,妈妈在这个困局中打转,特别气馁,我都这么费心地教育孩子了,为什么孩子成绩就是不见起色呢,她找不到出口。
如果你的生活中也陷入了这种困局中,是时候思考一下,你是否在错误的认知循环中重复自己的过往。
要撕掉标签,我们先来看一看,标签都贴在了什么地方?
我们经常贴标签的方式有:贴在别人的人格上,别人的行为上,自己身上。
贴在别人的人格上:人品不行,无论这个人说什么、做什么,我们都觉得他是因为“不喜欢我”才这么做
贴在别人的行为上:夸大行为背后的动机
贴在自己身上:简单来说,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就是一个标签。
我们都知道标签的种种不好,但是如何去撕掉那些我们不想要,但是无意间贴上的标签呢?
怎么才能“撕掉”标签。最关键的一步就是,你要“发现它”。因为当你真正发现了自己在贴标签时,你就会意识到,标签带来的判断是片面的,是有局限性的,这时候,其实你就已经把标签撕掉了。
问题是,一旦受到提示,我们就会恍然大悟,马上意识到“原来我在贴标签啊”,但是回到生活当中时,我们很容易陷入惯性,忽略标签的存在。
今天给大家由浅入深地介绍四种方法,帮助大家发现标签。
第一种,列清单。
先做一个练习:拿出纸和笔,选择一个你很想要去改变的人,这个人可以是任何人,也包括你自己。在纸上写出五个词,这些词代表着你对这个人最深刻的几点印象。比如,你部门新来了一位同事,你一直看她不太顺眼,你写了5个词来描述她:“90后”、“坏脾气”、“拖延”、“心直口快”、“粗心”。
在这几个词中,其实就隐藏了我们很容易忽略的标签。然后从这五个词中挑出一个最让你头疼的,假如是“坏脾气”,这就是一个典型的“标签”,那我们就来看看怎么察觉它,继而撕掉它。
第二种,巧提问。
我们还是用90后新同事的例子,来做一个假设:某一天,你一觉醒来去上班,有一个奇迹发生了——同事的“坏脾气”消失了。这时,请你回答这几个问题:
你是怎么发现她的标签消失了呢?
她具体做了哪一件事,让你觉得她今天和以往不同了?
她的表现中哪一部分是好的?
比如你发现原本“坏脾气”的同事可以跟别人柔和地说话,不会随便把情绪发泄给无辜的人了。她做得比较好的地方是,别人说话的时候,她能安静地先听对方讲完,不会着急地打断对方,也不会否定对方说“你说的不对”。
“奇迹提问”的要点在于,不是让你去猜想奇迹是怎么发生的,而是让你想象一下发生奇迹的具体表现是什么。这个具体表现,才是破解难题的关键点。这一步的目的是问题的突破口——弄明白到底哪些做法,需要改变。
经过“奇迹提问”之后,我们完成了“改变具体化”,对于坏脾气的人来说,那就是声音小一点儿,语速慢一点儿,不要打断别人说话……“奇迹提问”,就是让我们越过标签的阻碍,直接看到改变的方向。
想要找到一个东西,首先要知道它长什么样子,这就是奇迹提问法的意义所在。
第三种:讲具体。
通过奇迹提问,现在我们已经意识到了,“我说一个人不好”,其实是说“他某一个具体的行为不够好”。那在你下一次想贴标签的时候,就可以尝试把标签替换成具体的描述。
比如:把“他脾气不太好”,替换成“他和同事说话时很急躁、声音很大”,进而优化成“他和某些同事说话时,会着急,声音很大”,再优化成,“他在某些情况下,和某些同事说话时,会着急,声音很大”。总之,描述的情境越具体越好。
第4种方法,看例外。
有一个用户跟我们求助,说自己的孩子做作业一直拖拉,他们夫妻俩试了各种方法都不管用,为了做作业的事情,家里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在她给我描述的情况里,有一个细节,说那个孩子有一次为了在最后一天改完作业,熬到凌晨5点,睡了3个小时,又起来继续埋头写。
我提醒家长:“你的孩子竟然能熬到凌晨5点啊。”家长好像没有听到我这句话一样,继续抱怨:“这孩子太没有自控能力了,怎么就非要拖到最后一天呢。”我继续问她:“难道不觉得,这样无论如何都要完成作业的举动,很值得肯定吗?”
我反复提醒这一点,家长最后不得不停下来,对我说“那只是例外”。我们常常忽视例外情况,觉得那不重要,只不过是偶然。可是如果我们试着集中注意力,寻找例外,就可以发现很多与以往不同的事。
想一下,如果试着把注意力放到孩子的这次“通宵赶作业”的例外上,再认真回忆一下,上一次在孩子身上看到的这样的例外,是什么时候?
在我的一再追问下,家长终于小声说了出来:“他期末考试前也是熬夜把所有课程都复习完了。”沉默了一会儿,妈妈忽然对爸爸说:“咱们孩子好像总是能在最后一刻完成任务,他好像是一直都有自己的节奏,只是那个节奏跟咱们要的不一样。”
这四个由浅入深的步骤会帮助我们理清思路。以前,你认为他是这样的人,他肯定改变不了,现在,你撕掉笼统的标签,通过“奇迹提问”和“具体描述”,明确改变的方向,找到改变的路径,再通过“例外观察”看到改变的契机,找回改变的希望。标签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就被撕掉了,无法解决的人际难题也不复存在。
这是“标签闭环”中的一个小小的切口,看上去它只是改变了你的一点点想法,却有可能产生蝴蝶效应,改变你跟这个人的互动方式,甚至有可能改变对这个人的印象。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做个简单的小节,我们讲了为什么会贴标签,以及贴标签最坏的结果会使人陷入困局,我们贴标签的三种方式,贴别人的人格,行为和给自己贴标签,以及撕标签的4种方法:列清单、巧提问,讲具体、看例外。
第四节:潜力管理—不要低估孩子的潜力。
孩子和其它小朋友一起玩玩具,被别的小朋友抢走了,回来哭着告诉妈妈,妈妈当着别的家长面没怎么说,劝说孩子说:玩具是要和大家一起分享的。
可是,到了家里,孩子还是哭了个不停,妈妈却说:你说,都多大的孩子了,被小区里别的小孩抢了玩具,就在那儿哭,哭有什么用啊!我实在看不下去了,帮他抢了回来。说了多少遍了,被欺负了要反击!这么大了还要靠妈妈帮忙,愁死了。我帮得了一时,还能帮一世吗!”
好,我来问一下大家,这位家长应该怎么做,她才不会累呢?
有个测试,要求被测试的妈妈,在发现自己的孩子被欺负不敢还手时,什么都不做,只是去观察。结果让妈妈们哭笑不得,“大开眼界”:
情况一:我们家孩子只会一直哭,没想到过了一会儿,就把老师给引来了。在老师的干预下,他拿回了他的玩具。我真是没想到,哭原来也是一种办法!
情况二:没想到我们家小孩还挺聪明,知道躲着欺负她的小孩,自己画画去了,跟另外一个小孩一起,画得可开心了呢!
情况三:我们家宝宝知道拿自己的变形金刚跟人家换,没想到还有这样的好办法!
情况四:我们家孩子会跟那个抢玩具的小朋友商量,两个人各玩两分钟。
情况五:哎哟!我们家小孩太搞笑了,他就一直在那儿等,等所有小孩都不玩了,他一个人把玩具拿过来玩了。我没想到,他居然有这么好的耐性。
没想到吧,家长如果不出手,让孩子自己解决,就会发现孩子的方法还是挺多的。孩子有孩子的江湖,江湖里有他们自己的生存法则。
我们一直都觉得孩子们真的是太弱小了,根本没有办法保护自己。那到底是什么阻止了我们“看到”别人的能力?闭上眼睛,在脑海中按一个退后的播放键,想象一下,在发现那些孩子自有江湖,各有各的办法之前,我们做了什么?
我们直接插手了。
我们没有管住自己的手,直接采取了行动,帮别人把事情做了,就像孩子的那个案例,我们直接出手去保护他,也就看不到孩子自己的能力。
还有一种插手的方式,是直接给出操作步骤,“你这样不行,你要按照123步这样做”,“算了,我来吧”。
“我来吧”的另一层意思就是“你做到这个份上其实也没关系,反正有我兜底”。“按照123步来”传递的则是“你别思考了,按照我的来就可以了”。
那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忍不住插手的,为什么?
因为怕孩子走弯路,怕孩子能力不足,怕孩子应付不来,孩子年龄太小了,孩子自己做太浪费时间了,孩子太麻烦了……
可是,唯独忘记了,孩子的成长,这些过程必须经历,亲爸亲妈谁都帮不上忙,就像每一个孩子的学走路一样,只能靠孩子自己来,哪怕是摔倒、也会爬起来,继续练习。
反而,越到孩子越大,家长放不开手脚,究其原因,是家长不相信孩子。
遇到类似的问题怎么办呢?
那有的父母会说:“我可一直都没出手,但我也没看到他有什么能力啊?”这个时候,可能就不是手的问题,而是眼睛的问题了。
为什么这样子说呢?
有时候,我们的经验越丰富,就越容易先入为主,我们能力越强,就越容易用自己的标准去定义所谓的能力,反而失去了看到其他能力的可能性。
这就是除了“插手”,我们看不到其他人有办法的深层原因。我们总是用自己觉得正确的,甚至是“唯一正确”的眼光,去评判孩子。
前几天在小区里和孩子散步时,看到一个小朋友在练习闪动跳环,很明显孩子是刚刚拿到这个玩具,还不知道怎么玩,也有可能是看到别的小朋友玩过,所以自己在一边摸索,一边练习。
可是练习,总会有痛苦的,痛苦是,闪动跳环考验的是身体的协调性,也就是说,当跳环滚到脚边时,这个脚要抬起来,抬早了会踩到跳环,抬晚了,跳环就会撞到脚踝。
果不其然,跳环撞到了脚踝上,孩子疼的蹲了下来,没怎么说话,不大一会儿,孩子又站了起来,继续练习。
可是站在旁边保护的家长不干了,非要亲自给孩子示范,正确的方法是什么,孩子呢,就是不听,非要自己玩。
结果,双方就僵持住了。
这时,我和孩子刚好走在附近,我马上对孩子说:看这个姐姐好棒哦,自己又摸索出来了一种闪动跳环的玩法,加上妈妈教的这一种方法,就学会了两种方法了,好厉害。等你回家了,你也可以向妈妈展示一下不同的方法哦……“
结果,孩子家长笑了笑,就没再难为孩子……
生活中,自己的设定可能会限制自己的眼界,同时还限制了孩子,甚至是合作对象。
很多时候,当我们放下了自己的限制,然后发现,原来世界还有这样一种理解方式。
如果你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感觉很累,你可以尝试着去思考,你和孩子的关系,是不是一直处于你强他弱,他离不开你的模式中。
那么,为什么不试着从这种关系模式中跳出来,用一种新的模式来相处,换一种教养方法,甚至是换一种活法。
对于孩子的成长,你需要做的就是止住手,睁开眼,相信孩子的潜力,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要靠自己解决,而且孩子可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你是一名企业的管理者,对待下属其实也是一样的,相信别人的潜力,同时也相信自己的潜力,这就是潜力管理。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来做个简单的小节,潜力管理,就需要你止住手,睁开眼,再等一等,或许,你的孩子,你的合作伙伴,你的下属,你的领导会有让你意想不到的结果展现给你。
第五篇:管理你的老板,打开晋升通道。
有一项数据显示,美国人甚至每个月要花15个小时抱怨老板,如果一个月按30天计算,那就是平均每天会吐槽老板半小时。而我们身边,因为受不了老板,觉得老板苛刻、刻薄、不明智等等原因而离职的人,也大有人在。
有些人会说:“向上管理我知道啊,事实是我也一直都在管理,我经常跟老板表达需求,但是老板就是一意孤行,我觉得他根本是在故意为难我。我的‘向上管理’为什么总是失败呢?是漏掉了什么技巧吗?”
我想告诉你的是:你首先需要的不是学习技巧,而是先放下一样东西。这个东西,叫作“自恋”。
自恋,听到这里,你是不是感觉,这不可能吧?
到底是不是呢?我们来分析一下管理老板失灵背后的三种心理。
第一种自恋心理:我以为我不说,领导也应该知道。
小陈在这个公司有5年的任职经历,最近公司成立了外联部门,领导也找了不同的人谈话,看有没有合适的人选推到这个部门来任职。
领导几乎找了公司所有的来谈话,直到,外联部门成立时,都没找小陈,部门负责人的任命,是一个比小陈入职还晚1年的小张。
很多人都为小张鸣不平,小陈论资历、能力和学力不比小张差,为啥小陈不毛遂自荐,向领导提要求呢?
小陈说,可是领导,都没找我谈话吗?这个说法听上去很合理,但是背后的心理是:我以为我不说,领导也应该知道我,知道我的能力。
事实真的如此吗?
阿Q跟我们吐槽过他和女友之间这样的一个故事,两个人要出去吃饭,阿Q问女友要吃什么,女友只是看着阿Q,让阿Q自己决定。
阿Q就带她去到一家刚开的火锅店,可是从进火锅店开始到他们分开,女友都生着气没有理会阿Q,阿Q实在没办法只能询问女友的室友,才知道女友是生气阿Q带她去火锅店,前一天女友一直说着有家日式店多么好吃,可是阿Q却没带她去,完全不在意她。
阿Q很无奈:她想去日式店就直接说就好啦,为什么要这样费劲?
你看,别说这个应该知道,其实是一种自恋的表现,以为,领导、爱人就必须在自己不表达的情况下,知道我想要什么。
自恋的第二个表现:我只要说了,老板就应该配合我。
我正在认真工作,孩子在旁边吵闹不停,我就直接跟孩子说:“你小声一点儿!”我理直气壮,默认他就是应该安静啊,压根儿意识不到其实我是在请孩子帮忙。
可是孩子正玩得开心,安静不是他的需要,只是我的愿望。我们在无意识当中,把自己的需求放大成了一个命令。
“我只要说了,老板就应该配合我。”会产生这种自恋,是因为我们把“我需要你这么做”,在心里偷偷变成了“你应该这么做”。
第二种“自恋”往往是无意识的,感觉我只要把需求拿出来,他就应该满足。但事实上,这只是我的需求。虽然在自己看来,这个需求合情合理,天然就应该被实现,但我们很难承认的真相是:别人需要的东西,真的跟我不一样。
在多数人的认知中,很难开口说“我要”,这跟我们的文化也有关系。大家都很含蓄内敛。所以也难怪很多人觉得,我都好不容易说出“我要”了,你竟然还不满足!
可是,在成熟的关系中,说出“我需要”“我想要”并不意味着自私,认为“你应该”“你必须”,这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自恋的想法。
王尔德有一句名言:过自己想要的生活,不是自私,要求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才是自私。
妈妈可以对孩子这么说:“我需要你安静一点儿,妈妈正在工作。如果你声音太大,我就没办法按时完成,如果你可以小声一点儿,我就能早一点儿把事情处理完。
那我们就可以一起玩啦!”一定要明确告诉他,他的协助对你的影响是什么,这样可以帮助他做评估和判断。
自恋的第三个表现:老板的需求,就是为难我。
有人提到自己的领导,就会说:我的领导整天用各种办法为难我,当然了,我们现在听到这句话,感觉到很搞笑,领导不可能那么无聊的。
因为,领导站在更高的维度上,只是想把事情做好,这个做好的标准,那就是客户满意,市场满意。
员工的维度呢,只要领导满意就行,反正领导或老板发工资,客户满意不满意,市场认可不认可,都不是我操心的问题。
讲完了自恋的三个表现,那么我们如何管理老板,最终达到双赢呢?
首先,抛开自恋,正确说出自己的需求。
抛开那个“自恋”的我,而真正地看到“他”。看出我有我的需求,而管理者也有他的需求,如果是我的需求,我要为自己买单,想办法寻求合作。
如果我们想在这方面有所提升,就先要“准确”地说出“我”的需求,为什么要强调“准确”,是因为很多人以为自己说了,但其实,并没有说。
怎么说出自己的需求呢?
第一个小方法,转化语句,大胆说出“我需要……
比如:
1.这太难了,我做不到。→可以这样子说,我需要一些指导,我需要多一个人手。
2.这个项目没有资金,怎么干。→可以这样子说,我需要更多的预算。
3.我这也是为了公司的利益。→可以这样子说,我需要你更多的支持和理解。
4.你为什么老是指责我啊。→可以这样子说,我需要你更多的正面反馈,这样会增强我的动力。
只要做到这个简单的转化,我们跟对方的沟通就开始进入高效的轨道。
第二个小方法:面质技巧
心理学里的“面质技巧”,里面包含了“我需要”,以及描述信息和影响。具体来说,就是说出“我需要”,然后描述我的现状。注意!这里的“现状”是只描述客观事实,而非主观评价。
另外,明确指出做了这件事情,最后能达成什么目标,不做这件事情,会有什么影响。
这是我常常会获得帮助的方法。同样的一个需求,有同事会说:“你有没有上次活动的筹备清单?”然后对方半天没有响应,他一肚子气,觉得自己不被重视。可是同样一个需求,我也许会说:“你有没有上次活动的筹备清单?我正在准备一个很紧急的活动,如果能拿到你上次的清单,我就可以查漏补缺,会减少一大半的准备时间。”一般同事面对这样的请求,都不会拒绝的。
有时候,准确地说出“我的需求”,承认我需要你,是争取跟别人达成合作的有效姿态。通常在我们摆出这种姿态的时候,有一些问题就可以得到解决了。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的问题都能得到回应。很多时候我们还是会被拒绝,这时候,我们就需要进一步去看清“他”的需求是什么。
这就是第二步,需要找到老板的需求,那就是需要站在企业客户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第三步,通过表达、观察、询问、谈判,我们的需求才有可能被满足,才能创造“双赢”的结果,这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简单做个小节,自恋的三个表现,分别是我以为我不说,领导也应该知道;我只要说了,老板就应该配合我;老板的需求,就是为难我。
以及管理老板的三个步骤,分别是说出自己的需求,看到老板的需求,最终达到共赢。
第六节,激励,让别人动起来的管理术。
妈妈让孩子赶紧做作业,孩子却磨磨蹭蹭,光是找笔就找了半天,接着一直在看题目,半天写不了一行字。
这时候,有的妈妈就要发怒了:“快点儿写啊!一个小时就写了两行字!你看你前面写得这么潦草,还有错别字。你能不能用点儿心?你学习有没有点儿自觉性啊?你学习是为了我吗?学习是你自己的!不要每次都让大人跟在你后面盯着!”
我在工作中也遇到过这样的事情:有的工作伙伴,不是不干活,而是特别被动,经常需要我催他。我期待的是他能积极主动做事情,但似乎他总是在等着事情找到自己,一副“事不来惹我,我绝不去惹事”的态度。
一位成功的企业说道:“你发现没?每次你‘要求’他主动的时候,他就已经被动了。通过‘外部要求’让他‘自身主动’,本身就是一个逻辑上的悖论。”
什么意思?
只要我开口要求对方主动,那么不管他做什么,都是迎合我的要求,从而失去了主
动。所以我永远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必然是又失望又疲惫。
我们想要的自觉、主动,是我们不用去“要求”,对方就能靠自己内心的驱动去做这件事,这样才能达到我们的预期,或者超出我们的预期。
可是,我们一旦去“要求”对方“主动”了,那么无论他做还是不做,都达不到我们的“要求”。
很多妈妈要求孩子“自觉学习”,就算孩子自己看起来“主动”地选择了听话,去学习,可是妈妈还是会觉得这是因为她一再地要求,并不是孩子发自内心的“主动”。
所以把“主动”和“要求”放在一起,本身就是一个悖论。
十几年前,微软开始了一项叫作“微软百科全书”的计划,他们使用了我们最常见的商业运作模式,付钱给专业人士,让他们编辑百科类的文章,有项目主管来监管时间和预算。
几年之后,另一个百科全书计划开始了,模式截然不同,是非营利模式,其口号是“自由的百科全书”,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添加词条,纯粹为了喜欢做而做,没有人能拿到一毛钱。你猜这两种模式,谁会赢?
使用后面这种运作模式的,就是维基百科。截至2015年11月,维基百科有全球280种语言的独立运作版本,超过4000万个条目,总编辑次数更是超过21亿次。如果把全部语言的文字内容打印出来,大概相当于15 090卷大英百科全书,占据76个书架。
而且这个数据还在不断增长,根据兰德尔的计算,维基百科每天新增编辑12~15万
次,如果要将其打印出来,需要6台打印机,每台每分钟打印15页,昼夜不停才能跟上维基百科的更新速度。
毋庸置疑,维基百科是全球排名第一的百科全书。
有同学可能会说,主动性又是要求不出来的,那这不是束手无策吗?
不是的,主动性“要求”不出来,但主动性可以被“看到”,只要看到,就能使用它,更好地与别人合作。
下面,就介绍三种方法,让我们看到主动性。
我的一位女性朋友汪小姐,有一阵子因为孩子不愿意上辅导班的事发愁。每次出发前,孩子都要磨磨蹭蹭,而且还有非常“充足”的理由。
比如有一次,已经快到时间了,可孩子怎么也不肯出门,一边跟朋友用玩具堆城堡,一边说:“就再玩一会儿,我还要和小玉完成一个任务呢!”一边玩一边说:“小玉,明天你还来我家吧!”小玉说:“妈妈说明天下雨哎。”女儿马上回应:“没关系,我去找你!”
两个人慢悠悠一来一往聊着,换作以往,汪小姐早就大发脾气了。但那一天,她试着运用“反话正说”的方法,她忽然发现,女儿不主动去上辅导班=特别主动地跟好朋友小玉玩。
汪小姐看到这一点,灵光一现,忽然有了一个主意:邀请小玉跟女儿一起上辅导班。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变化,现在,上辅导班变成了女儿最开心的事情之一。
在这个故事里,汪小姐的女儿不主动去辅导班,就等于她主动延长社交时间。之前我们坚持认为她“不主动”,使用了这个公式之后,固化的思维一下子就被打破了。这就是我说的,拥有反转能力的第一个方法,反话正说。
提高主动性的第二个方法,外化提问法。
一位很爱玩游戏同事,可以这样子来沟通:
我想跟你聊聊游戏的事,我们假设这只兔子就是‘游戏’,如果我跟它进行对话,问问它给你带来了哪些好处,你猜它会怎么回答。”
同事可能不好意思地回答说:“就图个乐呗,也没啥好处。”
这时候,可以清楚地表达她的意思:“不,那是你的回答,你觉得它没啥好处。但我问的是它,它整天跟你在一起,肯定是对你有很大的好处的。我现在在问它:‘喂,游戏,你每天陪着他一起,这小子却说你对他没啥好处,你觉得是这样的吗?’”
同事思考了一下,扮演成“游戏”说:“我应该给他带来了不少乐趣吧。”
“什么乐趣呢?”
“被需要的感觉。”
“工作不能带给它被需要的感觉吗?”
“不一样。工作就是一个人写代码,游戏是大家一起组团,刷副本,队友互相开技能配合,最后赢的时候参与者就非常开心,那是被需要的感觉。”
你可能也明白了同事想要的是团队作战的感觉,在这之前,你可能从不曾这样想过。
外化提问,可以帮助我们从积极的角度,深入地、具体地发掘别人做某件事背后的理由,并且发现的这个理由一定是正面的,足够好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用第三个方法:“积极使用”。
发掘“理由”,不是为了给他找借口,为他开脱。恰恰相反,找借口是逃避问题,而挖掘他做这件事背后的理由,是为了让我们正面地面对“问题”,从而获得解决问题和改变现状的机会。
你注意到了这位同事的需求后,马上有了调整的策略。项目团队安排了几次团建活动,都是素质拓展、真人射击游戏这样的团队作战活动,这位同事果然非常积极,对团队的融入感也越来越强。
通过这些团建活动,他和其他同事的配合开始默契起来,主动性立刻有了明显提升,很快,也取得了很好的工作成果。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来做个简单的小节,传统的激励方法,在这个创造性和个性化的时代,基本上很难起到持续、长久的作用,唯一起作用的就是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可是,当你要求对方主动时,他就已经被动了,怎么办呢?可以通过反话正说,外化提问法,积极使用来看到对方的主动性。
第七节内容:高效合作的开始,是意识到。
我有一个朋友艾米有段时间跟爸妈总是起争执,原因很简单,她爸妈爱听信电视上或朋友圈的广告,买一些乱七八糟的保健品。艾米呢,在一家科学传播媒体工作,自然对这些东西嗤之以鼻,说这些东西都是骗人的,不让他们买。
爸妈不听:“你不也是在网上查查的吗,那为什么我们网上看来的就是不靠谱?”艾米气死了,一来二去的,跟爸妈陷入了拉锯战,站在对立的两端,谁也无法说服谁。
当我听到这件事时,忍不住问她:
你们之间争执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你爸妈买保健品是为了自己的健康,你不让他们买同样也是为了保护他们的健康。那逻辑上来说,在健康这件事情上,你跟父母其实是有共同目标的。既然目标一致,那你们其实就是合作的关系啊。
为什么艾米没有意识到,是因为阻挡我们达成合作的最本质的原因:我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是在合作。在艾米的内心深处,认为父母已经老了,跟不上这个时代,他们很容易被传销或者广告内容欺骗。
他们不像我们,善于检索信息,有较强的识别能力。也就是说,在这件事上,我们在内心就此分出了强弱——我们是比父母高出一筹的。
一旦把关系看成是强弱关系,我们就会很容易变成一个强势的指挥者。我们会误以为“让父母保持健康”“让孩子完成作业”只是我们自己的目标,所以我们要去指挥他们怎么做,却忘记了这也是对方主动的意愿和想法,更意识不到其实我们是有共同目标的。
还有一个我们意识不到“合作关系”的原因是,我们非常容易陷入一种“争对错”的思维当中。比如,在关于父母买保健品的争执中,艾米认定父母买的保健品是假的,父母会上当受骗。
于是,一门心思只想证明父母是错的,自己才是对的、科学的,因而陷入了一种误区:把“证明我是对的”这件事当成了目标,忘记了最核心的目标是保证父母的健康。
性格问题、沟通问题、历史遗留问题等等,都有可能让我们陷入“争高低、争对错、争输赢”中,无意识地站在对立、冲突的位置上,陷入拉锯战。
实际上,如何达成我们的合作目标,是我们共同要去面对和解决的。
有一个小技巧,就是把主语从“我”变成“我们”。你也许会有些疑虑,真的这么简单吗?只要我对孩子说“我们今天晚上必须先把作业做完,才能玩”,我对父母说“我们以后都不能再买保健品了”这样真的可以解决问题吗?
从“我们大家都需要”层面着眼:我不想让爸妈买保健品,到底对于我们大家意味着什么?我担心爸妈被骗,不仅仅是损失钱,那还是小事,最关键的是担心假的保健品损害他们健康。我的最终诉求是为了让爸妈更健康,而爸妈要买保健品的行为,背后的目的也是让自己更健康。
我和爸妈之间并不是原则性的对立,只是我们采取了不同的方式、方法和着眼点。我们的共同目标是一致的,这就有了合作的基础,就可以一起讨论解决。
比如我们可以这样跟爸妈沟通,首先,肯定共同目标:“妈,你看你和我爸年纪也这么大了,你们买保健品也是为了让自己的身体更健康。你们俩健康,我才能更放心。所以我们的共同目标是一样的。”
其次,再提出问题:“可是,我们现在还有一个共同的问题。不是所有保健品都像销售员说得那么健康。我担心你们了解这些保健品的渠道太单一了,没有办法到专业网站上去查询这些保健品的成分和效果。既然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让你们二老的身体更健康,那我是不是也可以为了这个共同目标做点什么呢?”
第三,提出解决方案。自己可以为父母购买的保健品把关,比如打印出央视报道的不合格保健品的名单,再去专业的网站查询,让父母非常舒服地接受自己的帮助,以达到合作的目标——让父母吃到更健康放心的营养品。
还有一种情况,有的时候,为什么有了共同的方向,还是没有办法展开有效的合作呢?这里面也涉及以下几个原因。
一种是有的事,没人做,出现了中空位置。比如丈夫抱怨水池里的碗几天都没有洗,而妻子觉得:家是两个人的,为什么丈夫就不能顺手洗?接着争吵就开始了:两人都觉得碗就应该对方洗。
另一种情况是某些事,大家都抢着做,在同一件事上角色是重叠的。比如家里面的一些重大的选择,孩子上学、择校、选专业……经常会让一家人争得不可开交,孩子妈妈觉得幼儿园教学质量最重要,外婆觉得离家近最重要,孩子爸爸觉得是否双语很重要……可大家也都知道彼此都是为了孩子好啊,目标是一致的。可为什么还是没办法合作?
所以在这两种情况下到底该怎么推进合作呢?
这就引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责任分配”。在一个共同目标下面,每一件事都需要有人来做,所以要弄清楚在合作当中,每个人需要做哪些部分。无论是责任的真空区,还是角色的重叠,都是因为我们对于“责任分配”有一些错误的理解,或者根本没有“责任分配”的概念。
我们在合作中,有的时候是有明确分配责任的。比如,在家庭中,谁负责赚钱,谁负责管钱;在公司里,谁负责产品研发,谁负责销售。但也有很多事,大家是基于彼此的“默契”完成分工的。
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目标,彼此心照不宣,光靠默契就可以完美配合。问题就在于,有时候这些“默契”会失效,比如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这件事就应该对方来做,或者我们无意识地就去抢着做某件事。这时候,就不能只靠默契了,需要通过沟通,进行大家都认可的责任分配。
好,今天的内容就到这里,我们来做个简单的小节,阻挡我们达成合作的最本质的原因:我们,往往意识不到自己是在合作,还有一个我们意识不到“合作关系”的原因是,我们非常容易陷入一种“争对错”的思维当中。
当我们明确意识到了合作这件事,这才是合作的开始。
网友评论